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城_126.jpg  

這天上午的行程安排,我們要到仙台城跡(仙台城 本丸跡)去,在仙台著名的伊達政宗騎馬像,

本尊就是在仙台城跡這個地方。仙台城是在江戶時代初期,由仙台藩初代藩主伊達政宗建造,

作為歷代伊達氏的居城,後來廢藩置縣時,仙台城就被拆卸了,因此這個地點才會叫做仙台城跡,

仙台城因為建於青葉山上,所以也稱為青葉城,在平成15年(2003年)指定為國之史跡。

與其他日本著名的城堡,如大阪城、名古屋城相比,仙台城是連郭式平山城的設計,

本身就沒有天守的構造,在廢藩後,大部分的建築都被拆除,原本的本丸位置,

目前是宮城縣護國神社、仙台城見聞館;二の丸的位置則成為東北大學川內校園;

三の丸則是現今的仙台市博物館;而本丸的一部分與三の丸周邊地區,成為目前的仙台市青葉山公園;

另外以前的馬場,現在是追迴住宅,過去有著水源御清水(おすず)及堀切跡等遺構的御裏林,

則是現在的東北大學植物園;而城外的堀,就是那天仙台七夕花火祭結束後,去拍照的五色沼及長沼,

各個地點都被保存了下來,並做了有效的運用。雖然仙台城目前只剩下遺跡,

但這裡還是很值得一遊的地點,除了有伊達政宗騎馬像拍照外,

在整個範圍內還有相當多的景點可以拍照,同時因為仙台城跡位於青葉山上,

可以俯瞰整個仙台市區,視野相當好,尤其是天氣好的時候,看得更加清楚。

 

▼ 這天的天氣相當好,由於第五天的行程都在市區內,交通距離都不長,所以一直拖到10:30才出門開始走行程,天氣好代表著也就是熱,要多補充水份以免中暑。

仙台城_001.jpg

▼ 基本上仙台城跡距離我們飯店並不遠,實際上當初仙台七夕花火祭的施放地點,就是在仙台城跡旁邊的東北大學內,我們看完煙火後都可以走路回飯店了,理論上也是可以走到仙台城跡的。

仙台城_002.jpg

▼ 不過因為這天真的是非常熱,最後還是決定來搭乘仙台市地下鐵過去,這次我們從青葉通一番町站上車,這個車站也是離我們飯店,以及仙台城跡最近的車站。

仙台城_003.jpg 仙台城_004.jpg

▼ 從T06青葉通一番町上車,搭乘二站在T04国際センター下車,這個車站也是離仙台城跡最近的地下鐵站,所以有個站名副標為仙台城跡入口。

仙台城_005.jpg 仙台城_006.jpg

▼ 抵達国際センター後,根據站內的指標,從東1出口出站,要前往仙台城跡,需要越過国際センター駅前的公園,需要稍微走點路。

仙台城_007.jpg 仙台城_008.jpg

▼ 前往仙台城跡的路有好幾條,我們打算從五色沼這個入口上山,從国際センター駅走到五色沼大約510公尺的距離,說遠不遠,但也是要花點時間走。

仙台城_009.jpg 仙台城_010.jpg

▼ 一路上會穿越公園,幸好沿途都有樹蔭,不會曬到太陽,不然還沒開始爬山就曬太陽,累都累死了,就沒力氣爬上去仙台城跡了。

仙台城_011.jpg 仙台城_012.jpg

▼ 這裡就是仙台國際中心(仙台国際センター),也是国際センター駅這個站名的由來。仙台國際中心是包含會議棟和展示棟的展覽中心,當二棟建築同時使用時,可以容納6,000人入場,會議棟內有可容納1,000人的大禮堂,以及大會議室、中會議室和小會議室等房間,展示棟則有5個展示室、6個會議室和2個接待室,可以辦理各種展覽,商品交流等活動。

仙台城_013.jpg 仙台城_014.jpg

▼ 在仙台國際中心對面是仙臺緑彩館,這是新建建築,可以到這裡了解仙台文化的發展,裡面還有咖啡廳,要找休息喫茶的地方,這裡應該很合適。

仙台城_015.jpg

▼ 整個青葉山公園仙台城跡的地圖,整個地圖上標示了23個景點位置,這一次我們也沒有全部都走到,或者是走到這些地點卻不自覺,大概就是重點看看而已。

仙台城_016.jpg 仙台城_017.jpg

▼ 這一座是「満州事変軍馬戦歿之碑」。滿州事變就是九一八事變,為日本關東軍在侵略中國東北的開端,光看碑上的文字,大概可以猜出這是為了紀念在滿州事變中戰死的戰馬,過去這附近有馬匹訓練場,可能是這個地緣,才會立下這座紀念碑。

仙台城_018.jpg 仙台城_019.jpg

▼ 旁邊有另一座「軍馬軍用動物彰忠塔」,為了紀念從日俄戰爭到中日戰爭中,所使用的戰馬和軍獸的紀念塔,類似慰靈碑的用途。

仙台城_020.jpg 仙台城_021.jpg

▼ 再往前走會看到一個小池塘,這裡就是日本花式溜冰的發源地「五色沼」,這個地方原本是仙台城護城河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仙台城三の丸・堀跡。五色沼在江戶時代,冬天的時候會結滿厚厚的冰層,不過現在可能是天氣異常,冰層不再那麼厚,也就不再作為溜冰場使用了。

仙台城_022.jpg 仙台城_023.jpg

▼ 旁邊有這組雕像,旁邊的石碑記錄了這裡是日本花式溜冰發源地,還記錄了從江戶、明治、昭和的相關事蹟。這塊石碑是在1995年2月4日,由五色沼日本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発祥の地記念碑建立委員會所設立的。

仙台城_024.jpg 仙台城_025.jpg 仙台城_026.jpg 仙台城_027.jpg

▼ 旁邊還有仙台城三の丸・堀跡的說明,三の丸過去主要的用途是藏屋敷、御米藏這類的建築,藏屋敷是江戶時代用以銷售各藩年貢米及領內特產的倉庫建物,至於御米藏,光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米倉。

仙台城_028.jpg

▼ 在五色沼的後方是仙台市博物館,在裡面有關於仙台市的發展歷史,以及伊達氏的介紹,參觀常設展需要購票,如果時間足夠的話,不妨進去裡面吸收一些歷史資訊。

仙台城_029.jpg 仙台城_030.jpg

▼ 在仙台市博物館外的這座雕塑,描繪的不知道是什麼意境,上面的人物感覺好像是郵務士,最上方有一個上弦月的造型,這也是伊達政宗頭盔上的圖案。

仙台城_031.jpg 仙台城_032.jpg 仙台城_033.jpg 仙台城_034.jpg

▼ 在仙台市博物館前方立了這塊仙台城三の丸跡的說明,內容跟寫在五色沼旁邊的那一塊說明都差不多。

仙台城_035.jpg 仙台城_036.jpg

▼ 重點是在後方的草叢間,有一塊三の丸跡東側土塁的看板,土塁就是土牆,通常是由人工放置的岩石或土壤製成,在草叢間,還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小段埋在地底的遺跡。

仙台城_037.jpg 仙台城_038.jpg 仙台城_039.jpg

▼ 這個看板,說明的是過去仙台城下町的街道規劃,基本上居住區域會依據身分來劃分,離城最近的主要是大身侍屋敷,也就是武家屋敷,就是武士的住宅,住得離主城近,一但有事就可以很快的趕到城內保護藩主一家人。

仙台城_040.jpg

▼ 旁邊有一座島野武的銅像。島野武是仙台第19任~第25任的仙台市長,也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律師,在位的27年間,對於仙台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因此立了這座銅像作為紀念。

仙台城_041.jpg 仙台城_042.jpg 仙台城_043.jpg 仙台城_044.jpg

▼ 順著指標繼續往仙台城本丸跡的方向走,從仙台市博物館這裡開始走,要走到本丸跡大約將近800公尺的路程,說遠實際上也不算遠,但因為都是上坡的道路,還是滿費體力的。

仙台城_045.jpg 仙台城_046.jpg

▼ 旁邊還有一座魯迅的半身像,這座雕像好像是2001年辦過魯迅展,由中國紹興市政府贈送的半身像,算是一個紀念。

仙台城_047.jpg 仙台城_048.jpg 仙台城_049.jpg

▼ 還有一座魯迅之碑,這是在1960年設置的紀念碑,年代比較久遠,因此碑上的圖案及文字都看不太清楚。魯迅本身是紹興人,曾經到日本留學過,由於他選擇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1912年改制東北大學醫學部),為該校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所以在仙台才會看到他的紀念碑與雕像吧。

仙台城_050.jpg 仙台城_051.jpg 仙台城_052.jpg 仙台城_053.jpg

▼ 這一座則是林子平の碑,林子平的家族世代為德川氏的幕臣,他是江戶時代後期擅長兵學、地理學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由於他的姐姐在1757年被仙台藩主伊達吉村納為妾,因此他也在同年跟著兄長來到仙台,成為仙台藩人,也算是與仙台有淵源。

仙台城_054.jpg 仙台城_055.jpg 仙台城_056.jpg

▼ 旁邊有盧溝橋事件三十周年記念,這裡同時也是日中不再戰的植樹,立於1967年7月18日,旁邊其實還有一塊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伉儷在1998年造訪仙台,在這裡種下了紅梅樹,以求中日保持友好關係的紀念碑。

仙台城_057.jpg 仙台城_058.jpg

▼ 往前走會看到一段短短的石階,這裡是巽門跡,不過門已經沒了,旁邊的坡道還可以看到一些斷垣殘壁。巽門是三之丸東南側的入口,當年在挖掘時,發現基石和雨水溝共14處,旁邊還有另一個點是三の丸巽門東堀跡。

仙台城_059.jpg 仙台城_060.jpg

▼ 爬上階梯會看到造酒屋敷跡的牌子,在後方的坡上過去是造酒場,現在早就看不到建築了,只能用想像的。

仙台城_061.jpg 仙台城_062.jpg

▼ 順著這條小路一直往上走,最後會接到主要的道路,沿途都是山道,但都有鋪上柏油路面,並不會太難走。搭配仙台七夕祭的活動,山道的二側擺放了油紙傘作為裝飾,據說在七夕送油紙傘給心儀的女性,有著想要為其遮風擋雨一輩子的意涵。

仙台城_063.jpg 仙台城_064.jpg 仙台城_065.jpg 仙台城_066.jpg

▼ 草地中還有一些太陽能的LED小燈,晚上點亮後應該會很漂亮,可能是有點類似螢火蟲的感覺,這次我們沒有在晚上來這裡,看不到點亮的景象。

仙台城_067.jpg 仙台城_068.jpg 仙台城_069.jpg

▼ 在中段的地方會看到清水門跡,目前只看得到門旁邊的石牆,這段石牆在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曾經被震歪,在經過修復後,才是現在看到的模樣。清水門是三の丸與沢門中間的邊界,稱為清水,是因為旁邊有清澈的泉水,過去用來釀造清酒使用,距離造酒屋敷跡相當近的距離。

仙台城_070.jpg 仙台城_071.jpg 仙台城_072.jpg 仙台城_073.jpg

▼ 繼續往上走,路邊會看到一塊石碑,寫著仙台藩御用酒發祥之地。在清水門旁邊曾經有清澈適合釀酒的泉水,而伊達政宗透過柳生宗矩這個人介紹,邀請奈良的清酒釀酒師來指導釀酒的技術,這也是日本東北有很多著名釀酒廠的起源吧。

仙台城_074.jpg 仙台城_075.jpg 仙台城_076.jpg

▼ 走到大路後,看到的是中曲輪跡及沢門跡,不過目前只看得到一對石燈籠,沢門過去是仙台城最主要的城門,具有防禦敵人入侵的功能。由於這一帶的道路設計成彎彎曲曲,除了可以阻礙敵人行進的速度,駐守在沢門上的軍隊,也可以從側翼攻擊敵人。

仙台城_077.jpg 仙台城_078.jpg

▼ 要前往仙台城跡需要繼續往上走,這一段馬路旁有設置步行者通路,由於往來的車輛還是有,走在人行步道上,相對也會較為安全。

仙台城_079.jpg 仙台城_080.jpg 

▼ 轉個彎就會看到本丸北壁石垣,路邊有一對石燈籠,下山的中巴是仙台城跡提供的免費接駁車,往來仙台城本丸跡與大手門跡,上下山會輕鬆很多,不過如果想要看到沿途的景點拍照,還是要像我們一樣走上來才行。

仙台城_081.jpg 仙台城_082.jpg仙台城_083.jpg 仙台城_084.jpg

▼ 這一段石牆是本丸北壁石垣,雖然歷經了長久的年代與戰爭,雖然也有經過修復,但這一段的石牆相對保留得算完整,建築結構清晰可見。

仙台城_085.jpg 仙台城_086.jpg

▼ 本丸北壁石垣前方是一個大彎道,一樣具備延緩敵人前進速度的功能,加上是一個有著高低差的彎道,透過部署在本丸北壁石垣上的弓箭兵,就可以更有效的防禦,擊退進犯的敵人。

仙台城_087.jpg

▼ 這座大鳥居的位置是本丸詰門跡,這裡同時也是宮城縣護國神社的入口,但我們來的時候正好在整修,才會讓我以為護國神社沒有開放,實際上從另一頭是可以進去的。面對鳥居的右側是西脇櫓跡,就是在整修的位置。

仙台城_088.jpg 仙台城_089.jpg 仙台城_090.jpg

▼ 這個位置同時也是免費接駁車的等候位置,接駁車只往來仙台城跡宮城縣護國神社鳥居前,以及大手門脇櫓之間,行駛約600公尺的距離,但因為這一段路都是坡道,有接駁車可以搭乘會輕鬆不少。

仙台城_091.jpg

▼ 在鳥居的後方就是過去的本丸詰門,由於建築都已經不在,所以透過VR技術,重現當年的實景,可以看到中央的詰門,與東西二側各一座的脇櫓。詰門是本丸的正門,以詰門、東西脇櫓圍起來的防禦效果應該相當不錯,當敵人來進犯時,大概就只能被甕中捉鱉了。

仙台城_092.jpg

▼ 爬上階梯後的平台,就是過去本丸詰門的位置,居高臨下的高度,更容易進行防禦,這個位置比鳥居還要高,作戰的視野更加。

仙台城_093.jpg 仙台城_094.jpg 仙台城_095.jpg 仙台城_096.jpg

▼ 宮城縣護國神社是在1904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建造,供奉宮城縣超過56,000人的英靈。最初本來只是祭拜因戰爭而死的英靈所設置的招魂社,在1939年才改稱為護國神社。

仙台城_097.jpg

▼ 在整個仙台城跡內有很多的VR影像可以觀賞,讓參拜者多瞭解當年仙台城的模樣,戴上VR眼鏡,就可以看到360度的虛擬影像,只是不知道設備要去哪裡借。

仙台城_098.jpg

▼ 轉上來後,在仙台城見聞館對面是本丸大広間跡,如果看空拍圖,就可以看得出來整個大広間的範圍相當大,還可以看得出來每一支柱子的相對位置。大広間位於仙台城的中心位置,由於仙台城本身沒有天守,因此大広間就是最主要的建築了,大広間其實就是本丸御殿,也就是藩主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在有設置天守的城堡內,藩主家族平時住在本丸御殿、大広間內,當有危險時才會進到天守去,功能不同。

仙台城_160.jpg 仙台城_099.jpg 仙台城_100.jpg 仙台城_101.jpg

▼ 從回復的平面圖,可以看得出來過去大広間內每個房間的相對位置,在地面上也會放上房間名稱,還有標示疊敷的數量,疊敷就是榻榻米的數量,16疊就代表這個房間有16張榻榻米的大小,大約是八坪的空間。

仙台城_102.jpg 仙台城_103.jpg

▼ 旁邊有復原的大広間建築外觀圖,也有簡單的說明,還有VR影像可以欣賞,好好的體會一下當年仙台城大広間的建築風光。

仙台城_104.jpg 仙台城_105.jpg

▼ 在仙台城跡角落的位置上,可以看到這塊「仙台城石垣修復工事完成の碑」,這是在2004年3月,紀念仙台城東角樓石牆修復工作完成而設置的。根據碑上的說明解体石材共9,189個、修復石材共10,332個、新補石材共1,699個,規模還滿大的。

仙台城_106.jpg 仙台城_107.jpg

▼ 在大広間旁邊,有這一區的石牆模型,這邊是採用了江戶時代築牆的石材,因為在修復時破損無法再利用的石材,設置了這一區,可以讓大家體會一下當年城牆的製作推砌方式。

仙台城_108.jpg 仙台城_109.jpg

▼ 來到仙台城跡的這一天,可能也是因為仙台七夕祭,在這裡有鼓隊的表演,後來我才發現這一個表演好像與自衛隊有關,因為現場有看到自衛隊廣報官,廣報室也就是公關室,所以廣報官也就是自衛隊的公關人員,之前還有日劇就是以空自廣報室為主題。

仙台城_110.jpg 仙台城_111.jpg 仙台城_112.jpg

▼ 站在仙台城跡上,可以俯瞰整個仙台市,還可以欣賞仙台建築的天際線,當中最高的建築,就是這一次來到仙台入住的仙台威斯汀酒店,從這裡也是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仙台城_113.jpg 仙台城_114.jpg

▼ 這個區域就是我們前幾天欣賞仙台七夕花火祭時,坐在這裡看煙火的草坪,地圖上的標示是川内追廻,原來距離仙台城跡這麼近。

仙台城_115.jpg

▼ 來到仙台城跡,最主要的就是要來拍這座伊達政宗公騎馬像,在前方設置了這個六角形的框框,可以透過這個框框來拍照。我記得10年前來仙台城跡的時候,好像沒有看到這個框框,不知道是哪一年新增的設施。

仙台城_116.jpg

▼ 伊達政宗公騎馬像可以說是仙台市的象徵,這座騎馬像的高度約4.2公尺,重量高達4.9公噸,不過這座銅像在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右後腳及左前腳出現了裂痕,當時還特地將銅像與底座分離,並送至東京的專門業者進行修復,所以其實是有一段時間看不到伊達政宗公騎馬像的。

仙台城_117.jpg 仙台城_118.jpg 仙台城_119.jpg 仙台城_120.jpg

▼ 在伊達政宗公騎馬像前有一對狛犬,守護著伊達政宗公,在仙台,伊達政宗公是被當作神明一樣的存在,因此放了一對狛犬來守護祂也是很合理的。

仙台城_121.jpg 仙台城_122.jpg 仙台城_123.jpg

▼ 說起這座伊達政宗公騎馬像的來由,這是由宮城縣南部的柴田町出生的雕刻家小室達(Komuro Tooru)所製作,他是東京美術學校第一名畢業,在27歲時就已經確立了日本美術界的地位,而這座伊達政宗公騎馬像是在昭和10年(1935 年),為了紀念伊達政宗逝世300年,特地由小室達製作了銅像並安置在仙台城跡,目前在柴田町農村環境改善中心的大廳中,還有一座四分之三大小的複製品。

仙台城_124.jpg 仙台城_125.jpg

▼ 眾所皆知的是,伊達政宗的外號叫做獨眼龍,這是因為幼時得到天花而失去了右眼的視力,大部分的形象都會戴上眼罩,但這座雕像是正常的雙眼,這是因為當年伊達政宗的遺言中,交代了「在我死後所製作的繪畫等作品中,我都希望擁有雙眼」這句話,所以這座雕像才會特地摘去眼罩,成為正常雙眼的伊達政宗公。拍照的這一天,正好有一隻鳥停留在頭盔上的位置,形成了這個奇特的畫面。

仙台城_126.jpg 仙台城_127.jpg

▼ 這一座是昭忠碑,這座是為了紀念在仙台犧牲的日本陸軍第二師陣亡士兵,上面的昭忠二字,是由彰仁親王所書,最後的軍階為元帥總司令。前方大鳥雕像並不是老鷹,而是金鵄,是《日本書紀》中記載的金色的鵄,在書中的金鵄是靈鳥,協助神武天皇戰勝,這座金鵄雕像原本是設置在昭忠碑的塔頂,在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掉了下來,修復後就改放置在昭忠碑的前面,變成現在看到的樣子,網路上都還可以找到最初在塔頂的照片。

仙台城_128.jpg 仙台城_129.jpg 仙台城_130.jpg

▼ 旁邊有一面仙台城跡的介紹,當中有一張空拍圖,可以看得出來整個仙台城跡的範圍與規模。

仙台城_131.jpg

▼ 這裡是土井晩翠的半身像,以及『荒城の月』歌碑,算是一整組的設置,也是到仙台城跡的時候,一定要拍照的景點,雖然土井晩翠與仙台城跡好像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因為也是仙台重要的人物,設置在這裡也是無可厚非的。

仙台城_132.jpg

▼ 土井晩翠是出身於宮城縣,很有名的詩人,其作品荒城之月還被收錄在教課書當中,在仙台市區內還有他晚年居住的晚翠草堂可以參觀。這裡每隔30分鐘就會撥放一次荒城之月,沒聽過這首歌的人,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聽看看,大部分的人一定都聽過這首歌。

仙台城_133.jpg 仙台城_134.jpg 仙台城_135.jpg 仙台城_136.jpg

▼ 在角落的位置,可以發現這座寫著史跡仙台城跡的石柱,這是在平成15年(2003年)立下的,看起來還很新的外觀。

仙台城_137.jpg 仙台城_138.jpg

▼ 從這個方位可以看到仙台大觀音,相當巨大的觀音像,遠遠的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仙台城_139.jpg 仙台城_140.jpg

▼ 要離開的時候,剛剛的鼓隊表演已經結束了,旗幟上寫著船岡駐屯地字樣,船岡駐屯地位於宮城縣柴田町,有陸上自衛隊駐紮在這裡,所以這對鼓隊,應該就是來自於陸上自衛隊了。

仙台城_141.jpg 仙台城_142.jpg

▼ 遇到了這位伊達政宗打扮的表演者,帶著頭盔與眼罩,讓大家可以拍照,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活動,但既然是可以拍照的機會,當然是不能放過了。

仙台城_143.jpg

▼ 最後要進入仙台城見聞館參觀,這裡算是一座迷你博物館,於2006年設置,但在2014年開始翻新,並於2015年重新開放,裡面可以看到與仙台藩,以及仙台城的相關說明,免費參觀,要離開仙台城跡前可以進去稍微晃一下,內部都可以拍照,旁邊有仙台城跡上唯一的公廁,一樣都是免費開放使用。

仙台城_144.jpg

▼ 有很多關於仙台歷史,以及伊達政宗的說明,這個說明看板的設計,與許多城堡本丸御殿內的屏風風格接近,都是以金色為底的設計,部分說明還有英文、韓文、簡體中文的介紹,大致上都是可以看得懂的。

仙台城_145.jpg 仙台城_146.jpg 仙台城_147.jpg 仙台城_148.jpg

▼ 中間的位置有這一整組仙台城的模型,但大家可能會問怎麼都沒有建築在上面,這是採用了AR的設計,透過旁邊的四個顯示裝置視窗,就可以看到虛擬的影像疊合在模型上的畫面,可以更容易看得更清楚。

仙台城_149.jpg 仙台城_150.jpg

▼ 透過旁邊的裝置,可以看到過去的歷史照片與實體模型疊合在一起的模樣,相當有趣的設計,也讓參觀的遊客可以更有想像空間。

仙台城_151.jpg 仙台城_152.jpg

▼ 這是復原的大廣間,為1:50比例的復原模型,以雄踞東北仙台藩的藩主來說,這樣的居住所並不會太誇張,相反的甚至有點樸實,如果以過去參觀過名古屋城本丸御殿的經驗相比,仙台城大廣間的規模與設計就小了些。

仙台城_153.jpg 仙台城_154.jpg

▼ 旁邊還有針對大廣間的調查考古說明,也有復原了一些當時在大廣間內的屏風壁畫,還有使用的櫃子設計,與大家對日式建築的設計相差不遠,這些通通都是可以拍照的,但不能使用閃光燈。

仙台城_155.jpg 仙台城_156.jpg 仙台城_157.jpg 仙台城_158.jpg

▼ 如果是真品的物件,就會放置在玻璃櫃中,讓遊客無法直接觸摸到,畢竟是歷史文物,需要好好的保存。

仙台城_159.jpg

▼ 整個仙台城跡都逛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也要準備回市區去吃午餐,順著原路往回走,還可以看到旁邊護國神社在整修中的模樣,希望下一次再到仙台的時候,就可以進去護國神社參拜了。

仙台城_161.jpg 仙台城_162.jpg 仙台城_163.jpg

▼ 回程要來搭乘免費的接駁車,使用的是中型巴士,因為照規定不能站立搭乘,萬一候車的人很多,有可能當班是上不了車的,這個時候就只能等待了,不然就自己走路下山吧。

仙台城_164.jpg 仙台城_165.jpg

▼ 搭乘接駁車的下車地點是大手門脇櫓,所謂的大手門,在日本城中多半設在通往二之丸、三之丸等處曲輪的虎口,兼具防禦的功能,通常都會搭配大型櫓門或石壘的設計。

仙台城_166.jpg 仙台城_167.jpg

▼ 仙台城的大手門脇櫓看得出來還在復原施工中,因此外觀看起來都是非常新的狀態,在屋頂上還有錿的設計。櫓在日本城堡中,通常是作為防禦而無頂蓋的瞭望樓,而這座脇櫓,是仙台城中唯一復原的一座櫓,雖然大手門已經不見了,但還是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規模與氣勢。

仙台城_168.jpg 仙台城_169.jpg 仙台城_170.jpg

▼ 還留有一段的城牆,目前大手門跡這一帶已經改為青葉山公園,要前往車站的時候,都會通過青葉山公園,占地的範圍還滿廣的。

仙台城_171.jpg 仙台城_172.jpg

▼ 在大手門脇櫓外,就是等候觀光循環巴士「盧葡兒仙台(るーぷる仙台)」的站牌,看得出來很多人都想等候盧葡兒仙台,不過盧葡兒仙台並不是免費搭乘,需要付費或是直接買一日票會比較划算。

仙台城_173.jpg 仙台城_174.jpg

▼ 馬路對面是「支倉常長像」,支倉常長是伊達政宗的家臣,曾經奉伊達政宗之命被派往歐洲,據說是試圖與西班牙國王簽訂秘密條約以擊敗幕府軍。支倉常長的名字常常出現在日本教科書中,也是相當有名的人物。

仙台城_175.jpg 仙台城_176.jpg

▼ 在後方的這一片是過去的二の丸広場,目前也是屬於青葉山公園的一部分,旁邊則是東北大學的一部分,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區隔,走著走著,不小心就走入東北大學的校地了。

仙台城_177.jpg 仙台城_178.jpg 仙台城_179.jpg 仙台城_180.jpg

▼ 這裡是扇坂,會有這個名稱,是因為過去這個下坡時的坡度,會像扇子一樣的展開,所以稱為扇坂,不過現在變成一般的階梯形是,早就沒有扇坂的感覺了。

仙台城_181.jpg 仙台城_182.jpg

▼ 終於走到了国際センター站,我們要直接回仙台車站附近吃午餐,不需要換車就可以直接搭乘到車站,比起るーぷる仙台還要繞上一大圈才能抵達車站,要快速且方便得多。

仙台城_183.jpg 仙台城_184.jpg 仙台城_185.jpg  

旅遊資訊:

地址: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仙台城本丸跡

電話:+81 22-214-85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查爾斯 的頭像
    查爾斯

    隨心所欲查爾斯

    查爾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