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仙台東照宮後,下一個要去的地點是距離東照宮約2.5公里遠的青葉神社,
距離青葉神社最近的車站是JR仙山線的北仙台站,雖然只是東照宮站的下一站,
但為了保存體力,我們還是選擇搭乘電車過去北仙台,至少走到青葉神社會近多了。
青葉神社的祭神為武振彥命仙台藩祖伊達政宗公,這個武振彥命就是伊達政宗的神號,
在境內還有一座祖靈社,主要祭祀的是伊達政宗的家臣們,青葉神社的歷史沒那麼久,
創建於明治7年(1874年),大約150年左右的歷史,特別的是,現任的宮司,
是伊達政宗公家臣片倉小十郎的後代,青葉神社也是仙台六大神社之一,
所謂的六大神社是仙台城跡、仙台東照宮、榴岡天滿宮、愛宕神社、青葉神社、大崎八幡宮,
據說這六大神社的位置相連起來,會出現一個六芒星的圖案,
這次六大神社也都在我安排的行程中,仙台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舉行的「仙台青葉祭」,
也是在青葉神社這裡舉辦,來到仙台旅遊,這仙台六大社都是很值得去參拜的地方。
▼ 青葉神社位於JR北仙台站附近不遠處,從東照宮搭車過來,也是不到二分鐘的車程,不過這邊的電車大約每20分鐘一班車,如果錯過了當班車,就要再等20分鐘,就可以考慮直接走路了。
▼ 車站內有提醒乘客要有搭車禮儀的宣傳品,包含按下關門鍵時要留意周邊情形、淨空車門附近的空間、後背包要改手提或背在前面、勿用個人物品佔位等,都是很基本的搭車禮儀。
▼ 北仙台站的規模不是太大,車站的外觀還滿漂亮的,前方有一個小廣場,有排班計程車可以搭乘。
▼ JR北仙台站同時也是仙台地下鐵南北線北仙台站的交會站,如果是從仙台站出發,也可以直接搭乘南北線就好,雖然時間多二分鐘,但班次比較密集,似乎較為方便。
▼ 青葉神社距離北仙台站只有約500公尺的距離,算是相當近的,而且沿途的路徑不複雜,就是一條直路而已,照著地圖走不太會迷路。
▼ 路上經過這家全國雞行腳ぱたぱた家,這是一間居酒屋,看得出來是以各種雞肉料理為主,這間也是連鎖店,可以吃到日本各地著名的雞肉料理。
▼ 在路邊發現了這座小小的紅色鳥居,從階梯走上去就是鹿島神社,這是一間很小的神社,境內有很多的石碑,還有說明每一座石碑的由來。這裡最特別的一點就是,鹿島神社的御朱印是用郵寄的方式提供,不過看評論中,有日本人說過了二個月都還沒收到御朱印,好像有點不太安心。
▼ 這間是鈴木餅店,這是一家日本點心店,評價還不錯,有賣日式丸子、麻糬這些的點心,假日的生意好像不錯,有日本人說下午去的時候,店內的點心幾乎都快要賣光了。
▼ 繼續往前走,就會看到前往青葉神社的入口,這裡是人行的參道入口,再往前走,經過轉角的交番後,會看到一條車行參道,可以直接開車上去到社務所前面的停車場,會比較省時省力。旁邊的說明看板上,寫著關於青葉神社與青葉祭的事項,第一次來青葉神社的人,可以先研究一下說明的內容。
▼ 入口處有一座很大的石鳥居,前方有一對紅色的燈籠,旁邊還有一塊宮城縣鳥獸保護區的牌子。不過這個區域因為在市區內,也沒有關於熊出沒(クマ出没情報)的情報,應該是不需要太擔心。
▼ 目前看到的鳥居並不是最初的那一座,原來的鳥居在東日本大震災時被震跨了,目前鳥居是在平成26年(2014年)重建完成的,這已經是地震結束的三年後了。
▼ 被震跨的舊鳥居的石柱,就擺放在新鳥居的後方,作為「青葉神社 旧鳥居モニュメント」的紀念碑,永久留念。
▼ 在參道旁邊,有一塊由仙台市立通町小學校同窗會立下的「仙台市立通町小學校發祥之地」紀念碑,看了一下說明,在青葉神社內有一處梵天講舍跡,似乎就是現今的仙台市立通町小學校追溯上去的起源地,所以才會出現這面紀念碑。
▼ 從鳥居後方的石階往上走,就可以抵達青葉神社,石階一共有二段,而且有二條路徑可以上去,都是可以通的。
▼ 在鳥居的後方柱子上,可以看到「奉獻 東日本大震災復興再建奉贊者一同」,以及「平成二十六年五月吉日建立」的字樣,這座鳥居是在地震後才新建的,用來取代被地震震跨的舊鳥居。
▼ 在石階前方有著一對石燈籠,在旁邊還有一塊署名縣社青葉神社社司正四位勳六等男爵片倉健吉撰的石碑,這是在昭和八年立下的,用來感謝表彰山田正一這個人,他是當年協助修復石階、石燈籠、參道的人,所以特地立了碑來感謝。
▼ 來到中間這一層,看到一對底座寫著奉納字樣的狛犬,旁邊有一個小鐵門,好像可以通往隔壁的東昌寺,但我不是很確定。
▼ 再往上走,會來到分岔的地點,往左走可以從左前方的石階繼續往上走,沿途都有鋪設石板路,比較像是正式的參道;如果直接走正前方的石階往上,會從青葉神社旁邊的地方進入,應該不是大部分參拜者會走的路徑。
▼ 循著參道來到最上一層,從參道走到底就是青葉神社的拜殿,參道口也有一對狛犬,這一對狛犬看起來比較有歷史,底座上還有伊達家的豎三引兩紋,守護著整座青葉神社。
▼ 在整個青葉神社境內,參道旁、草坪中都有不少的石燈籠,而且這些石燈籠造型也有好幾款,推測應該是不同時期的建築,多半也都是信徒奉獻的石燈籠。這一次的仙台旅遊是在2024年8月,正好是青葉神社鎮座150年,相當有紀念意義的一年。
▼ 這座石燈籠的旁邊就是梵天講舍跡,也就是仙台市立通町小學校發祥之地,當初的講舍建築的範圍,應該就是在石燈籠的位置,當然目前只剩下一塊地而已。
▼ 旁邊有一座五重石塔,底座上一樣有著伊達家的豎三引兩紋,感覺也是歷史悠久的建築。
▼ 繼續往前走,左右二側還有其他的各種設施,最基本的繪馬架、綁籤詩的結び所都設置在這條參道上,走到底就是青葉神社的拜殿。
▼ 旁邊是青葉神社的手水舍,水池邊一樣有著伊達家的豎三引兩紋,這個豎三引兩紋在神社境內到處都看得到,也是用來辨識伊達家的主要印記。
▼ 手水舍的設計相當特別,有著伊達政宗與龍的雕像,原本的出水口就是龍口,這一組雕像是在平成12年的奉獻,不過目前這組雕像僅有裝飾的功能,真正的出水口為水池上突出的二支竹子,改為自動出水的方式,避免人之間的共同接觸,不用說,又是疫情的影響才有的改變。
▼ 青葉神社的祭神就是武振彥命仙台藩祖伊達政宗公,武振彥命就是伊達政宗的神號,境內原本還有專門為了伊達政宗正室愛姬設置的愛姬神社,但目前已經移至本殿中與伊達政宗一起合祀了。
▼ 旁邊的這座小建築就是以前的愛姬神社,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遭到破壞,所以將愛姬的靈位移至青葉神社本殿中,與與伊達政宗一起合祀,這裡就只剩下一間空房子,不過這個建築還是有形文化財,也是寶貴的歷史文物。
▼ 老鷹展翅的雕像,看起來很新的外觀,應該也是後來才有人奉獻的,並不是最初就存在的雕像。
▼ 正前方就是青葉神社的拜殿,本殿的位置就在拜殿的後方,二旁各有一塊寫著和字的石碑,這也是後來才有的擺設,很現代化設計的石碑,左下角有著高橋字樣,不知道是寫這個字的作者,還是奉獻者的名字。
▼ 拜殿前方各有一座銅燈籠,二座青銅燈籠是一樣的外觀,但其中一座的顏色比較淺,不知道是最初的設計就是這樣,還是因為經過了長時間的擺放,自然形成的外觀顏色。
▼ 左右各一座的青銅燈籠,外觀的設計很漂亮,上方還有類似武士頭盔的造型。
▼ 這一座建築就是拜殿,與本殿、中門、祝詞舍、透塀、神饌所、傳供廊等,都是登錄有形文化財,拜殿的門上方掛著青葉神社的牌匾。拜殿內可以看到一面神鏡,旁邊還有一個時の太鼓,據說這是委託京都製鼓師製作,用來與其他城堡通訊以及對城下町報時的用途。
▼ 拜殿的後方就是本殿,沒有對參拜者開放,只能從側面勉強拍到建築的外觀而已,也沒有通道可以走進去。
▼ 拜殿旁邊的現代化建築是社務所,不管是要購買御守、御朱印,都是在這個地方購買,前方還有好幾個可以抽籤詩的箱子,自己投幣自己抽籤,完全信任來參拜的遊客。
▼ 在拜殿的另一側就是祖靈社,有一座更小的鳥居,穿越鳥居就是祖靈社的範圍。主要祭祀的是伊達政宗的家臣們,在明治12年(1879年)才有這座祖靈社,比青葉神社晚個五年。
▼ 旁邊有一個水池,感覺應該不是手水舍,因為裡面的水是死水,不會流動的,設置一座水池在這裡不知道用途是什麼,我唯一想到的就是供神馬飲水的地方,
▼ 穿越小型鳥居後,會看到一個水池,水池邊的建築就是祖靈社,規模不大的祖靈社,面對的方位應該就是本殿,生為伊達家的家臣,死後也要好好的繼續守護著伊達政宗。
▼ 順著原路下山,下一個行程是輪王寺,其實就在青葉神社的旁邊,但二個地點之間沒有小路可以互通,要從外面的馬路繞一圈才會抵達。
▼ 在前往輪王寺的途中,會經過青葉神社的車行參道,從這裡開車進去,可以一直開到青葉神社社務所前面的停車場,不方便爬樓梯的人,可以考慮直接搭車上去參拜。
旅遊資訊:
地址:〒981-0916 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青葉町7-1
開放時間: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