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第二天,行程的規劃與安排是要去各大景點拍照,我們打算從魚尾獅公園開始,
逐漸擴大到周邊的區域,在新加坡有很多的歷史建築可以拍照,
而且都在近到可以走路抵達的範圍內,加上這天的天氣還不錯,散散步好像也可以,
雖然前一晚就去過魚尾獅公園,但這天是要去拍日景,跟前一晚的夜景相比,
應該會拍出不同的效果,至於路徑安排,只要有Google Map,就可以根據景點的方位,
自己規畫出一條順路,不會走太多的回頭路,但後來我發現一個問題,
因為這一路上可以遮陽的地方不多,雖然我們都有戴帽子,
但卻沒有幫手機準備遮陽物,後來手機因為過熱還當機,這倒是意料之外的狀況。
▼ 我們飯店的樓下就是湯申—東海岸線(Thomson-East Coast Line, TEL)的TE19珊頓道Shenton Way,搭車相當方便。這條路線採用分段通車的方式,我們飯店樓下這一站是2022年11月13日才通車的,也算是還滿新的車站。
▼ 這一棟就是我們這一次入住的新加坡威斯汀,飯店位於Asia Square Tower 2的高樓層,高樓景觀還不錯,低樓層應該是以辦公室為主要用途。
▼ 這天我們特地過馬路,從TE19珊頓道Shenton Way的2號出口進站,其實在我們飯店樓下就有一個出口,這次是為了要過馬路拍飯店所在的大樓,才會特地選擇從2號出口進站。
▼ 我們這次到新加坡的時間是2024年1月,當時這條路線只通車到TE22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但在2024年6月23日,已經延長通車至TE29碧灣Bayshore,再過幾年後就會與樟宜機場的路線連通,以後要往來機場與市區就更加方便了。
▼ 這一次的搭車路線,要先從TE19搭車至TE20濱海灣Marina Bay去轉南北線(North South line, NSL),搭到NS26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走道魚尾獅公園只要不到10分鐘的距離。不過在不同路線轉乘要走好長的一段路,這一點是最初沒有預料到的時間距離。
▼ 新加坡也有在抓搭地鐵偷拍與性騷擾,在車站內可以看到警察的人形立牌,如果有遇到這些狀況,可以撥打999報案,但不知道外國的門號在新加坡漫遊的時候,撥打999會不會通啊。
▼ 要去轉乘環線(Circle MRT Line, CCL)的人,可以從這邊直接搭乘手扶梯上樓,路線的方向指引還滿清楚的。
▼ 我們要去搭乘南北線,所以往寫著NSL的長廊走,二側的牆面上有代表不同路線的顏色帶,因為新加坡是靠左行駛的國家,所以左邊是往NSL的紅色,右邊則是往TEL的咖啡色,簡單明瞭的辨識方式。
▼ 來到這裡,還要再搭手扶梯往下才是NSL的月台,這段轉乘的道路,花了我們將近7分鐘,趕時間的人可能要考慮一下怎麼搭車比較快,我們是悠閒的觀光客,慢慢來也不會有問題。
▼ 從NS27濱海灣Marina Bay上車,搭乘一站到NS26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下車,基本上Marina Bay是三條路線共構的車站,分別是NS27、CE2、TE20,轉乘算方便。
▼ 可能是因為非上班日,這條路線搭乘的人相對較少,車廂內空空的完全沒有其他乘客,這些座椅的顏色相當鮮豔,很特別的車廂設計方式。
▼ 新加坡地鐵也是有博愛座的設計,但看起來是以Show You Care的方式讓大家自發性讓座,沒有那麼強烈的禮讓意思,不知道在新加坡會不會有倚老賣老強迫讓位的狀況發生。
▼ 很快的抵達NS26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但後來發現我沒有查從哪個出口出站最近,選擇了出口A出站,打算來到地面上才來查地圖。
▼ 這個出口的設計造型很漂亮,後方可以看到高大的大樓,這個出口離新加坡河也很近,其實前一晚我們也有經過這個地方,後來發現有另一條比較近的路可以前往魚尾獅公園,所以就去探險一下了。
▼ 這次查到的路徑,是透過OUE Link購物中心的連通道走到馬路對面,而且這條通道內還有空調,滿涼快的空間,不過有霉味,可能是過於潮濕造成的,走過去就是紅燈碼頭的旁邊,離魚尾獅公園相當近。
▼ 順著岸邊的人行道走,走到底就是魚尾獅公園的位置,這個時間已經是11時多了,不過步道上都沒什麼人,與前一天晚上這裡的人潮相比,差異真的很大。
▼ 可以看到對岸的濱海灣金沙酒店,三棟玻璃帷幕建築構成的金沙酒店,看起來相當壯觀。本來我們有想過要住那裡,但交通相對較為不方便,所以後來就打消這個念頭了。
▼ 這一次從魚尾獅的右側進入魚尾獅公園的範圍,從這一側可以拍到魚尾獅與濱海藝術中心的合照,後面的大樓不知道是什麼,我本來以為還在施工中,仔細看才發現原來是已經完工了,只是樓頂的骨架看起來好像鷹架。
▼ 魚尾獅的背部,有一個維修孔的蓋子很明顯,因為內部有灑水裝置,所以預留維修孔也是很合理的。
▼ 從這個角度,可以同時拍到魚尾獅、濱海灣金沙酒店、藝術科學博物館,白天人比較少,比較好取景,不用辛苦的找角度避開人群。
▼ 遇到一艘鴨子船經過,這是水陸兩棲DUCKtour鴨子船,平常在馬路上行走,可以直接開下水變成船航行,本來這一次有規劃要去搭乘,但沒有預先在台灣買好票,所以就放棄了,以後有去新加坡再去搭看看。
▼ 白天的魚尾獅公園,比起晚上來說,觀光客真的少很多,天氣熱、太陽大我覺得是只要的原因,人少比較好拍照,輕易的就可以站到最前排去拍照取景。
▼ 濱海藝術中心,這座建築最初的設計是全玻璃帷幕,原始的設計在新加坡應該會讓建築內部變成一個大溫室,所以後來在建築外部多設計了鋁質遮陽板,變成現在的模樣,讓整座建築看起來就像是一顆大榴槤。
▼ 簡單的拍完魚尾獅的日景後,我們要去走其他的行程,往魚尾獅公園後方走,會遇到這個買冷飲、水果的攤位,17年前我們也是在這邊買椰子水喝,這一次也是要來喝椰子水,看起來變化不大。
▼ 櫃台旁邊有切好的水果盒,連榴槤都是是先剝好冰在裡面,想吃什麼水果可以直接購買,要喝果汁的話就在櫃檯直接點餐結帳。
▼ 如果要喝椰子水,旁邊的大冰箱內有賣一顆顆已經剝好的椰子,看起來是從泰國進口的椰子,每顆賣6.9新幣,大約是台幣160元左右,如果跟台灣馬路邊現剖的椰子水相比,似乎是稍微貴了一點,但新加坡物價本來就高,所以還好。
▼ 自己從冰箱中挑選一顆椰子,到櫃檯結完帳後,服務員就會幫忙將椰子打開,就可以直接喝到椰子水了。
▼ 開好的椰子,會附上一根吸管用來喝椰子水,另外有一把湯匙,可以挖裡面的椰子肉出來吃,不過這個塑膠湯匙不好施力,不小心就會斷掉。
▼ 袋子上有貼上製造日期與保存期限,這顆椰子在2023/12/24製作,我們購買日為2024/01/06,可以保存一個月左右,但要保持在2度的低溫才會維持新鮮。
▼ 開椰子的方法是在上方用刀子切出一個蓋子的形狀,打開上蓋就可以看到裡面軟軟的椰子肉,看到這個畫面我只想到電視上開腦的手術,感覺有點怪啊。
▼ 用吸管就可以直接貫穿椰子肉,直接喝到裡面的椰子汁,在大喝天喝椰子汁相當不錯,真的是清涼又消暑的飲品。之前去吳哥窟旅遊時,旅行社也是招待大家喝椰子水。
▼ 想吃裡面的椰子果肉的話,就必須要整個打開來,可以用湯匙將果肉刮下來,就可以吃到白白的椰子果肉了。
▼ 穿越安德遜橋(Anderson Bridge),我們來到新加坡河的對岸,這裡還有一大片的區域可以散步拍照。
▼ 正對著安德遜橋的建築是維多利亞劇院(Victoria Theatre),以及維多利亞紀念堂(Victoria Memorial Hall),左右建築中間是一座高54公尺的鐘樓,這座建築建於1906年,在1919年新加坡建城百年的時候,在正前方設置了一座萊佛士雕像(Original Statue of Sir Stamford Raffles),整座建築物在1992年被指定為新加坡國家歷史文物。
▼ 在前方的草坪上,有一座達豪施方尖碑(Dalhousie Obelisk),這座方尖碑建於1851年,這座方尖碑是由約翰·特恩布爾·湯姆森(John Turnbull Thomson)設計建造。根據官網的說明,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850年印度總督達豪施公爵第二次到訪新加坡,同時也作為提醒商人自由貿易好處的目的。
▼ 在方尖碑前面的這棵樹是雨樹(Rain Tree),雨樹廣泛種植於全世界熱帶地區,所以在新加坡看到也很合理,新加坡在2014年移植了八棵雨樹到這個地方。
▼ 沿著河岸走,會看到幾座雕像,這一組雕像呈現的是《繁忙商業中心》,描述新加坡河當年鼎盛時期的貿易港口景象。
▼ 這座建築是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是探索亞洲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並介紹這些元素如何塑造出當代的新加坡風貌。亞洲文明博物館成立於1997年,在2003年曾經擴充了館藏規模,典藏的文物超過千件。
▼ 在河岸邊的步道,有很多歷史名人銅像,這一位是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為印度獨立後第一任總理,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主張印度要從大英帝國獨立,更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
▼ 這一位是越南國父胡志明(Ho Chi Minh),辨識度相當高,看到臉就知道是誰了。
▼ 這一位更不用說,大部分的中國人應該都認識他,這一位是鄧小平,影響二岸關係很深的中國領導者,台灣人對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應該就是「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 鄧小平曾經說過,「一九九七年以後,台灣在香港的機構仍然可以存在,他們可以宣傳『三民主義』,也可以罵共產黨,我們不怕他們罵」,所以我戴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站在旁邊合照,我相信他老人家應該也是不會在意的。
▼ 再往前走,會看到一座白色的萊佛士雕像(Statue of Sir Stamford Raffles),湯瑪士·史丹佛·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是新加坡在英國殖民時期的政治家,主要貢獻為將新加坡建立為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國際港口。這座雕像會設置在這裡,主要是因為這個地點是當年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的地點。
▼ 萊佛士爵士當年登陸的地方,現在已經是新加坡的精華地帶,不僅大樓林立,也是觀光客到新加坡必定會到訪的區域。
▼ 在萊佛士雕像旁邊的建築是Art's House Annex Building,不知道是什麼用途,地圖上的分類是餐廳,好像還有樂隊演奏表演之類的。
▼ 這是維多利亞劇院的後方,從這個角度還可以看到鐘樓的頂部,這一帶有很多的歷史建築,都在步行可以抵達的距離內,很適合觀光客散步。
▼ 往前走的左手邊是藝術之家(The Arts House),這座建築建於1827年,原本是國會大廈,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目前是一個用於藝術的場所,可以舉辦藝術展覽或音樂會,許多表演都在裡面進行。
▼ 在馬路對面的這座建築是新加坡板球俱樂部(Singapore Cricket Club),是新加坡歷史第二悠久的運動俱樂部,成立於1852年。
▼ 這座建築是最高法院大廈(Old Supreme Court Building),過去是新加坡最高法院所在地,為新巴洛克式建築、新古典主義建築,最高法院在搬遷後,2015年將這裡改建為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的一部分。
▼ 對面有一片大草坪,這裡是政府大廈大草場(The Padang),為一個開放的空間,可以舉辦各種活動,過去有幾年的新加坡國慶慶典也在這個大草坪舉行。
▼ 在最高法院大廈的隔壁是政府大廈(City Hall),與最高法院大廈相同,這裡也在2015年改建為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 在政府大廈大草場中間有一條路,可以通往對面的海濱公園(Esplanade Park),在入口處的地面上,有一個寫著SG50的地標,這是在2015年設置的,由於2015年是新加坡獨立的50周年,當時推出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就稱為SG50。
▼ 這個方向看到的建築是新加坡娛樂俱樂部(Singapore Recreation Club),有140年的歷史,好像是會員制的樣子,目前裡面應該是餐廳的用途。
▼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新加坡板球俱樂部(Singapore Cricket Club)的後方,裡面還有英式橄欖球俱樂部(SCC 7s),我們來得這一天,草地上就有球隊在進行橄欖球的比賽或是練習。
▼ 在等著過馬路的時候,在路邊發現了這塊關於政府大廈大草場(The Padang)的介紹與說明,有關於這片草地的相關介紹,過去這周邊都是政府機構的建築。
▼ 走到這裡,因為太陽實在是很大,加上氣溫又高,我的手機竟然出現過熱的警告,跳出了這個裝置需要降溫的視窗,系統自動將設定改為深色主題,這樣子是否真的可以降溫我也不知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