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路城_169.jpg    

這一回來的姬路城,已經有400年的歷史了,

因為有著白色的外牆,所以也被稱為白鷺城(はくろじょう・しらさぎじょう),

姬路城是日本保留度最完整的城堡,與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為日本三大名城,

我只去過熊本城,名古屋城只有曾經「經過」,並沒有進去參觀,

(熊本城遊記: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55544966

姬路城的天守閣,也是目前日本僅存的12座天守閣之一,

與大阪城這類後來重建的天守閣不同,姬路城的天守閣是真的原汁原味的400年建築。

 

姬路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最初建造於1346年,

到了16世紀時,才由「豐臣秀吉」下令建造了三層的望樓,

而到了17世紀,由當時的城主「池田輝政」進一步修築,也就是目前大家所看到的樣子,

因此目前的天守閣算來已經有400年的歷史,相當的有歷史意義及價值,

姬路城在1931年被日本指定爲國寶,1993年列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産。

目前姬路城由姬路市政府管理,算是公家的旅遊景點,

在網站上有很清楚的交通資訊,想來遊覽的人可以直接參考官網上的介紹。

 

▼ 這一天我們直接從位於美作市的飯店前往位於姬路市的姬路城,走的是「山陽自動車道」,如果再順著路一直走就會到達神戶,山陽道在去年就曾經來過了,當時從廣島進入,順著山陰道以順時針的方式繞了山陰山陽一大圈,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看時的遊記。(廣島之戀: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427623863

姬路城_001.jpg

▼ 下了交流道後,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姬路城的身影,姬路城因為雪白牆面以及飛簷造型,近似白鷺展翅的模樣,因此被譽為「白鷺城」,之所以會有特有的白色外觀,是因為整個建築都用了日本特有的塗壁材料「白灰漿」進行封塗,就連屋頂瓦片的疊縫也塗抹了白灰漿,才會有目前看到的白色城堡外觀,的確是相當的漂亮。

姬路城_002.jpg 姬路城_003.jpg

▼ 在姬路城的對面,設置了超大的停車場,因為每年來到姬路城遊覽的遊客相當多,尤其是各國的旅行團,因此每天穿梭於此間的遊覽車都有數百台之多,才會設置了這麼大的停車場在這邊。

姬路城_004.jpg

▼ 在入口處的旁邊,有自動繳費機與自動販賣機的建築,離場前記得先來繳費再去取車,有計時制也有計次制,看哪一種方案比較划算。

姬路城_005.jpg姬路城_006.jpg

▼ 大客車的停車位置在停車場的最裡頭,要走到出口的地方時,要記得沿著綠色的「步行者通路」行走,會比較安全一些。

姬路城_007.jpg

▼ 因為是最後一天的行程,我們把圍巾、手套等保暖用具收到大行李箱內了,這一天預定是要回大阪,原本以為應該不會冷的,誰知道姬路城這邊的氣溫竟然不到五度,冷得要命,只好買瓶熱咖啡放在口袋中保暖,這一次買的是黑咖啡,瓶蓋可以蓋回去,方便許多,金屬瓶身又可以握在手中取暖。

姬路城_008.jpg 姬路城_009.jpg

▼ 這個停車場位於「大手門」附近,所謂的大手門其實就是正門的意思,在停車場旁邊有一間大手門茶屋,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到這邊來喝杯咖啡、吃個甜點蛋糕。

姬路城_010.jpg

▼ 姬路城的入口在馬路的對面,這條馬路還滿大的,要過馬路時要記得走斑馬線,並且遵守行人號誌。

姬路城_011.jpg

▼ 順著指標往前走,就可以來到姬路城的入口處,姬路城的外圍有護城河的設計,可以防止敵人入侵,目前是很漂亮的拍照景點。

姬路城_012.jpg姬路城_013.jpg

▼ 要進入姬路城,就必須先經過這一座於2007年完成重建的「櫻門橋」,這裡也是遊客進入姬路城的主要通道,正前方的這個入口就是大手門,這個大手門並不是原來的那一座,而是在1939年才重建的。

姬路城_014.jpg 姬路城_015.jpg

▼ 門口有「世界文化遺產 國寶 姬路城」的看板,還有入城開放時間的說明,旁邊有一個電視螢幕,播放著姬路城的介紹,目前的姬路城也引進了數位導覽系統,透過下載的手機APP,就可以進行導覽解說,相當的方便。

姬路城_016.jpg 姬路城_017.jpg

▼ 這座就是在1939年重建的大手門,依據旁邊的看板說明,只要下載手機APP,就可以透過手機觀看運用AR技術的導覽,不過感覺很佔網路流量。

姬路城_018.jpg 姬路城_019.jpg

▼ 進了大手門後,就可以看到位於裡頭的姬路市立動物園,動物園的門票還滿便宜的,大人只要300日幣而已,不過感覺規模並不會太大,看了網路上其他人的遊記,這座動物園果然很小,裡頭還有一個小小的遊樂園,比較適合小孩子的地方。

姬路城_020.jpg 姬路城_021.jpg

▼ 裡頭還有一塊「世界遺產 姬路城」的石頭,姬路城是在1993年被列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産,整體的保存狀況相當好,就連目前看到的天守閣都是四百年前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

姬路城_022.jpg

▼ 過了世界遺產的大石頭後,可以看到這一大片的廣場,廣場的對面就是姬路城的天守閣所在地,姬路城的範圍真的滿大的,除了天守閣的區塊外,還包含了備前丸、西の丸、二の丸、三の丸等區塊,相當大的範圍,唯一能將整座姬路城拍攝入鏡的地方就是在這邊,這裡也是每個遊客進城前的必經之處。

姬路城_023.jpg

▼ 比較高的建築是「大天守」,在大天守的旁邊還有三座小天守,包含「東小天守」、「西小天守」與「乾小天守」,由這一面看得到的是西小天守,與大天守以渡櫓連接在一起。大天守的外觀看起來似乎是五層,但實際上是有著地下一層與地上六層的建築,整個大天守一共有30公尺高,由貫穿七個樓層的「東大柱」及「西大柱」撐起,這兩根柱子的直徑約2公尺,在當時興建的那個年代,以兩根主要柱子就可以撐起整座城堡,真的算是了不起的工藝。

姬路城_024.jpg

▼ 在大天守的最上層有一對「鯱」,又叫鴟尾、鴟吻,原本是中國古代建築物脊樑上的一個設計,後來傳到日本後,改稱為「鯱」,在許多日本城堡屋頂都可以看到這個裝置,具有克火的意義。鯱是頭似老虎,背上有刺的兇猛海魚,但這應該算是想像中的生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大部分的鯱都是黑色的,只有名古屋城的是金鯱,不過重建後的大阪城上頭,設置的也是金鯱,不知道最原始的建築是什麼顏色的。

姬路城_025.jpg

▼ 這個方向是「西の丸」,有相當廣大的庭園,這一次因為時間的因素,參觀完天守閣就剩下沒多少時間了,只能簡單的拍拍外牆而已,這個方向也是進入城內的售票大門,進去大門之後就是二の丸的範圍。

姬路城_026.jpg 姬路城_027.jpg

▼ 姬路城本身有提供導覽服務,只要花上2,000日幣,就會有專人導覽,不過不確定有沒有中文導覽,加上我們也有自己的領隊,不需要再特別花這筆錢的。

姬路城_028.jpg

▼ 這個是以過去士兵帽子為造型的紀念品,稱之為「姬路城陣笠」,本來有打算買一個的,但是在逛完天守閣後,我竟然忘記這件事情了!只好以後有機會再去時,再記得購買一個當紀念了。

姬路城_029.jpg

▼ 前方就是姬路城入城口,整個姬路城內都是禁止吸煙與飲食的,旁邊還有一個介紹姬路城歷史的說明,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或是自己上網查查,有很多資料可以參考的。

姬路城_030.jpg姬路城_031.jpg

▼ 前方還有一個姬路城投句箱,這是用來寫俳句投稿的地方,在江戶時代很流行寫俳句,這個習慣也流傳到現代的日本人,很多地方都有組成俳句的協會。

姬路城_032.jpg

▼ 姬路城的入城費用為1,000日幣,團體打八折,還有與好古園的共通券,好古園就在姬路城的外頭,在大手門停車場的正對面,好古園過去屬於私人庭園,目前也是歸姬路市政府所有,裡頭是日式庭園,有櫻花與楓樹可以欣賞。

姬路城_033.jpg

▼ 旁邊還有自動售票機,自由行的客人可以在這裡購票就好,不需要到人工窗口去買票的。

姬路城_034.jpg

▼ 姬路城的門票還滿漂亮的,這裡有提供導覽說明,有好幾個國家的文字,連繁體中文版本都有,裡頭有地圖,在庭園內行走時比較不會迷路,門票上姬路城的角度,應該是欣賞這座城堡最漂亮的方向,雖然姬路城在2015年已經完成了大天守的整修,但是旁邊的乾天守還在整修中,這次沒有辦法拍到這樣的景觀。

姬路城_035.jpg 姬路城_036.jpg

▼ 做為入口處的這個地方叫做「菱の門」,是從三之丸到二之丸的門,這個門還保存著安土桃山時期的樣子,也是城內最大的門,要前往天守閣的遊客一定會經過這邊,門上掛著「國寶姬路城」的木匾,保存的相當不錯。

姬路城_037.jpg 姬路城_038.jpg姬路城_039.jpg

▼ 往天守閣繼續直走,要往西の丸的人直接左轉就可以抵達。

姬路城_040.jpg

▼ 再往前走會遇到「いの門」,進入いの門就是屬於二の丸的範圍,這座門規模較小,設計也較簡單。

姬路城_041.jpg

▼ 這個地方屬於「二の丸」,是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廣場,要上天守閣的遊客繼續往前走,往左走的話可以到達阿菊井,不過如果照著參觀天守閣的動線一路下來,一樣會經過阿菊井的,沒有必要特地走過去,加上時間有限,領隊建議大家都先去參觀天守閣再說。

姬路城_042.jpg

▼ 再往前走,會通過「ろの門」,這又是另外的一個大門,之所以會設置這麼多道門,除了有防衛上的需求外,另外也可以做為本丸、二の丸、三の丸間的區隔。

姬路城_043.jpg

▼ 順著通路往前走,天守閣就在眼前,看起來很近的感覺,但其實走過去還要一段距離,主要是因為通往天守閣的道路設計的彎彎曲曲的,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當敵人入侵時,可以延遲敵人抵達本丸的時間,一切都是為了防禦上的需求而設計的。

姬路城_044.jpg

▼ 城牆上有很多的孔洞,這些都是為了防禦需求設置的防衛窗,從這些孔洞可以將槍枝伸出去外頭開槍,擊斃入侵的敵人,但從外頭卻不容易瞄準孔洞,是在日本城堡中很常見的防衛設施。

姬路城_045.jpg 姬路城_046.jpg

▼ 下一道門是「はの門」,旁邊原本應該有石燈籠的,不過目前只剩下基座,上頭的石燈籠已經不見了。

姬路城_047.jpg 姬路城_048.jpg

▼ 原本的階梯是石頭堆砌而成的,但行走時比較不安全,同時也為了不讓石頭因為太多人行走而磨損,目前已經在上面另外搭建了木製樓梯,所有的遊客都改走木製樓梯。

姬路城_049.jpg

▼ 轉過彎,繼續沿著道路往前走,明明就已經看到姬路城的天守閣在眼前,但怎麼走就是走不到啊!

姬路城_050.jpg

▼ 前方這個門是「にの門」,中文翻譯成尼之門,應該是直接音譯的,在にの門上方有一個小建築,可以讓士兵駐守在這邊加以防衛。

姬路城_051.jpg 姬路城_052.jpg

▼ にの門內是個轉角的斜坡設計,裡頭有緩升的階梯,行走時要小心一點,因為通道的高度不高,身高太高的人可能要稍微彎個腰才不會撞到頂部。

姬路城_053.jpg 姬路城_054.jpg

▼ 通過にの門是一個小廣場,通道的盡頭又是另外一個門。

姬路城_055.jpg

▼ 這個門是「ほの門」,進去之後本來以為就可以抵達天守閣了,但其實還有好幾道門需要經過,如果一層層都要攻打的話,應該會被消耗掉不少的士兵,果然是個易於防守的城池。

姬路城_056.jpg

▼ 通過ほの門後往右看,可以看到這一整片的油壁,油壁的設計與白色外牆不一樣,油壁是用黏土、砂石凝固而成的,不僅可以防水,還非常堅固可以擋子彈,當敵人入侵時,士兵可以暫時躲在油壁的後方,用以躲避敵人的子彈,因此油壁通常都設置在門口的旁邊。

姬路城_057.jpg 姬路城_058.jpg

▼ 在這一整片的石牆上,可以看到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塊石頭用鐵絲網罩住,這一塊石頭就是著名的「姥石」,也就是婆婆石的意思。相傳當初豐臣秀吉在築城時,因為沒有足夠的石頭築城而煩惱,當時住在城下町一位賣燒餅的老婆婆得知後,慷慨的捐出舊的石臼讓豐臣秀吉築城,也因為這個拋磚引玉的動作,讓百姓也跟著捐贈石製物品來築城,這塊石頭就是當年留下來的石臼,因此特別採用鐵絲網加以保護。

姬路城_059.jpg 姬路城_060.jpg

▼ 再往前走,又是好幾個門,首先看到的是「水一門」,有向內推開的木門。

姬路城_061.jpg 姬路城_062.jpg

▼ 接下來是「水二門」,也是小小的一個門。

姬路城_063.jpg

▼ 過了水二門,是另外一個小廣場與通道,前方又是另外一個門。

姬路城_064.jpg

▼ 前方這個門叫做「水三門」,上方也有防禦建築的設置。

姬路城_065.jpg

▼ 在這邊有說明看板,提醒大家天守閣內是沒有洗手間的,整趟天守閣參觀走下來,依據腳程大約會花上一個小時多一點,有需要上廁所的人,最好先在外面處理好再進入天守閣。

姬路城_066.jpg

▼ 前方的「水四門」就是進入天守閣的主要入口,進去之後,就算真正進入到天守閣的範圍內了。

姬路城_067.jpg 姬路城_068.jpg

▼ 進來後首先看到的是整個姬路城的模型,這是重現當年的景觀,包含圍繞著城堡的民房都有製作出來,由模型中可以看到,在三の丸的區塊中,其實是有房屋存在的,不像現在看到的是一整片的大廣場。

姬路城_069.jpg 姬路城_070.jpg 姬路城_071.jpg

▼ 要來參觀姬路城的人,強烈建議女生不要穿裙子,尤其是短裙是絕對不能穿的,因為在天守閣內每個樓層間的樓梯,都是這樣子又陡又窄,要上樓的時候幾乎是要扶著扶手慢慢的爬上去,如果穿裙子的話,曝光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要是不在意被後面的人看內褲,那就隨便,看個人了。

姬路城_072.jpg

▼ 這邊算是進入天守閣真正的入口,為了不讓建築內的地板被弄髒,所有的遊客都要在這邊換穿拖鞋,現場有提供塑膠袋供遊客裝自己的鞋子,要記住的是,脫下來的鞋子要自己帶著走,因為參觀的動線是不走回頭路的,會由另一個出口出去,如果忘記自己的鞋子,那到時候離開時就沒有鞋子穿了。我們在現場有看到被遺留下來的一袋皮鞋,工作人員好像也很煩惱的樣子,畢竟也不知道是哪位旅客遺留下來的,要怎麼歸還我就不知道了。

姬路城_073.jpg

▼ 所有的拖鞋都是免費提供,在出口的地方再還回去就好,這些拖鞋都是室內拖的型式,上頭有著「國寶 姬路城」的字樣,這個鞋子是要歸還的,千萬不要偷偷帶走。

姬路城_074.jpg 姬路城_075.jpg

▼ 姬路城的大天守經過了很多階段的修理,在換鞋處的旁邊,就可以看到關於修復天守閣的說明,這一面是平成年間的修理工事說明。

姬路城_076.jpg

▼ 旁邊有展示著當初更換下來的建築物件,很多的物品就直接在這邊進行展示,這些物件有些都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很有參考價值。

姬路城_077.jpg 姬路城_078.jpg

▼ 過去為了修復姬路城,日本政府在昭和時代也舉行稱為「昭和大修複」的解體修復,於1934年動工,雖然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暫時停工,但最後終於在1964年完工,而平成大修理就是後續階段的修理工事的規劃。

姬路城_079.jpg

▼ 參觀的動線只有一條,沿著順路的指標往前行就好,動線相當的清楚,不過在天守閣內的光線不是很明亮,主要是因為四百年的老建築,要拉電線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能夠提供的燈光自然是有限的。

姬路城_080.jpg

▼ 由於整座天守閣都是木頭搭建而成的,讓人不禁懷疑,如何用木頭建造出這麼大的一座城堡來,現場有一個縮小版的軸組構造模型,就可以較容易看出來建造的工法,看得出來整座城堡是蓋在石牆底座上頭的,也難怪過去很多城堡都是被大火燒掉的,畢竟是木製建築,因此如何防火就成為很重要課題,包含防火塗層的白灰漿,與屋頂克制火災的鯱雕像,都是在這個思維下產生的結果。

姬路城_081.jpg 姬路城_082.jpg

▼ 現場還有提供關於姬路城的規模構造說明,也寫出了姬路城的七大特色,還有姬路城的沿革歷史。

姬路城_083.jpg 姬路城_084.jpg

▼ 所有的通路都有明確的方向,不過偶而要爬上爬下的,如果沒有動線的設計,讓人在裡頭亂亂走,應該會很容易迷路的,幸好城內的參觀動線設計得還不錯,在幾個叉路口都有工作人員指引。

姬路城_085.jpg

▼ 這邊看到的是「武具掛け」,顧名思義就是掛武具的地方,這邊的武具包含日本戰國時代常用的長槍與傳自西方的「火縄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長步槍,在牆邊設置的掛架,平常就擺滿了武具在這裡,方便在敵人入侵時直接取用來抗敵,可以推測,這個樓層在過去應該是有駐兵在此負責守衛的。在日本戰國時代,初期還是以馬兵、步兵以武士刀、長槍進行肉搏戰居多,但後來火縄銃出現後,擁有較多的槍枝就成為實力堅強的證明,當時織田信長就是因為擁有為數眾多的火縄銃,因此才得以稱霸日本戰國。

姬路城_086.jpg 姬路城_087.jpg 姬路城_088.jpg

▼ 繼續沿著樓梯爬上樓,看得出來樓梯有點陡,也有點長,因此建議來逛姬路城的人,最好不要帶太重的包包,除了自己爬樓梯不方便外,也容易影響別人的視線與動線空間,每個人手上都提著一個塑膠袋,裡頭裝著的就是自己的鞋子。

姬路城_089.jpg

▼ 上到這個樓曾有比較明亮的視線,因為這一個樓層的外牆,都有窗戶的設計,外頭的自然光線直接照射進來室內空間,完全不需要另外打光,由這片看得出來,不管是外牆、隔間、天花板、地板等,通通都是木頭的構造,難怪要換穿拖鞋,不然打掃起來應該是很累人的。

姬路城_090.jpg 姬路城_091.jpg

▼ 這種窗戶叫做「出格子窓」,窗框的設計,可以讓陽光與空氣進入,但人員無法從窗戶進出,除非破壞這個窗框才行,一樣是有防禦的作用,在出格子窓的下方有「石落とし」的設計,平常是用蓋子蓋住,當敵人入侵時,可以將蓋子打開,由這邊丟下石頭來攻擊正下方的敵軍,而因為有出格子窓窗框的設計,外頭的敵人不易攻擊窗戶內的人,也有保護己方士兵的作用。

姬路城_092.jpg

▼ 可以看到一整間的武具庫,這邊的「武具掛け」全部放在這個房間內,也許當時樓曾有其他的作用,所以特別設計了這個房間來放置武器。

姬路城_093.jpg

▼ 可以看到天花板的構造,當中有幾根樑柱是曲形的,不知道是最初建造時就故意這樣設計,還是有什麼原因造成的,這點我就不知道了。

姬路城_094.jpg

▼ 每個樓層都有像這樣的平面圖說明,在樓層中的幾個重要景點都有標示出來,不過這個平面圖,在每個樓層都不是放置在固定的方位,但都一定是在動線之上,進來裡頭參觀的人可以多留意。

姬路城_095.jpg 姬路城_096.jpg 姬路城_097.jpg

▼ 這個設計是「石打棚」,與上方的高窓及旁邊的大千鳥破風互相搭配,石打棚這個構造很容易理解,士兵可以在這邊進行攻擊與射擊的動作,在下方的小門可以打開,就可以從這邊丟出重物來攻擊底下的敵人,或者是直接用步槍射擊敵兵。

姬路城_098.jpg 姬路城_099.jpg 姬路城_100.jpg

▼ 雖然大天守是歷史建築,但畢竟是對外開放的公共空間,該有的消防設施還是要有的,尤其是整座大天守都是木頭建造,一旦著火了就不堪設想,裡頭的消防設備,除了到處擺放的滅火器外,部分的天花板還有灑水裝置的管線,來這裡參觀時,不妨多抬頭看看上頭的設計,常常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設備。

姬路城_101.jpg

▼ 五樓與六樓的平面圖,本來在六樓是有一個AR的設備,目前已經搬到一樓去了,有興趣的人自己到一樓的空間去看看。

姬路城_102.jpg 姬路城_103.jpg

▼ 整座大天守一共有七個樓層,看得出來地階是位於石頭底座內,基本上大天守的設計是對稱式的,這樣的建築構造是最穩固的,因為四個方向的拉力與扭力會最平均,建築不易變形,也會擁有較佳的耐震度。

姬路城_104.jpg

▼ 在大天守的頂樓有一間小小的神社,這座神社想不到竟然與宮本武藏有關。傳說宮本武藏在木下家定就任城主時任職於姬路城,有一天奉命前往天守閣制服時常出沒的妖怪,每當遇到奇幻的景象後,宮本武藏只要將手放在武士刀上,周圍就會恢復正常,最後宮本武藏就在天守閣的最頂層守衛到天亮,後來出現了一位自稱是刑部明神(姬山地主神,姬路城的守護神)的美麗公主,為了答謝他擊退妖怪,於是贈送了一把名為「鄉義弘」的寶刀給與宮本武藏,而這座神社就是供奉刑部明神的地方。上來到六樓時,可以簡單的參拜一下。

姬路城_105.jpg 姬路城_106.jpg

▼ 由大天守六階可以看到整個姬路市的景觀,看得出來是個還算繁榮的小城市,底下的位置是備前丸,也是參觀完大天守的出口處,前方的大廣場就是三の丸,就是我們一開始拍照的地方。

姬路城_107.jpg 姬路城_108.jpg

▼ 從窗戶可以看到位於屋簷上的「鯱」,相對於城堡來說,其實這個「鯱」並不算是太大,牢牢的擺放在屋頂尖端,具有克制火災的意義。

姬路城_109.jpg 姬路城_110.jpg

▼ 這個方向往下看,可以看到類似遊樂場的地方,那邊就是姬路市立動物園,這個動物園結合了動物園與遊樂園,有點像我們早期的圓山動物園一樣。

姬路城_111.jpg 姬路城_112.jpg

▼ 從這邊更容易看出石打棚與出格子窓的構造,士兵就在這個構造上進行防禦與攻擊的動作。

姬路城_113.jpg姬路城_114.jpg

▼ 位於角落的這個構造名為「武者隱し」,顧名思義,就是躲藏武士的地方,平常這邊就會有武士駐守在裡頭,有點類似暗室的構造,當有敵人真的入侵到這個樓層時,躲在裡頭的武士就會出其不意的出來攻擊敵人,往往都可以造成極大的傷害。

姬路城_115.jpg 姬路城_116.jpg

▼ 這一段樓梯比較長,因此上下樓的時候要更加的小心,以免跌落受傷。

姬路城_117.jpg

▼ 這個是「筋交」,這是一個建築術語,也稱為「筋違」,在建築的構造中,在壁柱間,利用木骨斜撐來進行補強的構造,算是一種復和式牆體設計。

姬路城_118.jpg

▼ 底下的這個裝置就是「石落し」,將木板掀開後,就可以直接以重物攻擊外頭的敵人,對於沿著城牆攀爬上來的敵人特別有效。

姬路城_119.jpg 姬路城_120.jpg

▼ 在整座大天守內,不管在哪個樓層都可以看到的,就是「東大柱」與「西大柱」了,這兩根柱子貫穿了七個樓層,整座城堡的核心就是這個地方,如果有人去破壞任何一個部分的話,那城堡應該就會較容易崩塌,這兩根柱子直徑各2公尺,相當的巨大。

姬路城_121.jpg

▼ 東大柱是圓形的,旁邊的遊客與柱子相比,更可以看出來這根柱子的巨大,柱子本身直接貫穿了上下樓層,由交界處可以看出來這個特別的構造,由於整座大天守約30公尺高,因此柱子當然是一段段接起來的,大概很難找到一根柱子就超過30公尺長的。

姬路城_122.jpg

▼ 西大柱與東大柱一樣,都是貫穿所有的樓層,但西大柱的形狀是方柱,外表有打磨過的光亮,看起來比較有質感。

姬路城_123.jpg姬路城_124.jpg

▼ 一樓的平面圖,這個樓層已經有部分在石牆底座內,因為沒有窗戶的設計,所以光線明顯的暗了許多。

姬路城_125.jpg

▼ 廁所也在一階,但這只是過去廁所的位置所在,並不是提供給遊客使用的,廁所設計在一階應該是方便直接將排泄物導到外頭去,但相對的空氣也會比較不流通,如果以現代的建築觀點來看,廁所應該要設計在樓上的靠窗處才對。

姬路城_126.jpg

▼ 這個是「流し」,一個說法是廚房的水池與澡堂的沖澡處,由於這個位置在地階,到底是幹嘛的並不是很確定。

姬路城_127.jpg

▼ 地階的平面圖,這個樓層算是地下室,也有對外的出口,這一次的天守閣參觀行程,就是從地階的這個位置離開大天守。

姬路城_128.jpg

▼ 出口的大門為「水六門」,在出來前要先歸還拖鞋,並有提供一個區域讓大家穿鞋,穿好鞋就可以離開,重返戶外空間了,整個在大天守內的時間約一個小時左右,大家參觀時要把握時間,因為戶外的空間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參觀的。

姬路城_129.jpg

▼ 順著道路往下走,右邊是西小天守的建築,這條有木頭欄杆的棧道,應該是後來才設計的,當年應該是沒有的。

姬路城_130.jpg

▼ 由出口處回望天守閣,後方最高的自然就是大天守了,前面左方的是乾小天守,右方的是西小天守,另一個東小天守在後面看不到,目前整個姬路城的維修,整個天守閣都算是完成了,還在進行維修中的都是比較外圍的城牆,這個時間來參觀天守閣是最好的,因為外牆當上完漆,整個就是新新的感覺。

姬路城_131.jpg

▼ 由出口出來後,這個小建築是洗手間,因為在天守閣內沒有廁所,大家都是憋到出來後才趕緊上廁所,因此裡面排隊的人還不少。

姬路城_132.jpg

▼ 在天守閣前方的這個廣場為「備前丸」,這個地方屬於本丸的一部分,是過去城主池田輝政居住的地方,原本應該有城主的會客間與夫人的住所,但這些建築都在1882年的大火中被燒掉了,實在是有點可惜,現在則是一大片的廣場而已。

姬路城_133.jpg

▼ 整個天守閣在2015年才翻新完成,因此在2016年來的我們,看到的是相當嶄新的外觀,從備前丸的位置拍照是最好的取景角度,可以將整座天守閣的一些建築構造都拍攝清楚,而且也比較不會受到人潮干擾。

姬路城_134.jpg姬路城_135.jpg 姬路城_136.jpg 姬路城_137.jpg姬路城_138.jpg

▼ 整個石頭底座算是最堅固的地方,由於轉角處是整個底座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在建築這個地方是,特別使用了類似積木堆積的工法,可以得到較佳的防護力,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與一般的牆面設計不一樣。

姬路城_139.jpg

▼ 整個姬路城在晚上會進行打光,在備前丸的旁邊可以看到探照燈的設置,這一次沒有辦法拍攝到夜景,一般的旅行社大概也不會有類似的行程,只好等以後看有沒有機會再來姬路城參觀了。

姬路城_140.jpg

▼ 這個方向是出口的位置,出口的地方也有一個小門名為「備前門」,大概是與備前丸相呼應,雖然沒有明顯的出口方向指引,但反正跟著人潮走就好,不會迷路的。

姬路城_141.jpg

▼ 在備前門旁邊有一個水井,上頭有一個機械裝置,應該是用來打水使用的,目前應該是沒有在使用了。

姬路城_142.jpg

▼ 從備前門外的這個小孔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個名為「腹切丸」的地方,本來以為是以前用來切腹的地方,不過這裡其實是由城主的心腹武士駐守的重地,由於此處如果被攻陷了,那整座城池大概也就保不住了,有一股如果守不住那就切腹謝罪的意思。

姬路城_143.jpg 姬路城_144.jpg

▼ 旁邊看到的這座建築是「太鼓櫓」,所謂的櫓就是倉庫的意思,因此這個太鼓櫓擺放太鼓的地方,過去這裡是用來報時用的,透過打鼓,可以讓城下町藩士和町民知道進出城門時間。

姬路城_145.jpg

▼ 由出口出來後,會看到這一座「阿菊井」,這又是姬路城內的另一個傳說了。傳說第九代城主小寺則職的家臣青山鐵山想要竄位,但被忠臣衣笠元信察覺,因此衣笠派遣自己的小妾阿菊到青山家中作臥底,雖然後來救出了城主,但最後青山鐵山還是竄位成功,後來發現原來內奸就是阿菊,於是乎就將由阿菊管理的傳家之寶十枚盤子之中的一枚藏起來,並將阿菊折磨至死棄屍井中,從此以後晚上就可以聽到從井中傳來阿菊悲傷數盤子的聲音,這個故事在哆啦A夢中也有出現過,因此我很有印象。

姬路城_146.jpg 姬路城_147.jpg

▼ 目前井口已經用鐵絲網封住了,防止遊客不小心墜落,而且這座井被遊客拿來當作許願井,在井底可以看到很多的硬幣,已經沒有那種陰森的感覺,不過我們都是白天來旅遊,也許晚上會有不同的氣氛吧。

姬路城_148.jpg 姬路城_149.jpg

▼ 順路往出口的地方走,旁邊這個區域還在整修中,有特別設計一條參觀的長廊讓遊客進入,免費開放參觀。

姬路城_150.jpg

▼ 裡頭有保存工事的解說,與維護工地之間有玻璃隔開,可惜後來稍微下了小雨,玻璃上都有水珠,很難對焦,拍得不太清楚。

姬路城_151.jpg 姬路城_152.jpg

▼ 旁邊有各種不同年代的「鯱」的展示,透過這個小小的空間,可以看到不同年代對於鯱的設計差異。

姬路城_153.jpg

▼ 包含明治時代、昭和時代、平成時代的鯱都在此展示,個人感覺明治時代的鯱線條比較柔和,從昭和時代開始,就開始有比較堅硬的線條出現,尤其是魚尾的開叉線條更為明顯。

姬路城_154.jpg 姬路城_155.jpg 姬路城_156.jpg 姬路城_157.jpg

▼ 接著由「めの門」離開二の丸,上方也有樓房的設計,可以駐軍在此。

姬路城_158.jpg

▼ 旁邊的城牆上,可以看到「扇の勾配」的構造,扇の勾配就是扇坡,牆角採用長短邊交錯堆疊的算木積堆疊法,優點是高陡堅固、有利防守。

姬路城_159.jpg 姬路城_160.jpg

▼ 本來還想要去西の丸看看,但考慮還要逛賣店的時間,這一次只好忍痛放棄,直接從出口方向離開姬路城了。

姬路城_161.jpg

▼ 沿途還可以看到這個「をの門跡」,這裡過去有一個をの門,目前只剩下一個底座在這邊而已。

姬路城_162.jpg 姬路城_163.jpg

▼ 沿著通道,經過「るの門」,就來到最初一進來的地方。

姬路城_164.jpg

▼ 這裡是「菱の門」的背面,順著原路離開姬路城。

姬路城_165.jpg

▼ 這邊還有一幅依據明治時代畫成的鳥瞰圖,後方就是姬路城的天守閣,可以看出來當時整座城池的周圍相當的繁榮,旁邊有一整圈的護城河。

姬路城_166.jpg

▼ 旁邊還有一塊「中村大佐顯彰碑」,大佐是日本的舊軍階,大約是上校的階級,由於明治維新的緣故,姬路城曾經在1871年廢城,在1874年日本陸軍開始進駐姬路城,而附近的居民也開始盜賣城內的古物,在1878年的時候,當時的指揮官中村重遠大佐向當時的陸軍大臣山縣有朋建議保存姬路城,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終於在1910年進行第一次大整修,因此特別在此立碑紀念中村大佐,以彰顯他協助保存姬路城的功績。

姬路城_167.jpg

▼ 由這裡上去,就是通往西の丸的地方,這一次因為時間的因素沒有辦法去參觀,下次再來了。

姬路城_168.jpg

▼ 從這個角度拍攝天守閣,大致上與門票上的圖案方位差不多,可以將大天守、西小天守、乾小天守都同時入鏡,剛整修完的天守閣果然漂亮,潔白的外觀彷彿白鷺展翅,因此才有白鷺城的美稱。

姬路城_169.jpg

▼ 出口的地方,有兩個過去日本士兵的雕像,聽說姬路城這邊偶爾會有工作人員扮演士兵,可以與他們合照,可惜我們來的這一天沒看到,只能拍到這個雕像而已。

姬路城_170.jpg 姬路城_171.jpg

▼ 這一間是姬路城官方的賣店,由姬路城本身直營,裡頭賣的東西比外頭的較為精緻,還有一些獨賣的商品,但價位也相對較高,還是可以好好的逛逛。

姬路城_172.jpg

▼ 旁邊有這一大片的石庭,大概也是什麼的遺跡之類的。

姬路城_173.jpg 姬路城_174.jpg

▼ 順著原路走回停車場集合上車,這時候已經開始下小雨,氣溫不高顯得更冷了,還是早點上車吹暖氣比較實在。

姬路城_175.jpg 姬路城_176.jpg  

旅遊資訊:

地址:日本國兵庫縣姬路市本町68番地

電話:+81 79-285-1146

官方網站:http://www.city.himeji.lg.jp/guide/cast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查爾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