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洞_067.jpg  

這一次入住太魯閣晶英酒店( Silks Place Taroko),因為飯店有送一次半日遊的行程,

(文山套房 Garden View Suite: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559191729

所以選擇了九曲洞步道,以及砂卡礑步道的行程來參加,午餐過後就搭乘飯店接駁車出發了,

(梅園中餐廳 午間套餐: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559463209

飯店除了提供來回的接駁車外,還有隨車在地導遊,在行程中都有詳細的介紹。

九曲洞步道總長度約700公尺,原路折返來回一趟只要花30分鐘左右而已,

挑戰度不高,適合男女老幼全家人一起走,也不是會太累人的行程,

九曲洞步道本來是中橫公路的舊道路,民國85年九曲洞隧道通車後,

原來的舊公路就改為步道,但因為這一段的落石很多,目前走的九曲洞步道,

都是有經過加強安全各項設施後的模樣,還可以看到過去原始的公路隧道與山壁,

沿著步道可以看到山壁上有不少的岩石裂縫向上延伸,這些就是所謂的斷層,

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斷層,對地質有興趣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裡。

 

▼ 這一次因為是飯店的半日遊行程,採團進團出的方式出團,飯店提供接駁中巴,因此有嚴格的集合時間。報到時拿到了這本太魯閣步道的介紹,在搭車前往九曲洞的途中,可以先翻看看內容,瞭解一下景點資訊。

九曲洞_001.jpg

▼ 飯店贈送一人一個隨身水瓶,裡面已經裝了水,還貼上封條證明是全新的。這個水瓶有附背帶,可以直接掛在身上,不需要再空出手來拿著,還滿貼心又實用的禮物。

九曲洞_002.jpg 九曲洞_003.jpg九曲洞_004.jpg

▼ 抵達九曲洞步道後,下了車就往九曲洞步道方向走。這裡是九曲洞步道的入口處,公車站牌、公廁等設施都在這個地方,因為遊客通常都在這邊下車,所以新設了從九曲洞隧道延伸出來的景觀明隧道,可以針對往來車輛、行人的落石保護。步道內沒有廁所,有需要上廁所的人,在進入步道前最好先在這裡上過廁所,不然就只能走回來時再說了。

九曲洞_006.jpg 九曲洞_007.jpg

▼ 旁邊有九曲洞步道的地圖與導覽說明,看得出來這條路道是彎彎曲曲的,所以才會命名為九曲洞。這並不是說沿途真的有九個彎曲,而是指彎曲的路徑很多,九只是代表數量很多而已,不然如果叫做十八曲洞步道,念起來就會怪怪的了。

九曲洞_005.jpg

▼ 入口的景觀明隧道工程,在前幾年才剛完工,旁邊立了這塊石碑,上面記錄了主辦機關、代辦機關、設計廠商、施工廠商、竣工日期、建造金額、經費來源等資訊。

九曲洞_008.jpg

▼ 前方就是九曲洞步道,中間有一段改道由下方走過去,主要是因為那一段路的落石很多,為了保護遊客的安全,特地往下開挖了一條人工步道,也跟過去的古道有點類似的設計方式。

九曲洞_009.jpg

▼ 入口處有鐵柵門,當因為天氣因素影響太魯閣時,在國家公園內的步道就會關閉,這個閘門就會關起來,防止遊客闖入。或是晚上不開放的時候,也會將閘門關起。

九曲洞_010.jpg 九曲洞_011.jpg

▼ 旁邊還有這塊落石防護及編播保護工程,因為太魯閣國家公園落石多,很多景點為了要保護遊客,會加強落石防護措施,甚至有些高風險路段還會提供安全帽給遊客使用,防止遊客因為落石而受傷。

九曲洞_012.jpg

▼ 九曲洞步道其實是舊的中橫公路路段,許多山洞都是當年為了大車通行開鑿出來的,所以這些山洞都還滿大的,這個大小就算是二輛遊覽車,應該也可以輕鬆的會車通過。但因為開鑿不易,所以山洞的高度都只會讓遊覽車正好經過,記得高中畢業旅行時來到這邊,就有遊覽車因為太高,擦邊到山壁的岩石刮傷,可見當年開車來此有多麼不容易。

九曲洞_013.jpg

▼ 在很多路段都有加強防護措施,這種開放式的防落石設施,可以保護遊客,又不會影響景觀,還滿不錯的設計。

九曲洞_014.jpg

▼ 柱子上的圖案,都是這邊在地的原生植物,很多都是當地原住民重要的經濟來源,各種不同的植物浮雕,可惜都沒有文字說明,看不出來是什麼植物,還是靠導遊解說才知道這是什麼。

九曲洞_015.jpg 九曲洞_016.jpg

▼ 山壁上這個V字形痕跡就是斷層,在步道中很多山壁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地質景觀,可以親手摸到斷層,也算是個體驗。也因為斷層多,可以想像這一帶地震頻繁不是沒有原因的。

九曲洞_017.jpg 九曲洞_018.jpg

▼ 山壁上隨著步道的距離,可以看到目前的里程數,整條步道大約有700公尺,目前來到的是150公尺處,還不到全程的四分之一。

九曲洞_019.jpg

▼ 岩壁上有插座,但這應該是僅供公務使用,一般遊客如果拿來幫手機充電,可能會被罰錢吧。這個插座還滿新的,連上面的保護膜都還沒撕開,也許是最近剛安裝不久。

九曲洞_020.jpg

▼ 九曲洞步道很多地方都有小落石,在沒有遮蔽處的位置,會蓋上攔截網,細小的落石會被網子擋住,不會直接掉落砸到遊客,增加了旅遊的安全性。

九曲洞_021.jpg 九曲洞_022.jpg

▼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這塊寫著「觀水」的石碑,前方的路徑已經封閉,因為落石太多,上方有沒有岩壁可以遮蔽,因此在下方另外設置了一條「觀水步道」,可以更近的距離來觀賞立霧溪的景觀,也可以讓遊客安全的走過這個路段,再接續後面的路程。

九曲洞_023.jpg 九曲洞_024.jpg

▼ 從這個階梯走下去就是觀水步道,總長度約200公尺,並不是很長,可從較低的位置更靠近立霧溪峽谷,好好的欣賞峽谷的景觀,沿途還有許多關於中橫公路的介紹,可以好好的看看這一段艱辛的歷史。

九曲洞_025.jpg 九曲洞_026.jpg

▼ 觀水步道長這樣,這次一條人工的步道,沿著舊步道的下方興建,可以避開大部分的落石路段,對遊客來說,是一個更安全走完九曲洞步道的路徑。

九曲洞_027.jpg 九曲洞_028.jpg

▼ 部分路段旁邊還有這種半透明的地板,可以更清楚的觀察底下的立霧溪峽谷,這種地板都是強化玻璃,走在其上是很安全的。

九曲洞_029.jpg

▼ 沿途的牆面上,都有關於太魯閣的相關說明與照片,可以好好的比對一下今昔的差異有多大,一共分為二段,第一段在250公尺里程前,共有五幅說明,包含太魯閣第一隧道、從立霧溪到錦文橋、仙景橋、長春橋、彌陀崖等介紹。

九曲洞_030.jpg 九曲洞_031.jpg 九曲洞_032.jpg 九曲洞_033.jpg 九曲洞_034.jpg

▼ 看到了250公尺的里程數,這個位置大概就在觀水步道中間的位置。

九曲洞_035.jpg

▼ 後段一樣有五幅說明,有燕子口、靳珩橋、流芳橋、九曲洞、慈母橋等,都是中橫公路上很著名的景點。

九曲洞_036.jpg 九曲洞_037.jpg 九曲洞_038.jpg 九曲洞_039.jpg 九曲洞_040.jpg

▼ 最後看到這個300公尺的里程數,接下來就會走上階梯,從新回到九曲洞步道路徑上。

九曲洞_041.jpg

▼ 這一段的設計與前面一樣,都是為了防止落石而設計的遮蔽,白天的採光還不錯,不會太暗。

九曲洞_042.jpg

▼ 原來的舊步道,看得出來上方完全沒有岩壁遮蔽,而且路面上的落石很多,為了安全才會廢止這一段的道路,改在下方興建了觀水步道。

九曲洞_043.jpg

▼ 前方突出了一塊深黑色的岩石,看起來很像是猩猩的外觀,還滿有特色的。在整個九曲洞步道中,很多處的岩壁都可以化成各種不同的形狀與圖案,在行進中可以好好的四處觀察,說不定會發現一些特別的意象。

九曲洞_044.jpg

▼ 在400公尺左右的地方,應該算是九曲洞步道中很有名的拍照景點,幾乎每一團都會在這邊停留休息拍照。

九曲洞_045.jpg

▼ 首先要往上看,因為這邊山勢的緣故,對面的二座山加上九曲洞步道上方的岩壁,組合成一個類似台灣的形狀,這裡就是九曲洞步道中著名的小台灣。

九曲洞_046.jpg

▼ 不過要拍出較完整的台灣圖案,拍照時自己的角度要好好的尋找與調整,才能找到最像的圖案,稍有偏差,這個台灣的形狀就會變形,稍微蹲下來拍照,才可以拍出比較完美的圖案。

九曲洞_047.jpg 九曲洞_048.jpg

▼ 一樣的位置,往對面的溪谷看過去,就是最著名的「魚躍龍門」自然景觀,對象的那條溪流是科蘭溪,直接注入立霧溪當中,因為溪水的沖刷,形成了這個近於鯉魚背部的石頭,仔細看的話,還可以分辨出魚頭、魚身及魚尾的部位,大自然的造物真的很奧妙。

九曲洞_049.jpg 九曲洞_050.jpg

▼ 由於這一帶的峽谷造山都還是進行式,或許再過個十幾年舊地重遊時,部分景色都會有細微的變化。據說台灣的山脈每年都在長高中,所以地震頻繁是很正常的。

九曲洞_051.jpg

▼ 底下是立霧溪峽谷,水量看起來似乎不多,可能是季節的緣故,才會感覺都沒有溪水。

九曲洞_052.jpg 九曲洞_053.jpg

▼ 再往前走就是500公尺處,馬上就要走到步道的末端了。

九曲洞_054.jpg

▼ 這邊有進行邊坡穩定的工程,岩壁上抵了很多的地錨進去,可以讓岩壁更加的穩定不會崩塌,在地錨上發現了燕子,後來想到這附近有一個景點叫做燕子口,果然是真的有燕子生存在此間。

九曲洞_055.jpg

▼ 繼續往前走,看得出來九曲洞步道其實相當的寬,因為這些都是過去的舊中橫公路,因此自然是這麼寬了,才會容易會車。旁邊又看到了一個斷層帶,這個斷層是十字型的,整個地質結構與紋路都相當清晰可見。

九曲洞_056.jpg 九曲洞_057.jpg

▼ 再往前走回頭上,可以看到岩壁上有黃杰將軍所題「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其局」字樣。黃杰曾經當過第2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第7任臺灣省政府主席、第11任國防部部長,這一段話是他在民國50年時所題,這是形容九曲洞步道路徑曲折,隧道又多,開鑿建設不易,因此才會說人定勝天,說明當年興建中橫公路的艱辛。

九曲洞_058.jpg 九曲洞_059.jpg

▼ 可以看到這一帶的峽谷相當的窄,溪流二側的山壁其實距離非常近,這邊還有一線天的景觀,岩壁滿特別的。

九曲洞_060.jpg 九曲洞_061.jpg

▼ 岩壁的紋路形成的圖案,彷彿就是一隻猴子的側臉,眼睛、鼻子、嘴巴都清晰可見。

九曲洞_062.jpg

▼ 往前走,看到這個雙洞時,記得站在欄杆邊回頭看,可以看到上方與側邊的岩壁,彷彿就是二個人臉在對話,據說這個叫做雙叟,也就是二個老人的意思,不曉得在講什麼。

九曲洞_063.jpg 九曲洞_064.jpg

▼ 來到600公尺處,這個地方最特別的地方,是這裏是一個很有名的拍照點,因為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平台,所以國家公園也在這裡設立的一個石碑,專供遊客拍照。

九曲洞_065.jpg 九曲洞_066.jpg

▼ 石碑上有「太魯閣國家公園 九曲洞」字樣,這裡是個很不錯的拍照點,有好幾個角度可以取景,但麻煩的地方在於有很多人都要拍照,拍照需要排隊,不然就像我們等到最後大家都離開後,就可以拍到沒有人的景觀了。

九曲洞_067.jpg 九曲洞_068.jpg

▼ 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在山壁上有一道向內凹入的通道,這些是人力開鑿出來的古道,過去先民就是靠著這些古道,往來在太魯閣的山谷間,這些痕跡目前都還清晰可見,但已經沒有走路通行的功能了。

九曲洞_069.jpg 九曲洞_070.jpg

▼ 這一段的立霧溪水量就比較大,可以看到下方峽谷中的溪流通過。

九曲洞_071.jpg 九曲洞_072.jpg

▼ 岩壁上看到的是由梁寒操先生所題「九曲蟠龍」四個行書大字。梁寒操是很有名的書法家,曾任國大代表、立法委員、國策顧問等要職,九曲蟠龍自然也是形容九曲洞路徑曲折,就像蟠龍盤踞在山谷間一樣。

九曲洞_073.jpg 九曲洞_074.jpg

▼ 部分路面因為安全考量,為起來不讓遊客通行,大家不能跨越三角錐,以免發生危險。

九曲洞_075.jpg

▼ 從這個角度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來這些古道的結構,還可以隱約看到階梯的構造。這些古道看起來不高,主要是當時的住民身材比較矮小,這樣的高度已經足夠他們行走,現代人的高度來說,這樣的高度當然就不適合了。

九曲洞_077.jpg 九曲洞_078.jpg 九曲洞_079.jpg

▼ 來到650公尺處,前方就是盡頭處的700公尺,在這邊要沿原來的路徑往回走,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離開九曲洞。

九曲洞_080.jpg

▼ 前方是九曲洞步道的終點,一樣用鐵門圍起來不准進出,700公尺處應該就是鐵門的位置,在這邊進行折返的動作。

九曲洞_081.jpg 九曲洞_082.jpg

▼ 這邊因為二側的山壁是距離最近的,除了有一線天的景觀外,還因為地形影響,造成這裏產生很強的峽谷風,風很大其實還滿涼快的。

九曲洞_076.jpg

▼ 往回走的時候,發現中央的石柱上,有一個類似骷顱頭的圖案,雖然知道是自然景觀形成的,但心裡還是會毛毛的。

九曲洞_083.jpg 九曲洞_084.jpg

▼ 順著沿路往回走,目前九曲洞步道的建設告一段落,旁邊都有欄杆的設置,旅遊環境與安全已經改善了不少。

九曲洞_085.jpg

▼ 回到之前下車的地方,這裡其實是臨停接送區,巴士遊覽車都在這裡上下客,然後司機再自己開去停車場等候,如此的設計,在上下客時就不會影響正常公路的通行了。

九曲洞_08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查爾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