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Shinn是在台北市內很有名的系列拉麵店,目前一共有三家分店,各有各的特色,
柑橘Shinn - Soba是第一家店,單純的雞白湯湯頭,主打的是淡麗柑橘系的高湯,
第二家店是柑橘Shinn - 鴨蔥,使用的叉燒肉是鴨肉製作的,而且湯頭喝起來也不一樣,
第三家店是柑橘Shinn - 魚水,使用的是鮮魚湯頭,而且拉麵內放的是生魚片,
這三家店我都吃過,比較起來我還是最喜歡柑橘Shinn - Soba的拉麵,
(柑橘Shinn - Soba: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563024306)
(柑橘Shinn - 鴨蔥: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563790098)
(柑橘Shinn - 魚水: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569467732)
這一次也是因為到國泰醫院檢查,檢查完後直接繞過去柑橘Shinn - Soba,
一樣是要排隊候位,但可能是已經過了用餐時間,不用等候太久就可以入內用餐,
採用的是餐券販售機點餐,還在外面等候時就會請客人先入內去購買餐券,
等入座後過沒多久就會送上餐點,速度與效率會快很多,
這次特地選擇與上次吃的不同餐點,吃看看不同口味的拉麵,也可以比較一下差異。
▼ 這天在門口等候的人沒那麼多,與上次來的時候相比,人已經少很多了,這個時間已經快要下午一時,大概也過了用餐的高峰期,所以候位的人才會比較少。不過後來我算過了一件事,因為等候的人不等於已經購買餐券的人,也就是說實際上要等候的人數是已購買餐券,以及未購買餐券的人,但還是比上一次來的時候少很多人了。
▼ 招牌上寫的是油そば專門店,所以搞不好應該要點油そば才是對的,但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有熱湯的拉麵,油そば留著下次有再來的時後再吃。
▼ 有一些用餐注意事項,包含現場自行候位登記,人數到齊才可以入座;12歲以上低消170元,不可以共食;廚房內部禁止攝影、拍照;禁帶外食等,都是很合理的規定。
▼ 門口有候位單,只要填上的名稱與人數就可以了,不需要提供電話號碼。每一個格子前面都有號碼,要記住自己填寫格子的號碼,因為會以這個號碼來叫號,忘記號碼就麻煩了。
▼ 店門外就有菜單,在等候的時候可以先研究一下要吃什麼。菜單的分類有油麵,也就是油そば,這是乾麵的做法,其他的還有拉麵、飯、加點、單點、無酒精飲料、酒精飲料等,不過在飯的部分貼著完售的貼紙,可能已經不提供了。
▼ 用餐時間如果有人在候位,就只有50分鐘而已,這個時間很足夠,我吃碗拉麵大約只要10~15分鐘而已;如果無人等候的話,愛吃多久就吃多久,不過沒有人候位的情形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 還有提供等候時間的參考指引,這個真的只是參考,因為誤差範圍太大了。這裡的餐點也有提供外帶,但只有乾拉麵可以外帶,其他的品項通通是無法外帶或打包的。
▼ 店門口也有另外提醒,如果多人用餐建議可以分開坐,因為要保證讓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店內會優先將座位補滿,如果不接受分開坐的話,可能會等很久。
▼ 店內有提供柑橘氣泡清酒飲,看照片好像不錯喝的感覺,要不是下午還要回辦公室上班,我還真的想點一杯來喝看看。
▼ 這家店從2019年以來,就一直是台灣拉麵愛好會的票選名店。其中2019、2020、2021還得到金賞,的確是很厲害的拉麵店。
▼ 每個人都有一格空間的用餐區,桌面上會有一塊木頭的桌墊,餐具與飲水在店後方自取,提供的飲水是柑橘水,喝起來帶著淡淡的柑橘香氣。
▼ 座位前方的牆面上,有貼著加入會員的品牌優惠,也可以透過IG、Tiktok來追蹤店家的活動消息,偏偏這二種社群軟體我都沒在用。
▼ 大概是台灣人比較少接觸到油そば,所以牆上還特地貼著油麵的介紹,有提供辣油、醋、柚子胡椒、辣味噌等調味料,可以用來添加在油麵中一起吃,下次再來的話,再點個油そば吃看看。這次我隔壁的人就是點油そば,看起來也滿好吃的感覺。
▼ 桌上有一個沙漏,這是計時三分鐘的沙漏,由於麵條超過三分鐘候會慢慢軟化,所以送餐時都有提醒拍照不要太久,並會以這個沙漏開始計時,幫助客人估算三分鐘的時間。
▼ 飲水在店後方自取,這裡的飲水都是添加了柑橘片的水。喝起來有淡淡的香氣。另外也有提供高湯,如果覺得湯頭太鹹的話,可以去自己拿取高湯來添加調整鹹度。
▼ 與上一次選擇了淡麗柑橘蛤蜊拉麵不同,這一次點的是柑橘濃厚雞白湯,點餐時有提醒,雞白湯喝起來會比較鹹,可以接受的話再點,因為上次吃的是淡麗湯頭,這次想要嘗試看看濃厚的湯頭,看起來拉麵中搭配的食材都是一樣的,只是湯頭上不同而已,整個擺盤方式的確是很適合拍照,難怪都會先提醒大家拍照的時間不要太久。
▼ 掛在碗邊的是豬肉叉燒,如果覺得冷冷的或是有點生的話,可以泡入湯中,讓湯的溫度再讓叉燒肉更熟一點,而且泡過高湯的肉片,吃起來也會比較滑順一些。
▼ 在湯裡面還有第二種肉,這個應該是雞肉,吃起來也是很嫩,二種肉片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 有提供一片海苔插在碗邊,通常海苔我會拿來包著麵條一起吃,夾點叉燒肉進去應該也不錯。
▼ 湯裡面有柑橘片及檸檬片,可以在泡一下後先取出,避免湯頭變得苦苦的,這片柑橘片是可以吃的,至於檸檬片因為太酸了,不建議拿來吃。
▼ 這是加點了溏心蛋,會直接放入拉麵當中,基本的拉麵是沒有溏心蛋的,想吃蛋的人只能自己另行加點。溏心蛋還不錯吃,蛋黃的部分有著粉粉的膏狀,加點高湯進去就會很好吃。
▼ 麵條使用的是細麵,稍微有點捲度,這樣子的細捲麵更容易沾上高湯,在吃麵的時候,可以連同高湯一起吸入口中,真正很捲的拉麵,通常比較會出現在北海道拉麵中,這個捲度其實很不明顯。
▼ 濃厚雞白湯喝起來真的比較鹹,而且很濃稠,喝起來有點沙沙的口感,基本上滿好喝的,但如果不喜歡太鹹的人,最好是去拿點高湯來混合後再喝。
▼ 當拉麵送上後,就會將沙漏反過來開始計時,要拍照的人要在沙漏滴光前拍完,這樣子才不會影響麵條的口感。
用餐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28-6號
電話:(02) 2755-6705
營業時間:11:30~14:00、17: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