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笠_029.jpg  

在橫濱的第三天行程有一個重頭戲,這天我們要搭電車前往橫須賀,

因為有打聽到在橫須賀有記念艦三笠可以參觀,加上我們也想去吃著名的海軍咖哩,

所以當然要去橫須賀走一趟,幸好交通很方便,搭乘電車就可以抵達。

三笠(みかさ)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戰艦,為敷島級戰艦四號艦,

由英國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製造,標準排水量15,140噸,這艘戰艦曾經參與過日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這艘戰艦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在日俄戰爭期間擔任聯合艦隊旗艦,

同時也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的座艦。三笠艦是當時科技最先進的戰艦,

火力、防護力、裝甲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三笠艦曾經在黃海海戰被擊中20發砲彈、

在對馬海峽海戰被擊中30發砲彈,都只受到有限的損傷,裝甲防護力的強度可以想像,

以火力來說,三笠艦配備了2座雙聯裝30.5cm主砲、14門15.2cm單裝副砲、

20門7.6cm單裝砲、16門47mm單裝砲、4座45cm魚雷發射管,

這樣的火力對於敵艦的威攝程度相當強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決定讓三笠廢艦,目前所在的三笠公園,就是當初解體的地點,

1925年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以紀念艦的形式保存三笠艦,將船艏固定轉向皇宮,就此保存在橫須賀,

作為世界三大紀念艦之一(日本橫須賀的三笠號、英國樸茨茅夫的勝利號、美國波士頓的憲法號),

這裡是很值得軍事迷一遊的地點。三笠艦(みかさ)目前在橫須賀的三笠公園內以紀念艦形式保存,

在艦體內有展示博物館,不過與大部分軍艦改裝的博物館相比,

記念艦三笠是將整艘搬到陸地上固定,戰艦不會隨著水流波動,總覺得少了一種氣氛,

類似的軍艦博物館在台灣也有,那就是位於台南安平的「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

我們在幾年前去過一次,目前周邊展示的武器似乎又更多了。 

(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451698086

 

▼ 這天早上一樣從離飯店最近的みなとみらい駅出發,要先到橫浜駅去換車,再轉乘京急線至橫須賀中央駅,轉乘的路線不會太複雜。

三笠_001.jpg

▼ 因為隔天晚上要回品川駅附近住宿,這樣子後天前往成田機場時才會近一些,所以先去找一下有電梯的車站出入口,才發現原來車站樓上就是MARK IS みなとみらい購物中心,也是有很多美食餐廳的地方。

三笠_002.jpg 三笠_003.jpg 三笠_004.jpg

▼ 日本也在推動手扶梯上站穩不要走動,在車站內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但實際上大家已經養成習慣,也是沒有人真的站在二側,當地人都這樣了,更不用說觀光客,當然還是要讓出右側讓趕時間的人通行。

三笠_005.jpg

▼ 從みなとみらい駅往橫浜方向,基本上只要有車來就可以搭,因為每一班車都會停靠在橫浜駅,差別只是停靠的月台會不一樣,要轉乘的話,需要行走的距離不同而已。

三笠_006.jpg

▼ 我們要去轉乘京急線,找到中央改札進站。從這邊也是有車可以直接抵達羽田空港,下次到東京打算來走看看羽田空港的路線,這樣就可以再到橫濱住宿了,也是很方便的。

三笠_007.jpg

▼ 我們要搭乘至橫須賀中央駅,有特急列車可以搭乘,停靠的站少很多,行駛時間也會相對較短,特急的行車時間不到半小時,相對較為輕鬆。

三笠_008.jpg 三笠_009.jpg

▼ 京急電鐵的路線圖也是好複雜,在日本的電車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路線圖,但因為過於複雜,所以我都還是以乗換案内APP作為搭車的參考依據。

三笠_010.jpg

▼ 從橫浜駅到橫須賀中央駅間,一共有22座車站,但因為我們搭乘的是特急,只有停靠4站就抵達橫須賀中央駅,真的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三笠_011.jpg

▼ 這裡就是橫須賀中央駅,看起來也是與百貨購物中心共構的車站,車站的入口在樓上,出站後有空橋可以通往各地。

三笠_012.jpg

▼ 車站旁邊有一間小小的橫須賀市觀光案內所,裡面可以取得一些旅遊資訊諮詢,也同時販售橫須賀當地的土特產,但因為空間不大,展售的商品種類也是很有限。

三笠_013.jpg

▼ 門邊有這個雕像,橫須賀因為是軍港,咖哩飯在這裡是很有名的餐食,因為在軍艦上最常看到的餐點就是咖哩飯。橫須賀市在1999年公布了「咖哩街宣言」讓咖哩飯變成到橫須賀必吃的餐點,我們這一次也是特地要來吃海軍咖哩,也找好了要吃哪一家餐廳。

三笠_014.jpg 三笠_015.jpg

▼ 從車站大門出來的地方算是二樓,有一大片的空橋廣場可以聯絡各條道路,日本很多車站都是類似的設計方式。車站對面的建築看起來也是商場,但似乎不很熱鬧。

三笠_016.jpg

▼ 在空橋中央的圓環名為横須賀中央駅前広場,旁邊有幾座雕塑,從Google Map上來看,是名為「歩く」的雕塑,作者為黒川昇彦。網路上查不到黒川昇彦這個人,但有一位名為黒川晃彦的日本雕塑家,不知道是不是地圖標示錯誤。

三笠_017.jpg 三笠_018.jpg

▼ 在路上同時看到らあめん花月嵐,以及すき家,二家店就開在隔壁,在台灣也都有分店,所以我在日本從來都沒吃過。

三笠_019.jpg

▼ 馬路邊遇到這座橫須賀時計塔,根據塔底的說明,這是在昭和60年(1985年)由織茂光芳這位人士寄贈的,每天會有4次的音樂表演,配合塔上的人偶進行表演,但因為沒有標示時間,沒有辦法在此等候。塔上有一個武士造型,這位是三浦大介義明,為平安時代相模國三浦郡衣笠城的武將,也就是現今的橫須賀市,算是在地的,所以才會出現在時計塔上。

三笠_020.jpg 三笠_021.jpg 三笠_022.jpg

▼ 路邊的寶可夢塗裝飲料販賣機,外觀有滿滿的皮卡丘元素,比較特別的是,這台販賣機有搭載電池,當災害發生停電時,依舊可以正常運作供應飲料。

三笠_023.jpg 三笠_024.jpg

▼ 順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就可以抵達三笠公園,左側分別是横須賀学院小学校、横須賀学院中学校、横須賀学院高等学校,在建築的後方就是橫須賀的美軍基地了,從地圖上來看,美軍使用的範圍還滿大的。

三笠_025.jpg 三笠_026.jpg

▼ 來到三笠公園,先看到左邊長長的排隊人潮,本來以為這是要去參觀三笠艦的遊客,還傻傻的跟著排,後來越想越不對跑去問工作人員,才知道這些排隊的人是要等著吃拉麵的,因為這天在公園有舉辦拉麵的活動,有六家拉麵名店在這裡設攤,大家都是要去吃拉麵,至於要去三笠艦的人直接往前走到軍艦處就可以了,不用排隊。

三笠_027.jpg

▼ 正前方就是三笠公園,可以看到後方巨大的記念艦三笠,這艘戰艦目前擺放在陸地上,一萬五千噸的排水量,超越了目前我國的所有主力戰艦,而德陽艦的排隊量約三千五百噸,二艘紀念艦的大小可以粗估想像得出來。

三笠_028.jpg

▼ 正前方的雕像,就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旁邊的石碑上寫著「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在決定日俄戰爭中日本最後勝利的對馬海峽海戰前,他向全艦隊發出信號旗:「已經發現敵艦,聯合艦隊即刻出動,今日天氣晴朗但是波浪高」,並且發出了「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的訓令,當中的皇國興廢在此一戰也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名言。

三笠_029.jpg 三笠_030.jpg

▼ 往後走繞過這個噴水池圓環,就可以看到這一次的目的地記念艦三笠。整個三笠公園內人雖說,但登艦參觀的人比想像中的還要少,可以更輕鬆的參觀整艘三笠戰艦。

三笠_031.jpg

▼ 旁邊有一間記念艦三笠賣店,雖然小小一間規模不大,但在裡面可以買到不少與三立艦相關的紀念品。

三笠_032.jpg

▼ 旁邊有一塊刻著行進曲軍艦的石碑,這是由日本海軍軍樂師瀨戶口藤吉作曲、博物學者鳥山啓作詞的進行曲,為舊帝國海軍,以及海上自衛隊之官方進行曲,現今爲海上自衛隊的指定禮儀曲,會在下水典禮、出港典禮和觀艦式等各種活動中演奏。

三笠_033.jpg 三笠_034.jpg

▼ 我們由船尾的位置接近三笠艦,在船尾看到有著木欄杆的房間,那裏是長官室,應該就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的房間。旁邊的地上擺著一片寫著みかさ的鐵板,可能是安裝在船尾作為艦名的銘版。

三笠_035.jpg 三笠_036.jpg

▼ 欄杆上掛著世界三大記念艦「三笠」的布條,前方的旗幟就是Z旗。Z旗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非正式用旗,現今也是國際信號旗中的「Z」旗,最早在西方Z代表的是好運、必勝和正義,在對馬海戰中,東鄉平八郎就升起了這面旗。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大戰期間,南雲忠一在奇襲珍珠港和中途島的時候,也曾經升起了這面Z字旗。

三笠_037.jpg

▼ 在艦身旁邊有許多的展示項目,還有一塊金屬說明版,寫著關於記念艦三笠的由來,有日文與英文的說明,日文版比較詳細。

三笠_038.jpg 三笠_039.jpg

▼ 這顆白色的砲彈是戰艦大和型主砲砲彈,所以是大和艦上使用的砲彈吧,很大一顆,以當時那個年代來說,這樣的砲彈大小應該是殺傷力十足。

三笠_040.jpg

▼ 旁邊這個破碎的物件是主砲砲身,根據說明,這是伏見宮博宮王殿下,擔任少佐砲台長時,後部主砲右砲身的一部分,在黃海海戰中被擊中脫落的殘骸。

三笠_041.jpg

▼ 這裡是登艦的入口,直接走進去爬樓梯上樓,就會看到售票處。另一側的樓梯是出口,也就是說進出是一樣的位置,只是左右方向不同。

三笠_042.jpg

▼ 入口旁邊有日本遺產、橫須賀風物百選的立柱,旁邊還有簡單的說明,掃描QR Code,提供八種語言的說明,但只有簡體中文有點可惜。

三笠_043.jpg 三笠_044.jpg

▼ 有預先規劃一個建議參觀路徑,需要花的時間大約是一個小時左右,我們盡量根據建議路徑走,但因為艦內實在是太大了,走到後來都有點亂了,所以就變成自由亂走,反正每個空間都有看到就好。

三笠_045.jpg

▼ 艦內有展示聯合艦隊的模型,涵蓋的艦艇範圍從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現今的海上自衛隊,總共有超過285艘艦艇的模型展示,很值得一看。

三笠_046.jpg

▼ 在入口的樓梯前,放了一門古砲,這門砲是1848年製30磅加農砲,口徑為16.6cm。根據底座的說明,這門砲原本是安裝在俄國巡洋艦上,但在1854年該巡洋艦因為大地震海嘯,在伊豆下田港附近觸礁,船員被附近的村民救起,為了答謝日本政府,俄國才送了大砲,後來由美軍橫須賀基地司令官致贈給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一門砲,所以這門砲實際上與三笠艦一點關係都沒有。

三笠_047.jpg 三笠_048.jpg

▼ 要進入參觀記念艦三笠了,直接走進大門上樓就可以,如果過了開放時間,這扇鐵門會關上,因此只要是打開的狀態就是開放中。

三笠_049.jpg

▼ 參觀的門票售價為600円,要注意的是,購買門票只能使用現金,不提供電子支付或刷卡。只要購買記念艦三笠的門票,再去購買其他景點、交通工具的門票,就會有100円的優惠,相當划算。

三笠_050.jpg

▼ 門票長這樣,背面有關於記念艦三笠的介紹,還有相關尺寸、規格,以及歷史年份,小小的一張門票上記錄了很多資訊。

三笠_051.jpg

▼ 購票後會提供導覽地圖,因為是外國人,給我們的是英文版,但因為我們有表示看得懂日文,所以另外又拿了一份日文版的介紹。裡面有艦上的地圖,可以參考地圖來確認有沒有遺漏掉的地方沒拍到照片。

三笠_052.jpg

▼ 有提供免費的行動導覽,根據說明操作就可以,還有多國語言對應,包含繁體中文的版本也都有。我們來的時候是四月,正在進行船體再塗裝作業,因此會有一些噪音,也會有部分區域限制參觀,現在不知道全數完工沒。

三笠_053.jpg

▼ 一進入艦內,先看到的是安裝於後側的主砲,上面有一張地圖,與放置於入口的那一張地圖相比,這張地圖更清楚的將每個房間用途都標示出來,對照著參觀更容易理解。

三笠_054.jpg 三笠_055.jpg

▼ 主砲是30cm的連裝砲塔,最大射程有10公里,使用的砲彈重量約400公斤,需要40名操作人員,上面還有說明,以當時的技術來說,命中率約10%,為了提升精準度,只能不斷的加以訓練。

三笠_056.jpg 三笠_057.jpg

▼ 砲塔前方展示了使用的主砲彈,還有砲彈的詳細構造介紹,都有圖解說明。

三笠_058.jpg 三笠_059.jpg

▼ 三笠艦的砲有三種,主砲的射程約10公里,副砲設成為8公里,輔助砲射程為3公里,地圖上有將三種射程的範圍標示出來,主砲可以打到的距離還滿遠的。

三笠_060.jpg

▼ 順著標示著順路的箭頭方向走,開始了這一次的記念艦三笠的參觀行程,門口的工作人員有提醒我們可以對照著手上的地圖來參觀。

三笠_061.jpg

▼ 首先會看到二大片的金屬說明版,記錄是三笠艦的略歷,可以先初步的了解三笠艦每個時期的大事記,另外就是各項規格的數字說明,要運作整艘三笠艦需要859名船員。

三笠_062.jpg 三笠_063.jpg

▼ 這個門是參觀導覽動線的第一個入口,船上有安排艦內導覽,一天有六個梯次,每次的導覽時間約50分鐘,原則上每個小時有一個導覽梯次,可以自由參加。

三笠_064.jpg 三笠_065.jpg

▼ 艦身側邊突出的砲管有二種,口徑比較大的是副砲,較小的是輔助砲,當年的海戰就是不斷的發砲,互相打來打去的,不像現代海戰是飛彈為主,艦上的砲通常是用來防禦飛彈居多,已經不流行大砲艦的概念了。

三笠_066.jpg

▼ 旁邊的廣場就是六家知名拉麵店的攤位,看得出來很多人都是去吃拉麵的,真正會上來三笠艦參觀的人,可能不到吃拉麵人數的一成。

三笠_067.jpg

▼ 這張說明看板應該是後來新製的,可以看到整艘三笠艦的外觀,上面一樣有三笠艦的簡單介紹,以及各項規格數字。

三笠_068.jpg

▼ 進門後的右手邊就是無線電信室,裡面主要介紹的是三六式無線電信機,旁邊還有各種字母的發報方式,以及設備本身的構造圖解說明,日本能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戰勝,三六式無線電信機也發揮了很大的致勝關鍵。

三笠_069.jpg 三笠_070.jpg 三笠_071.jpg 三笠_072.jpg

▼ 在房間內也還原了當年的場景,包含當初整套三六式無線電信機設備的擺設位置,還有操作時的景象都有還原,可以想像一下當年戰爭時的狀態。

三笠_073.jpg 三笠_074.jpg

▼ 往前走可以看到設置在二支煙囪間的紀念照拍攝地點,背景就是著名的東鄉平八郎大將在旗艦三笠號艦橋上指揮對馬海峽海戰的油畫,這幅油畫相當有名,在艦上好幾個地方都看得到,會用來作為紀念照的背景很合理。

三笠_075.jpg 三笠_076.jpg

▼ 對面的煙囪下放製的是日俄戰爭當時使用的水雷,分為一左一右二顆分開陳列,其中一顆還是炸開後的模樣,滿特別的展示品。

三笠_077.jpg

▼ 日俄戰爭時使用的機械水雷,當時日本海軍就是將這樣的水雷布置在旅順港外,以阻止俄國的軍艦通行。

三笠_078.jpg 三笠_079.jpg

▼ 另一顆是水雷炸開後的模樣,炸開後的形狀看起來類似日式庭園中的石燈籠,所以被命名為雪見燈籠,可以想像炸開後的威力有多大。

三笠_080.jpg 三笠_081.jpg

▼ 旁邊的空間是12番砲室,這一間是副砲的砲室,可以入內參觀拍照,瞭解副砲運作時的場景。

三笠_082.jpg 三笠_083.jpg

▼ 根據說明,副砲在操作時需要10個人,除了砲長及射手外,另外有8位砲手,負責開關、裝彈、搬運、彈丸補充等工作,大家各司其職,才能完整的操作一門砲。

三笠_084.jpg 三笠_085.jpg 三笠_086.jpg

▼ 外面安裝了一整排的輔助砲,這一面共有四門輔助砲,沒有獨立的砲室,為了保護砲手,在砲身的二側有安裝鋼板來防護,這些輔助砲都是8公分的口徑,每一門副助砲需要4名人員操作,砲身可以旋轉、俯仰,以調整至最佳的發射角度。

三笠_087.jpg 三笠_088.jpg 三笠_089.jpg

▼ 砲管的部分伸出艦體,方便用來對準目標處,但也因為砲管突出,相反的也更容易成為受到攻擊的目標,不過當年的砲艦一直都是這樣的作戰方式,一直到飛彈誕生,才徹底改變的海軍的作戰方式。

三笠_090.jpg 三笠_091.jpg

▼ 旁邊有輔助砲使用的砲彈,一枚大約有5公斤左右的重量,不同的砲彈有不同的攻擊功能。

三笠_092.jpg

▼ 人力操舵用舵輪,當機械裝置故障時,還可以使用人力的方式來控制,這個舵輪已經固定在牆上,無法轉動的。

三笠_093.jpg

▼ 這個地方算是垃圾桶,如果有剩飯或是菜渣產生的話,可以打開這個蓋子直接倒入,但我想應該就直接排入大海中了吧。

三笠_094.jpg

▼ 還有一個時鐘,透過鐘聲的敲法,來提醒艦上官兵目前的時間,平常作為報時使用,但如果遇到火災等緊急狀況,也可以透過敲打時鐘作為警報之用。大概是手賤的遊客還不少,旁邊有特別註明請勿敲響時鐘。

三笠_095.jpg 三笠_096.jpg 三笠_097.jpg

▼ 角落的這個空間可以看到地板鋪設了磁磚,這裡是過去作為廁所使用的空間,目前供遊客使用的廁所已經移到前方位置了,所以這邊僅掛了一個廁所跡的看板。

三笠_098.jpg 三笠_099.jpg

▼ 再往前走會看到4號砲室,這個地方也是副砲的砲室,空間大小與前面看到的12號砲室差不多大。

三笠_100.jpg 三笠_101.jpg

▼ 這間砲室特別的地方在裡面有安置釣床,釣床似乎不是單純的睡覺使用,根據旁邊的說明,可以用來防護艦橋上部的機器與人員,實際上怎麼操作可能要找看看有沒有影片。

三笠_102.jpg 三笠_103.jpg

▼ 關於Z旗的說明,Z旗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非正式用旗,現今也是國際信號旗中的「Z」旗,最早在西方Z代表的是好運、必勝和正義,在對馬海戰中,東鄉平八郎就升起了這面旗。從對馬海峽海戰後,Z旗對日本人來說,就成為了預祝大成功的象徵。

三笠_104.jpg

▼ 中間的位置有一間視聽室,裡面有播放影片,整個空間採用自由進出的方式,影片就是不斷的播放,沒有場次的概念,內部空間不大,除了影片外,旁邊也都還有一些展示品可以觀賞。

三笠_105.jpg 三笠_106.jpg

▼ 影片中出現了國父孫中山的影像,印象中他曾經到過日本,但我不知道原來他與三笠艦也有關係。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在日本於日俄戰爭勝利後,國父孫中山曾經受到鼓勵並表示「這是亞洲人對歐洲人最初的勝利。這個日本的勝利給亞洲民族帶來極大的希望(これはアジア人の欧州人に対する最初の勝利であった。この日本の勝利は全アジアに影響を及ぼし、アジアの民族は極めて大きな希望を抱くに至った)」,應該是這個原因才會出現他的影像。

三笠_107.jpg

▼ 旁邊的玻璃櫥櫃中都是紀念品,上面有標價,我猜這些紀念品都可以在紀念品商店內購買得到,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三笠_108.jpg

▼ 視聽室內還有飲料販賣機,沒有什麼比較特別的飲料,但因為有飲料販賣機,所以在艦上應該是不禁止飲食的吧。

三笠_109.jpg

▼ 來到前甲板主砲的位置,可以看到好大一個砲塔,這個主砲是30公分的口徑,以當時的標準來看相當巨大,底下有轉盤可以旋轉砲塔,才可以隨時改變射擊方向。

三笠_110.jpg 三笠_111.jpg

▼ 因為目前三笠艦已經固定在陸地上,所以不需要使用到船錨,目前船錨被固定在前甲板上,尺寸比想像中要稍微小一點。

三笠_112.jpg 三笠_113.jpg

▼ 要特別提醒的是,記念艦三笠雖然是固定在陸地上,但還是擺放在港邊,附近有很多的烏鴉及海鷗,會停留在桅杆的纜繩上,這些鳥類也不管底下有沒有人,會直接的向下投擲鳥糞,所以在甲板上行走時經過纜繩下方要小心,不要被轟炸攻擊了。

三笠_114.jpg 三笠_115.jpg

▼ 最前方的旗桿上掛著日本國旗,還有看到照明設備,可能晚上會針對整艘艦體進行打光吧,雖然目前三笠艦被固定在陸地上,但因為擺放在最外面的位置,從艦橋上看,還是會有感覺在海面上的錯覺。

三笠_116.jpg 三笠_117.jpg 三笠_118.jpg

▼ 主砲的砲管已經封閉住了,除了防止動物跑進去外,也可以避免內部因為淋到雨水而鏽蝕,對於主砲的保養應該是有幫助的。

三笠_119.jpg 三笠_120.jpg

▼ 砲管的外部有斑駁的痕跡,因為當時三笠艦正在進行維護工程,會處理掉這些掉漆的部位後重新上漆,之後來參觀的人應該就可以看到維護過後漂亮的三笠戰艦。

三笠_121.jpg

▼ 中央的桅杆上有一個展望台,過去沒有雷達的年代,就是靠著人力,在展望台上進行索敵。在旁邊掛著的旗幟就是Z旗,這面旗幟對於三笠艦相當重要,在艦上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關於Z旗的展示與說明。

三笠_122.jpg 三笠_123.jpg

▼ 看完前甲板,從這個門回到艦內的空間,艦上的這些們都是常時開啟,遊客不需要自行去開關。

三笠_124.jpg

▼ 爬上階梯來到上一層的艦橋,看到了這個圓形的建築體,這是前部司令塔,這個司令塔的周圍有35公分厚的牆壁,當艦橋中彈時,在這裡還可以維持操艦能力,所以在裡面羅盤、舵輪、通信器都有配備一套,以維持操作戰艦的機能。

三笠_125.jpg 三笠_126.jpg

▼ 在司令塔內有一整套的操控設備,前方有好幾塊的長方形觀景窗,可以從裡面看到外面的情形,開口不大有防護功能,避免從外面被攻擊。

三笠_127.jpg 三笠_128.jpg

▼ 從觀景窗看出去,就是前甲板主砲塔的位置,看得出來砲塔頂部已經有點生鏽了,難怪要進行全艦的再塗裝作業,不好好養護的話,可是維持不久的。

三笠_129.jpg 三笠_130.jpg

▼ 在前部司令塔的二側各安裝了一門輔助砲,應該就是用來防衛司令塔的功能,這門輔助砲看起來保養得還不錯,金屬部件都還是閃閃發亮的狀態。

三笠_131.jpg 三笠_132.jpg 三笠_133.jpg 三笠_134.jpg

▼ 從階梯可以一層層的爬上去,因為階梯又小又陡,為了遊客通行的方便與安全,有規劃右上左下的路徑,在階梯旁邊也會註明是往上還是往下,上下的動線是分開的,但就算如此,還是會有眼盲的遊客不遵照方向行走。到記念艦三笠參觀的時候,因為位於海邊風比較大,而且有階梯上上下下,建議女生不要穿短裙來,很容易就會曝光的。

三笠_135.jpg 三笠_136.jpg

▼ 來到上甲板後,先看到的這一間是海圖室,海圖室的功能很容易理解,就是存放航海地圖的房間,要討論航行路線時,也是聚集到這個房間來討論。

三笠_137.jpg 三笠_138.jpg

▼ 海圖室內的空間長這樣,前後各有一排木頭櫃子,上方的架子內就是一捲捲的航海圖,可以直接攤開在桌面上觀看,就是不知道抽屜內擺放的是哪些物品。

三笠_139.jpg 三笠_140.jpg

▼ 海圖室的前方是真正的艦橋,與現代艦橋相比,裡面只有簡單的操控設備,上方有幾個金屬管,這是用來通信傳令使用的設施,可以連結到上方的戶外甲板空間來取得聯繫。因為記念艦三笠目前開放遊客參觀,基於公共安全,艦上有安裝了一些感測器,用來偵測意外災害。

三笠_141.jpg 三笠_142.jpg 三笠_143.jpg

▼ 艦橋旁邊設置的是60cm信號探照燈,夜間航行時可以用來探索目標物,根據說明,早期是使用了炭素棒作為燃料來製造光源,現在應該就是使用引擎產生的電力了。

三笠_144.jpg 三笠_145.jpg

▼ 從艦橋所在的上甲板往後看,可以清楚的看到整艘三笠艦的後方狀況,從突出艦身的砲管數量,不難看出三笠艦火笠的強大。

三笠_146.jpg 三笠_147.jpg

▼ 從艦橋旁邊的位置往前看,居高臨下俯瞰下方,整個視野相當好,目前的記念艦三笠,艦艏的方向是對準皇宮,所以從主砲砲管指的方向延伸過去,就是東京都的方位。

三笠_148.jpg

▼ 港外有一座無人島,那邊是橫須賀外海的猿島,有觀光船從港內出發,載運遊客登島遊覽,不過出去一趟加上在島上散步,不花個二、三個小時可能走不完,時間充裕的人再搭船出海去玩。

三笠_149.jpg 三笠_150.jpg

▼ 來到艦橋的上方空間,這個位置是三笠艦甲板的最高點,這個空間相當有名,因為這裡就是東鄉平八郎大將在旗艦三笠號艦橋上指揮對馬海峽海戰油畫的地點,地面上的金屬板,標示出每個人當時站立的位置,東鄉平八郎站立的位置,就在左前方突出的那塊金屬板上,如果有跟多個朋友到這裡參觀,可以去復刻一下當時的情景。

三笠_151.jpg 三笠_152.jpg 三笠_153.jpg 三笠_154.jpg 三笠_155.jpg

▼ 前方這個裝置是羅盤,旁邊有一根根的傳聲筒,與下方艦橋內的那三支傳聲筒是同一組,當年東鄉平八郎應該就是透過這三支傳聲筒,來對艦橋發號施令。

三笠_156.jpg 三笠_157.jpg 三笠_158.jpg

▼ 從這裡的位置比艦橋還要高一層,看出去的視野與角度又更廣了,不過因為是戶外空間,在強烈的海風吹襲下,還可以站定指揮作戰,東鄉平八郎果然不是一個普通人。

三笠_159.jpg 三笠_160.jpg

▼ 旁邊有一支望遠鏡,看起來新新的,不過從當初的那幅油畫上,也可以看到一支望遠鏡,但擺放的位置似乎稍微有點不同。

三笠_161.jpg

▼ 正後方就是有著瞭望台的桅杆,基於安全的考量,瞭望台不開放遊客爬上去,看起來瞭望台有上中下三層,站在最上面的感覺一定很可怕,畢竟實在是太高了。

三笠_162.jpg

▼ 旁邊的廣場中的各家拉麵攤位,購買拉麵後可以到旁邊的用餐區去吃拉麵,吃完拉麵自行丟棄餐具,看起來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保麗龍碗,日本的環保規定沒有台灣這麼極端。

三笠_163.jpg 三笠_164.jpg

▼ 正好有貨輪從外海駛入港口,看起來比較像是某種作業船,雖然感覺很巨大,但在一萬五千噸的三笠艦旁邊,看起來還是小小一艘而已。

三笠_165.jpg 三笠_166.jpg 三笠_171.jpg

▼ 在艦橋的門邊有一塊寫著戰死人員名稱的銘版,這是在黃海海戰中被敵方六吋砲彈擊中時,受到炸裂影響而戰死的官兵名字。

三笠_167.jpg 三笠_168.jpg

▼ 艦上有附載救生艇,但感覺數量應該不足以讓全艦將近900人同時逃生,救生艇不大,而且感覺是沒有機械動力的型式。

三笠_169.jpg

▼ 我們從安裝輔助砲甲板的上方空間,從船艏走到船尾,這個區域是金屬地板,嚴格來說不算是甲板,底下是上甲板,地板都有鋪上木頭,下雨天才不會滑。

三笠_170.jpg

▼ 旁邊看到的是港口的作業船隻,上方有紅色的水槍,可能兼具消防船的功能,一共有三艘,看起來新新的,不曉得是不是新啟用的船隻。

三笠_172.jpg

▼ 這個就是前往猿島的遊艇,有上下二層甲板,大部分的人似乎比較建議直接站在外面,空氣流通性會比較好,也才不會暈船。

三笠_173.jpg

▼ 來到艦尾的位置,從這邊往前看,可以感受到三笠軍艦的巨大,這種感覺跟之前搭遊輪旅遊時差不多,總之就是很大的一艘船。

三笠_174.jpg

▼ 艦尾也有一個類似司令塔的設計,不過裡面是空無一物的,所以這個空間的功能不是很確定,看起來比較沒有在維護,牆面看起來髒髒的,很有歷史的痕跡。

三笠_175.jpg 三笠_176.jpg

▼ 最後方的甲板上,設置了一個羅盤,安裝在船尾的用意為何我不知道,不過這個空間還滿大的,應該可以站不少人。

三笠_177.jpg

▼ 底下看到的就是位於船尾的主砲塔,也是我們一登艦時看到的那一座,後方有架起遮雨遮陽棚,因為如果是參加導覽或是團體,就可以在那邊先進行解說。

三笠_178.jpg

▼ 旁邊就是三笠公園的噴水池,中間有東鄉平八郎的雕像,看起來排隊吃拉麵的人潮已經散去不少,不用再排隊了。

三笠_179.jpg

▼ 參觀完上甲板的區域,在前往中甲板參觀收藏品前,先上個廁所再說。目前記念艦三笠的廁所,位於上甲板船艏的位置,左邊是男廁、右邊是女廁,裡面是現代化的廁所設計,利用了原有的艦上空間來改裝。

三笠_180.jpg

▼ 從廁所前的樓梯可以往下走,下了樓之後就是中甲板前部的位置,前部也是艦上講堂所在的地點。

三笠_181.jpg

▼ 這個空間是樓梯下來的地方,算是一個穿堂的設計,再往前可以前往講堂,往後就是三笠艦的艦體空間,目前規劃為各個不同主題的展示室,再往後走到艦尾,就是各種功能的房間,可以看的項目還很多。

三笠_182.jpg

▼ 旁邊的玻璃櫃內擺放了各種不同的展示品、紀念品,當中最大宗的是世界各國來參訪記念艦三笠時,留下的各個紀念牌,當中也有海軍官校在2018年參訪時留下的「敦睦情誼」紀念品,日本人也很講義氣的將國家標示為中華民國(台灣)Republic of China正式國名,甚至還有放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真的是台日友好。

三笠_183.jpg 三笠_184.jpg 三笠_185.jpg 三笠_186.jpg 三笠_187.jpg 三笠_188.jpg

▼ 講堂的位置在前部主砲砲塔的底部,過去是作為兵員室、准士官室、病房的空間使用,目前已經改裝為類似禮堂的空間,除了播放電影外,也可以當作演講廳來使用。

三笠_189.jpg 三笠_190.jpg

▼ 我們來的這一天正好有活動將要舉辦,現場還在準備中,內部的空間有一個向下的傾斜度,類似階梯禮堂的感覺,整個空間感還不錯,相當明亮。

三笠_191.jpg

▼ 與在上甲板看到的參觀地圖一樣,只是艦艏的方向不同而已,可以順著這張地圖,一個一個房間看過去,所有的展示空間都可以拍照,看到喜歡的畫面拍起來就對了。

三笠_192.jpg

▼ 第一個房間內正在播放日本海大海戰的影片,房間內有一門副砲,在裡面又看到了這幅三笠艦橋圖,這幅油畫在艦內空間真的是到處都看得到。

三笠_193.jpg 三笠_194.jpg 三笠_195.jpg 三笠_196.jpg

▼ 跟著順路的方向走,可以每個房間都進去看看,也可以直接進到中間大空間的展示區,或是先看看牆上展示箱內的聯合艦隊模型,自己記得那些地方還沒看過就好。

三笠_197.jpg 三笠_198.jpg

▼ 展示的聯合艦隊模型有分區的概念,前面看到的是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艦,這個時期的戰鬥艦以艦砲作為主要的武力,特色就是會有一大堆的砲管突出於艦身,這是來參觀的紀念艦三笠的模型也在其中。

三笠_199.jpg 三笠_200.jpg 三笠_201.jpg 三笠_202.jpg 三笠_203.jpg 三笠_204.jpg 三笠_205.jpg

▼ 有一艘特別的白色船身艦艇,這是病院船冰川丸,冰川丸原本是日本郵船旗下遠洋客貨船,在二次大戰期間被徵調作為醫療艦,戰後負責運送海外日本軍民返回日本,目前冰川丸的實體在橫濱以冰川丸號郵輪博物館的形式開放遊客參觀。

三笠_206.jpg

▼ 在冰川丸後的這一區,展示的模型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軍艦,當中也有航空母艦,這個時期的軍艦雖然也是以大砲為主,但不再將砲管突出於艦體,而是以各種大小砲塔組成,看起來防護力會更強。在這一連串的模型當中不乏著名的名艦,像是航母葛城、戰艦伊勢、戰艦武藏、航母赤城等,與一次大戰的軍艦相比,排水量大上許多,尤其是超級戰艦大和、武藏,排水量都在6萬噸以上,相當的巨大。

三笠_207.jpg 三笠_208.jpg 三笠_209.jpg 三笠_210.jpg 三笠_211.jpg

▼ 後面是目前海上自衛隊使用的各式航空器、潛艦、護衛艦、因為都是現代化的軍艦,有些目前都還在線上服役中,也是比較熟悉的領域。

三笠_212.jpg 三笠_213.jpg 三笠_214.jpg 三笠_215.jpg 三笠_216.jpg 三笠_217.jpg 三笠_218.jpg

▼ 看完了模型後,繼續回來參觀每個房間。第二個房間內介紹的是日俄戰爭,針對日俄戰爭有說明外,還有特別製作旅順口閉塞作戰的地形圖,也有提供各國語言的多媒體影片,看完後對於日俄戰爭的歷史應該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三笠_219.jpg 三笠_220.jpg 三笠_221.jpg

▼ 這個櫥櫃內展示的物品,也都是在紀念品店內買得到的商品,比較特別的是還有清酒及啤酒,有特別設計的酒標,但好不好喝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沒有試喝。

三笠_222.jpg

▼ 紀念幣的販賣機,以前我會買紀念幣,但後來覺得買回家也是放著而已,而且這種大量生產的紀念幣也沒什麼增值空間,後來就不買了。

三笠_223.jpg

▼ 世界三大紀念艦分別是日本三笠戰艦(みかさ)、英國勝利號(HMS Victory)、美國憲法號(USS Constitution),這個是1:100的三笠模型,這個模型是當時修理復元工事完成紀念,在昭和36年由浦賀船渠株式會社贈送的。

三笠_224.jpg

▼ 這一艘就是英國勝利號(HMS Victory),旁邊還有一塊勝利號上的木材,這是實物真品,不知道是從哪來的。勝利號是一級風帆戰艦,因為是納爾遜海軍中將的旗艦,而且曾經大破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艦隊,是相當有名的戰艦。勝利號也是現存最古老的戰艦,目前停放於英國樸次茅斯海軍基地的乾塢,作為一所浮動博物館使用。

三笠_225.jpg

▼ 這艘則是美國憲法號(USS Constitution),旁邊一樣有一塊憲法號上的木材,憲法號是美國海軍創立時建造的首批軍艦之一,屬於風帆巡防艦,目前憲法號停泊於舊查爾斯頓海軍造船廠,仍由美國海軍管理,所以廣義來說算是美國海軍現役艦艇,也是目前美國海軍艦齡最長的現役軍艦。

三笠_226.jpg

▼ 位於右舷中後段的三笠航機展示室,裡面也有一門副砲,還有展示三笠號的歷史軌跡,也有很多老照片可以欣賞。

三笠_227.jpg 三笠_228.jpg 三笠_229.jpg

▼ 三笠的詳細說明圖,將整艘戰艦內的所有空間都做了剖面的詳細說明,大部分的空間都不在開放參觀的範圍內,從這張詳細圖來看,也不難看出一艘軍艦設計上的複雜度,密密麻麻的空間。

三笠_230.jpg

▼ 艦內有提供紀念章,有收集紀念章的人,別忘了拿出小本本來蓋章。

三笠_231.jpg

▼ 回到中甲板中央空間的大展示室,裡面有關黃海海戰、蔚山海戰、日本海海戰、日本海海戰模型、日本勝利與歷史意義、日俄戰爭等史料,有很大的空間,也是很值得一看。

三笠_232.jpg 三笠_233.jpg 三笠_234.jpg

▼ 這個菊紋是安裝在巡洋艦和泉艦艏的裝飾,菊紋是日本皇室的象徵,在過去聯合艦隊的軍艦上都會有類似的裝飾。

三笠_235.jpg

▼ 這個則是安裝在三笠艦艏的裝飾,根據艦種的不同,菊紋圖案也會做不同的外觀變化。這個是真品,目前安裝在記念艦三笠艦艏的那個菊紋裝飾,則是複製品。

三笠_236.jpg

▼ 還有許多原來三笠艦上的物品,也都拆下來保存在這邊,所以在艦內看到很多的物品,應該都是複製品,或是數量比較多,可以在多處進行保存。

三笠_237.jpg 三笠_238.jpg 三笠_239.jpg 三笠_240.jpg

▼ 日本海海戰中的航跡圖,旁邊還有列出日俄雙方參與的艦艇,大部分艦艇的航跡都可以找到,一路從戰鬥位置打到降伏位置,最後日本取得勝利。所謂的日本海海戰,指得就是著名的對馬海峽海戰,是同一件事情。

三笠_241.jpg

▼ 尺寸更大的三笠艦模型,製作得精細的,裝在玻璃箱內,可以從各個角度來觀賞。

三笠_242.jpg

▼ 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東鄉平八郎使用的望遠鏡,這就是在油畫中,掛在東鄉平八郎脖子上的那一個,也是很有意義的歷史文物。

三笠_243.jpg 三笠_244.jpg

▼ 這三套是東鄉平八郎的衣服,由右至左分別是正裝、禮裝、夏季軍裝,保存狀態還不錯,只是稍微有點泛黃,畢竟也這麼多年了。

三笠_245.jpg

▼ 艦內也有提供數位導覽的說明,可以來操作看看,透過數位內容參觀三笠戰艦。

三笠_246.jpg

▼ 中間的這個舵輪是真品,也就是過去實際操控用的,拆下來保存在這裡,所以在艦橋內的那一個也是複製品。

三笠_247.jpg 三笠_248.jpg

▼ 有一間小孩的展示室,裡面提供了日本海海戰的模擬器,其實比較像是遊戲,專門提供給小孩子遊玩,大概就是模擬海戰的設計遊戲之類。

三笠_249.jpg 三笠_250.jpg 三笠_251.jpg

▼ 旁邊這一間是海上自衛隊展示室,有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各類型活動的宣傳看板,想認識海上自衛隊的人,可以在這一間多花點時間。

三笠_252.jpg 三笠_253.jpg 三笠_254.jpg

▼ 這面牆上的是三笠艦艦內生活照片,可以看到當時官兵在艦內的活動模式,看起來不會很擁擠的感覺,活動空間滿大的。

三笠_255.jpg 三笠_256.jpg 三笠_257.jpg 三笠_258.jpg

▼ 往後走可以到中甲板的後段艦尾部位,裡面有長官室、長官公室、艦長公室、士官室等空間,都還保留了當年實際上的家具擺設。

三笠_259.jpg

▼ 前幾個房間目前作為企劃展示室,有特別的展示項目,第一間是Russian corner,展示的是與俄羅斯相關的物品,包含俄羅斯軍艦訪問日本的相關照片也都可以看到。

三笠_260.jpg 三笠_261.jpg

▼ 三笠的主機械,也就是三笠的發動機,為直立3氣筒3連成往復動蒸汽機關,有攝影照片可以觀賞。

三笠_262.jpg 三笠_263.jpg

▼ 帝國海軍的肩章、階級章等圖解說明,看起來頗複雜的感覺,階級分為相當多階,有些還有分兵科,要全部認得也是很了不起的。

三笠_264.jpg 三笠_265.jpg 三笠_266.jpg

▼ 三笠砲塔構造模型,可以看到除的露出於上甲板的砲塔外,底下的構造還很大,而且貫穿了中甲板、下甲板,甚至到了水線以下的區域,相當的巨大且複雜的構造。

三笠_267.jpg

▼ 依序過去是幕僚事務室、參謀長公室,都是以木質家具為主,家具看起來很厚實,使用的木材應該是很不錯的,室內空間算是寬敞的。

三笠_268.jpg 三笠_269.jpg 三笠_270.jpg

▼ 當時三笠戰艦幹部的合照,還有一座東鄉平八郎的雕像,旁邊還有一個募金箱,為了三笠艦的維護而募集資金。

三笠_271.jpg 三笠_272.jpg

▼ 艦上有一座三笠神社,根據說明,看起來是從伊勢神宮分出來的,主要祀奉的是天照大神,可以在出征前祈求勝利。

三笠_273.jpg 三笠_274.jpg 三笠_275.jpg

▼ 接著的房間是長官浴室、長官寢室,浴室的設備看起來還滿好的,甚至還有配備浴缸,也有現代化的馬桶,寢室內也有配置洗手台,早上起床後可以在寢室內直接梳洗,不用再特別進去浴室。

三笠_276.jpg 三笠_277.jpg 三笠_278.jpg

▼ 這間是長官公室,應該是讓東鄉平八郎招集幹部開會時使用的會議室,裡面有配置一門輔助砲,可以有基本的防護,長官公室內有一張大會議桌,可以容納10個人開會,後方還有長椅,幕僚也可以一同參與會議。

三笠_279.jpg 三笠_280.jpg 三笠_281.jpg

▼ 最後面的房間是長官室,也就是東鄉平八郎的房間,這個房間位於中甲板最後面的位置,屬於比較獨立的空間,只要門口有衛兵,就不易被闖入。

三笠_282.jpg 三笠_283.jpg

▼ 這個櫃子上有日本皇室的照片,中間的照片是明治天皇,旁邊還有皇室成員參訪記念艦三笠時的照片。

三笠_284.jpg 三笠_285.jpg

▼ 長官室外有一圈小陽台,可以讓長官在這邊吹吹風、看看海,這個陽台還滿大的,而且左右的視野還不錯,有帶著金色裝飾的欄杆,以及木質的地板,比起軍艦的其他部位,這裡的設計看起來精緻很多。

三笠_286.jpg 三笠_287.jpg 三笠_288.jpg 三笠_289.jpg 三笠_290.jpg

▼ 參觀完紀念艦三笠的所有開放區域後,我們就離艦到三笠公園內去逛逛了,從地面上仰望三笠艦,整艘軍艦還滿大的,可以看到好幾支砲管突出於艦身外,這也是那個時期軍艦的特色之一。

三笠_291.jpg 三笠_292.jpg

▼ 艦上的講堂還有一個對外的入口,這個講堂的正式名稱為三笠講堂,如果可以在那邊辦活動,感覺還滿酷的。

三笠_293.jpg

▼ 在三笠公園內可以拍到整艘軍艦,但因為這天在公園內有辦理拉麵的活動,找不到一個好位置拍照,不管怎麼拍都會拍到白色的帳篷頂。

三笠_294.jpg

▼ 艦艏的菊紋裝飾是複製品,新裝上去的,看起來非常的漂亮,因為是新製品,金色的外觀都還會反光,閃閃發亮的。

三笠_295.jpg 三笠_296.jpg

▼ 雖然三笠艦目前固定在岸上,但透過取景的角度選擇,還是可以拍出航行的姿勢,還可以將軍艦與猿島一起入鏡。

三笠_297.jpg 三笠_298.jpg

▼ 整個三笠公園的範圍還滿大的,我們這一次只走了下半部,上半部的芝生廣場、音樂噴水池、壁泉等地,通通都沒有走過去。三笠公園有日本都市公園100選、日本歷史公園100選,也是算知名的公園。

三笠_299.jpg

▼ 三笠公園介紹的石碑,當中有一大半的篇幅都在說明三笠艦的歷史,畢竟三笠公園的名稱,也是因為有記念艦三笠在這裡,才會有這個命名。

三笠_300.jpg

▼ 公園內也有很多的造景、水池等景觀設計,花開的季節應該會很漂亮。

三笠_301.jpg 三笠_302.jpg

▼ 這天舉辦的拉麵活動,集結了日本各地的拉麵名店,應該都是在各地很有名的店家,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人特地跑來排隊吃拉麵。

三笠_303.jpg

▼ 在前往午餐餐廳的途中,看到了這個「日本丸モニュメント」,這裡只有桅桿而已,真正日本丸目前停靠在橫濱港未來區,也是一座博物館,可以購票入內參觀。

三笠_304.jpg 三笠_305.jpg

▼ 沒想到在路邊竟然看到了鬱金香,而且還是開花的狀態,雖然不多,但還滿漂亮的。

三笠_306.jpg 三笠_307.jpg  

旅遊資訊:

地址:神奈川県横須賀市稲岡町82-19

電話:+81 46-822-5225

開放時間:09:00~16:30(11月至2月)、09:00~17:00(3月、10月)、09:00~17:30(4月至9月)

官方網站:https://www.kinenkan-mikasa.or.j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查爾斯 的頭像
    查爾斯

    隨心所欲查爾斯

    查爾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