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來看,輪王寺其實距離青葉神社的直線距離還滿近的,但因為二個地方沒有直通,
要從外面的馬路走過去,大約需要花上15分鐘左右的步行時間,所以參觀完青葉神社後,
就直接走到輪王寺來拍照,不過日本最有名的輪王寺應該是日光山輪王寺,
仙台輪王寺似乎不是那麼出名,我們在這裡的時候,幾乎是完全沒有遇到其他遊客,
連寺內的工作人員也都沒看見,滿神奇的一個景點,竟然沒有遊客前來。
輪王寺是在嘉吉元年(1441年),由伊達持宗建造的曹洞宗寺院,山號為金剛寶山,
伊達持宗是伊達家第11代當主,而伊達政宗則是第17代。輪王寺已經有將近600年的歷史,
在寺內有一座矗立著三重塔的日式庭園,中央配有池塘,春季的櫻花、夏季的繡球花、秋季的紅葉、
冬季的雪景等,都是輪王寺吸引人的地方,不過這個日式庭園需要另外購票才能入內參觀拍照,
因為這天安排的行程挺滿的,所以這一次就不進去庭園內了,
但我覺得輪王寺最漂亮的反而是參道,長長的參道兩旁佇立著二排佛像,
加上二側的樹林形成一條綠色隧道,就算我們是在炎熱的八月來到仙台,
走上參道還是感覺到涼爽,很值得推薦的景點。
▼ 從青葉神社往輪王寺的路上,一路都會看到方向指引,看來應該也有不少人跟我們一樣,會在看完青葉神社後,走路過去輪王寺,這一段路其實不複雜,都是直路不需要彎來彎去,不太會迷路的。
▼ 路旁有一個遠山覺範禪寺的石碑,這個禪寺不是重點,重點是旁邊那座寫著「藩祖政宗公生母保春院殿御墓所」的石碑,不過覺範禪寺從這裡走進去還有一段路,而且都是上坡,所以就直接跳過,前往輪王寺。
▼ 馬路對面是秀林寺,這個建築上寫著三千大仙門,旁邊還有一塊牌子寫著「與州仙臺 七福神靈場」,在地圖上的標示分類為墳場,跟覺範寺一樣,覺範寺的旁邊也是一大片的墓地,實際上從空拍圖來看,這一代的墓地數量還滿多的。
▼ 來到輪王寺的參道入口,這個入口不是很明顯,要不是前面有輪王寺的境內案內圖,我還真猜不出來就是這裡,不過整體的感覺滿好的,很清幽的環境。
▼ 輪王寺境內案內圖,看得出來範圍很大,後面有一個付費參觀的回遊式庭園,三重塔也在庭園內,這次因為時間的緣故,沒有特別進去參觀庭園,以後有機會再來。
▼ 在輪王寺內有好幾座名人的墓所,包含有藩祖政宗公正室愛姬御母堂墓所、藩祖政宗公三男竹松丸墓所、伊達家姬樣墓、志賀潔墓、飯沼貞雄墓、今村均墓等。其中志賀潔是細菌學家,我們在勾當臺公園內有看到他的銅像。
▼ 走進外面的大門,前方會看到一座木門,這是輪王寺山門,在山門的屋頂上有𩾇的設置,這點還滿特別的,印象中我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𩾇出現在門上面。
▼ 輪王寺山門目前是仙台市指定有形文化財,輪王寺曾經在明治9年(1876年)發生北山大火,這座山門是輪王寺境內唯一沒被燒毀的建築,自然也是很珍貴了。門上掛了一塊木匾,我實在是看不出來寫得是什麼,明明寫的是中文,我卻看不懂。
▼ 穿過山門,就是輪王寺參道,二旁都是樹木,左右連成了類似綠色隧道的效果,走在其中相當的涼爽,加上一整片綠色,看起來也很舒暢。參道的左右一共有13尊佛像,根據說明,對著這13座佛像合掌祈願,就可以達成願望。
▼ 在參道入口處就可以看到這個釋迦牟尼佛足,日本很多寺廟都會有佛足石,也是讓信徒參拜的對象,佛足的尺寸相當大,所以佛應該很高大吧。根據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釋迦牟尼佛的身高是一般人的二倍,大約在3公尺至3.6公尺之間。
▼ 輪王寺參道是微向上坡的道路,分為好幾段,在參道的二旁一共有13尊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是坐姿,在基座上有寫上佛的名稱,不然我應該也認不出來,到輪王寺參拜的人,可以一路拜過去。
▼ 在第一段的參道二旁,一共有十尊佛像,包含不動明王、釋迦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藥師如來、觀音菩薩、勢至菩薩、阿彌陀如來。我還特別去查了關於如來與菩薩的分辨方式,基本上如來造像的佛像,表現的是無欲者的狀態,分辨的的重點在於造型是否簡單,如果只是身著袈裟,即可判斷為如來;至於菩薩,除了袈裟,還會頭戴寶冠或佩有胸飾,或手持某物的造型;至於明王,因為要收服不受教化的眾生,需要變身忿怒形相將其引入佛道,所以如果看見面露憤怒的佛像,大概就是明王了。大家可以比對一下照片,看看是不是這樣子辨別。
▼ 後面這一段參道是緩升的階梯,入口有一塊寫著「不許葷酒入山門」的石碑,畢竟輪王寺是寺廟,境內不能沾到葷酒的氣味很正常,如果有攜帶氣味重的葷食,吃完再進去參拜吧。
▼ 從階梯上回望剛剛走進來的參道,可以看明顯的看到一個坡度,因為是夏天,二側的樹木都是翠綠的顏色,形成類似綠色隧道的感覺,我猜冬天的雪景應該也很漂亮。
▼ 在這裡看到第11、12尊佛像,分別是阿閦如來、大日如來。其中阿閦如來也稱為不動如來,字面上的意思指得是無法動搖,象徵證得真樂與無畏佛土的本尊,不動如來與不動明王是不同尊,大家不要搞混了。而大日如來的忿怒化身就是不動明王,相傳曾經降伏過大自在天,是佛門中伏魔的大力者。
▼ 旁邊有一個小神社,前方有一座小小的鳥居,地圖上沒有標示這個地點,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用途的神社,但外觀維持得還不錯。
▼ 在這座神社的旁邊是輪宮の森,根據石碑的說明,這個地點是與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宮脇昭式指導下完成的,兼具環保與防災的用途。
▼ 從參道右邊的叉路走進去,會看到這座永代供養塔。永代供養塔在日本簡單來說就是寺廟為死去的靈魂提供永久服務的地方,讓這些靈魂就算因為少子化等議題沒有後代的供養,還是會由寺廟負起永久照顧的責任。
▼ 回到參道上,看到的最後一尊,也就是第13尊佛像,這是虛空藏菩薩,所謂虛空藏,就是智慧深廣,好像虛空一樣的廣大。右手握著的是散發火焰寶劍,在奈良東大寺大佛右後方,就是虛空藏菩薩。
▼ 往前走會看到這尊戴著紅帽、紅兜兜的地藏菩薩,在日本地藏菩薩是小孩子的守護神,至於為什麼是紅色?因為紅色可以驅魔,所以日本的地藏菩薩總是會被信眾掛上紅帽與紅兜兜了。
▼ 階梯爬到底,上來到平面後,就會看到輪王寺本堂,這裡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有很多大樹在境內,而且真的完全沒有遊客,可以盡量的拍照,完全不會被其他人干擾。
▼ 旁邊是手水舍,不過好像沒有水了,只剩下一個水池與手水舍建築在這裡而已。
▼ 在本堂前面有一座香爐,左右各有一座石燈籠,因為這裡是佛寺,並不是日本神道教的神社,所以在輪王寺內是看不到狛犬的設置,只看得到石燈籠。
▼ 面對本堂的右側,就是日式庭園的入口,庭園的開放時間為8:00~17:00,順著指標穿越這片空間,後面就可以看到入口的小門。
▼ 想要參觀日式庭園要先買票,一個人的費用為300円,這次因為時間的安排,我們沒有進去參觀,以後有再來仙台的話,再進去看看拍照。
▼ 在境內有興建一些涼亭讓參拜者坐著休息,這個輪王寺的環境相當清靜,也是個很漂亮的地方,不懂為何都沒有遊客前來參觀。
▼ 鐘樓內有一座很大的青銅鐘,為了要敲鐘,還設置了階梯可以爬上去,看起來也是很有歷史的感覺。
▼ 後面有一尊很大的平和觀音立像,看名稱就知道是為了祈願世界和平而建而設置的觀音像,不過這座觀音像有點瘦,細長的身形與一般看到的觀音像有點不同。
旅遊資訊:
地址:〒981-0931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北山1丁目14-1
電話:+81 22-234-5327
開放時間:0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