這次從仙台到松島海岸,原本應該從仙台車站直接搭乘JR仙石線到松島海岸就好,
但後來我發現可以先搭JR東北本線快速到高城町後,再轉乘JR仙石線回頭到松島海岸,
如果都順利的話時間會比直接搭JR仙石線還要快,但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誰會想到JR東北本線快速在起站仙台車站就延後發車,造成後面的JR仙石線沒成功接上,
偏偏後一班車要等半個小時,本來會比較快的,最後反而更慢,實在是氣死我了,
沒想到JR竟然會誤點。不過後來我們還是順利的抵達了松島海岸,
只是原本的規劃路線是從南邊往北走,後來變成由北往南走,但這樣的走法反而更順,
也算是誤打誤撞的好行程吧。在松島海岸的第一個景點是松島五大堂,
這裡在我們十年前第一次到日本東北時也曾經來過,算是一個十年來都沒什麼變化的景點。
(五大堂: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75753296)
五大堂起源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目前由瑞嚴寺負責管理,這是座很小的廟宇,
因為供奉五大明王(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
所以稱之為五大堂,五大堂最早的起源是807年,由坂上田村麻呂創建的毘沙門堂,
之後在828年,慈覚大師円仁在內安置五大明王,所以改稱為五大堂,
這裡的廟門每隔33年(下次開放為2039年)才會打開門讓民眾猜拜,所以我們雖然來過二次,
但從來都沒看過廟門打開過。不過目前看到的五大堂是由伊達政宗所建造,
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桃山建築物,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要進入五大堂會經過一座「透橋(すかし橋)」,從橋面的空隙可以看到橋下的海面,
據說當初這樣設計,是要民眾參拜時要隨時集中注意力,很值得一遊的景點。
▼ 上午十時不到我們就送飯店出發了,在飯店到仙台車站中間有一處名為仙台銀座的商店街,這是一條具有昭和風情的街道,裡面有很多的餐廳,當中還有一間台灣料理慶豐樓,感覺晚上才會比較熱鬧。
▼ 這間是たんや善治郎 南町通り店,就在我們從飯店走去車站途中的動線上,這天因為要去松島海岸,所以沒有辦法等開門營業,之後再找個時間來吃善治郎牛舌。在店門口也有小小的七夕裝飾「吹き流し」垂釣彩幡,這種七夕裝飾,會依據吊掛的地方有各種尺寸。
▼ 原本要直接走到JR仙台站,但想到還要走天橋過去,正好在たんや善治郎旁邊就是仙台地下鐵仙台站的入口,理論上與JR應該有相通,就直接從這裡走下去了。
▼ 下樓後,看到的是東西線與南北線的指標,其實仙台地下鐵也不過就這二條路線,底下的動線不複雜,順著通道走就好了。
▼ 往前走就是仙台地下鐵的西出口,旁邊有購票的地方,基本上先談地下鐵的路線不複雜,東西線與南北線,連接了仙台市區內的所有重要景點,而且還可以使用西瓜卡,直接用西瓜卡搭地鐵很方便的。
▼ 這次要去搭乘JR東北本線快速,地面上有往JR仙台站的方向指引,順著指標走就可以走到車站了。
▼ 上來到地面後,就是JR仙台站的一樓入口,一樓的空間以商場為主,車站大廳位於二樓,要再搭乘手扶梯上去一個樓層。
▼ JR仙台站也有新幹線,一般路線的入口在二樓,而要搭乘新幹線的人,要再上去三樓才是驗票閘門的位置,現場的指引也都標示得很清楚。
▼ 這天是仙台七夕祭的第一天,整個車站大廳中都掛滿了大型的七夕裝飾「吹き流し」垂釣彩幡,旁邊都會有贊助商的名稱,這種大型的吹き流し,每一組的價格動輒數十萬円,沒有一定的財力是弄不起來的。
▼ 這次搭乘的是10:18發車的JR東北本線快速,這班車是開往石卷,中途會在高城町停靠,我們要在那邊轉乘JR仙石線回松島海岸。
▼ 要搭乘的列車已經在月台上等候了,仙台站是起站,列車在發車前就在這裡等候,車門都是關閉的,因為要自己按開門的綠色按鍵,車門才會開啟。這款列車是HYBRID TRAIN,為E210系列的柴油電力混合列車,專門用來往返仙台、石卷之間的路線。
▼ 從車門上的路線圖來看,如果搭乘每站都停的班次,要經過15站才會抵達松島海岸,但這次搭乘的是快速,從仙台發車後,只會停靠塩釜、高城町,再從高城町搭一站回松島海岸,理論上會快很多。
▼ 沒想到搭乘的這班車,從仙台發車時就已經誤點,這點我完全沒有意料到,起站就誤點到底是哪招,也因為這個誤點,原本要銜接的JR仙石線列車,已經開走了,而下一班要再等半個小時,只好先出站再去想辦法了。
▼ 高城町是個很小的車站,看起來不是只有我們遇到這個狀況,現場有好幾組觀光客在詢問後續的接駁方式,大概都是跟著我們一起從仙台過來的,預期之外的誤點,看起來造成很多人的困擾。
▼ 車站內也有松島海岸站距離只有一站的廣告,問題列車每半個小時才一班車,只要錯過一班車,就要再等30分鐘,交通其實也沒有那麼方便。
▼ 車站內也是小小的空間,高城町站的外觀很有江戶時代的風格,車站雖小,但看起來相當漂亮,不過高城町這邊其實不是很熱鬧,感覺附近都是住宅區,很安靜的一座小車站。
▼ 因為下一班車要等半個小時,本來想直接叫UBER來接,沒想到這裡連UBER都不肯來,完全叫不到車,看地圖走到宮城縣道27号,有一間第一交通(株),這是一間計程車公司,打算走到那邊後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叫到計程車。
▼ 從JR高城町站,沿著鐵路旁的道路走,大約5分鐘左右就可以走到第一交通(株),而且運氣很好的是,走到第一交通(株)的門口附近,就遇到計程車了,順利的搭上車。
▼ 這次搭乘的是第一交通 松島的計程車,車窗上貼著提供免費電話口譯的服務,大概是為了服務各國旅客才推出的免費服務,提供12個國家的電話口譯,當中也包含了中國與台灣,看著二個國家的國旗並列在一起,不知道小粉紅看到這張貼紙會有什麼感想啊。
▼ 這次我們直接把五大堂的照片給司機大哥看,他一看就知道,從第一交通(株)到五大堂,整段路程約1.6公里,開車大約不到5分鐘,如果走路的話會花上20幾分鐘,當然是搭車比較舒適了。整個松島公園的範圍相當廣,這天白天的行程,就是要在這裡逛一整天了。
▼ 這次司機直接讓我們在停車場下車,旁邊就是松島海岸的堤防,可以看到整個海岸線的景觀。松島海岸外的海灣稱為松島灣,海灣內有許多由火山灰凝固後形成的凝灰岩,以及海底砂礫推積而成的粉沙岩構成的島嶼,整個松島灣內大大小小的島嶼約有260餘座。
▼ 這作東日本大震災慰靈祈念碑,十年前來的時候也有看到,在這座石碑的背面有刻上當時海嘯抵達時的高度。
▼ 在前往五大堂的入口處,有這座刻著五大堂字樣的石柱,感覺也不像是石燈籠,不過看得出來年代已久,石柱上都長青苔了。
▼ 要前往五大堂總共要經過三座橋,離岸邊最近的這座橋,橋面木板是實心沒有空隙的,不過因為欄杆不及成人的腰部,過橋時一樣還是要小心一點,避免掉落橋底。
▼ 目前五大堂是由瑞嚴寺負責管理,所以這面文化財愛護的木牌上,也是寫上瑞嚴寺五大堂。
▼ 第二座橋就是「透橋(すかし橋)」,從橋面的空隙可以看到橋下的海面,當初這樣設計就是要民眾參拜時隨時集中注意力,才不會踩空。目前的透橋在左右各有一道木板路,遊客可以踏著木板行進,但因為二旁都是空隙,過橋時還是要小心慢行,而且要避免隨身物品掉落。
▼ 過了透橋的旁邊有一座小神社,這是八幡宮,有籤詩可以抽,可以先在這邊抽張籤,看看運勢如何。
▼ 抽到的籤詩,可以直接綁在旁邊這個地方,在日本的傳統中,抽到的籤詩,不管好壞都不能帶走,要將籤詩留在神社當地才行。
▼ 過了八幡宮後,就是第二段的透橋,二段透橋的構造是一樣的,而且地面的木板看起來新新的,感覺有在固定翻新維護,這樣子遊客往來通行才會安全。
▼ 這一座小小的木製建築就是五大堂,堂前有介紹的看板,說明的內容就與我文章一開頭寫的差不多,五大堂是目前日本東北現存最早的桃山建築,相當值得參觀,有到松島旅遊的人,一定要到這座五大堂來參觀。
▼ 前方的庭院中有這座寫著「妙法蓮華經三部百寫供養碑」字樣的石碑,不過我查不到與五大堂的關聯性,也不知道是誰立的碑。
▼ 站在五大堂前就可以欣賞松島灣內的景觀,對面碼頭的船就是松島的遊船,可以乘船遊覽松島灣內的風光,這一次因為時間有限,沒有安排搭船的行程,而且在十年前我們第一次來松島時,旅行社就有安排搭乘松島遊船了。
▼ 松島灣的景色相當漂亮,十年前的遊船就體驗過了(松島遊船: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77640008),這種天然景觀十年的變化不會太大,可以看一下我十年前的文章,體驗一下松島灣的美景。
▼ 來參觀五大堂的遊客似乎沒有想像中多,才有機會拍到完全沒有人的景觀,正面有石燈籠,整座建築維護得相當完整,相當漂亮的桃山建築。
▼ 整座五大堂都是木造建築,正門上的牌匾上有刻字,不過刻的不是五大堂,而是五太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感覺也不是寫錯字,而是刻意多寫了一點,可能是為了美觀之類,或是有特殊的用意吧。
▼ 五大堂的外圍有走廊,但因為遊客不能登上建築體,這道走廊也只能站在外面拍拍照而已。
▼ 在五大堂的屋簷下有著12生肖的雕刻,這一面上刻的是猴雞豬,其他的三面應該就是其餘的9種生肖圖案了。
▼ 在後方也有一座門,當然也是沒有開門的,有使用欄杆擋住,提醒遊客不能爬上去,大家到這裡參觀務必要遵守規定。
▼ 五大堂的整座建築是架高的,底下是通風的設計,基本上日式建築都是這種架高的設計,可以維持底部的通風,讓底下的空間保持乾燥,可以讓建築本體維持得更久,這些支撐的石墩,大致上都是棋盤格的排列方式,這也是很多日本城跡只會看到棋盤狀的石墩的緣故。
▼ 外圍還有一圈排水道,讓雨水可以順著水道洩走,也可以避免建築正下方積水。
▼ 回程的時候,在經過透橋後,可以到旁邊的紀念品商店逛逛,這間商店還有名稱,叫做西岡物産店,小小一間,但賣的東西還滿多的,可以帶點紀念品回家作為紀念。
旅遊資訊:
地址:宮城県宮城郡松島町松島字町内111
電話:+81 22-35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