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陣屋這個地方,是來到高山市一定要去參觀的地點,
七年前跟團到這邊時,當時的旅行社沒有安排入內參觀,因為參觀一圈大約會花上半個小時以上,
算算時間也有點趕,當時就沒有再特別另外買門票入內去參觀拍照了,
而這一次跟著再次來到高山市,高山陣屋是包含在參觀景點當中的,
總算是得以入內參觀,一探究竟,在高山陣屋內,除了最後的御藏區不准拍照外,
其他的地方通通都可以照相,但不能使用閃光燈,參觀的人要遵守規定。
高山陣屋(たかやまじんや)這個地方,是江戶幕府將飛驒國作為直轄領地時,
為了管理而設置的代官所、飛驒郡代役所,也是高山市區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
所謂的陣屋,是日本江戶時期的地方官、郡代及代官施政辦公的地方官府,
總合了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局、法院等功能於一身,在參觀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房間。
這個地方原本是飛驒高山藩主金森長近的下屋敷,簡單來說就是金森氏的別墅,
在1692年江戶德川幕府將飛驒設為直轄領後,由伊奈忠篤將陣屋整備為代官所,
而在1777年之後,這裡更成為郡代役所,明治維新撤藩後,
高山陣屋轉變為縣政廳、郡政廳、政府分支機構等,持續作為高山市的權力中心,
在1929年高山陣屋被指定為國家史蹟,但仍持續作為縣政廳、郡政廳、政府分支機構等使用,
一直到1969年,飛驒縣事務所搬遷後,長達270年的權力中心才正式關閉。
目前高山陣屋以文化財的方式保留下來,開放一般遊客購票入內參觀,
現存的建築大部分是1816年後改建的,內部展示一些江戶時期的歷史資料,
而每天早上會在陣屋表門前廣場舉行朝市,稱為「陣屋朝市」,
會一直營業到當天的中午為止,可以買到不少的當地農特產及民藝品,
要去高山的人,可以考慮早點出發,先去逛逛陣屋朝市後,再去慢慢的參觀高山陣屋。
▼ 這裡是高山陣屋的表門,也就是整個高山陣屋的大門口,這一次算是舊地重遊,不過七年前來的時候沒有進去參觀,只有在表門外拍幾張照片而已,我就知道我一定會再來一趟這邊觀光,這一次總算是進去陣屋內拍照參觀了。
▼ 在前方有一塊寫著「史蹟高山陣屋址」的石柱,側面還有刻了一些字,隱隱約約看得出來,上面寫的是高山陣屋被指定為史蹟的時間與說明。
▼ 旁邊還有一塊解說高山陣屋歷史的木牌,內容的漢字還滿多的,不難猜出整個說明的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看看。
▼ 整個高山陣屋的範圍,這一次我們參觀的路徑主要都在中央的建築內部,前前後後都在參觀的動線內,左邊一大間的房屋就是御藏的位置,也是整個參觀動線的最後一個地點,如果依照參觀動線走一圈的話,大約會花上35分鐘左右,但加上領隊解說、拍照的時間在內,大約花上一個小時左右是很正常的。
▼ 開放時間寫在門口的這塊木牌上,不同季節的開放時間都不一樣,要去參觀的人要留意季節時間的差異。
▼ 票價的部分,成人一張為430日幣,嚴格來說真的是相當便宜的價格,日本在這種文化參觀的票價,好像都相對偏低,所有人都可花費得起的價格,多少也加速的參觀人數成長。
▼ 高山陣屋有支援TABIDO這個APP,這個APP在日本好像還滿流行的,提供的服務包含:了解日本及體驗日本樂趣的「旅行須知」、提供來自日本各地的資訊以及AR擴增實境和VR虛擬實境的服務、前往目的地的路線導航,對於觀光客來說應該是滿實用的。
▼ 驗過門票後,就可以直接入內參觀,通過驗票口後,直走就是高山陣屋的主屋,由於整個高山陣屋內都是木板地板或是榻榻米,一般的室外鞋無法直接穿進去,因此要在大門口脫下鞋子,並用提供的塑膠袋裝好自己的鞋子,整個參觀過程中鞋子都要自己提著,最後要離開的時候再換上,目前高山陣屋已經沒有另外提供拖鞋(但也有可能冬天會提供以保暖),因此要去高山陣屋的這一天,最好是穿著襪子比較保險。
▼ 進入高山陣屋前,記得要拿一張說明書,裡面有地圖可以參考,雖然高山陣屋整體來說還不至於會迷路,但有地圖在手,應該也比較方便參觀。
▼ 在大門口旁邊可以看到這間門番所,也就是所謂的門房、門衛室,顧名思義就是警衛或保全站崗的地方,裡面除了寫著「御用」的燈籠外,還可以看到一些防衛性武器的陳列,應該都是當時的警衛隨身配備的裝備。
▼ 進入高山陣屋內部後,首先看到的是「玄關之間」,這個房間保存了1816年(文化13年)的擺設方式,正面牆壁上,有顯示郡代地位的「青海波模樣」圖案,非常值得好好的拍張照片,欣賞整個玄關的設計方式。
▼ 開始進入參觀的動線後,是一連串的榻榻米房間,這些都是做為官員的辦公室用途,辦公室間以榻榻米邊緣不同顏色的線,加以區分階級和使用者,主要都是處理民事案件的地方,以現代術語來說,應該就是民事法庭了。
▼ 首先看到的是「御役所」,為高階官員的辦公室,是整個役所的中樞,現場的陳設中可以看到矮桌用來寫卷宗,沒有椅子,應該就是直接坐在榻榻米上面書寫。
▼ 隔壁是「御用場」,為本地官員的辦公室,與御役所的布置大致相同,但很明顯差異的地方在於,使用的桌子種類不同,在御用場內的桌子就跟一般的木箱一樣,桌面也較小,後方的大桌與御役所內的也是稍微有點不同,應該是本地官員主管的位置,階級之分相當的清楚。
▼ 從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觀,高山陣屋的庭院也是滿寬敞的,雖然沒有太多的華麗庭園造景,但還是可以看出一些日式庭園的設計風格。
▼ 這個比較小的門是地役人出勤口,一般的官員出入高山陣屋要從這個小門進出,不能由大門走,這些都是因為階級制度而有所的規定,現在給遊客走的大門,以前應該都是大官或是賓客才能走的。
▼ 在整個高山陣屋中的設計,基本上就是依據不同的階級、身份而有不同的區域劃分,不同地位的人享有的待遇是不一樣的。首先看到的這一間是「寺院詰所」,為僧侶的等候室,過去的日本有很多僧侶都是有錢又有勢,所以才有一間專供僧侶使用的等候休息室,雖然空間不大,但有獨立的出入口,也算是地位比較高的待遇。
▼ 隔壁是「町年寄詰所」,就是所謂幫助陣屋工作的町年寄及町組頭所利用的房間,因為身分不同所以每個房間都有專門的出入口。町年寄及町組頭都是輔佐高階官員的地方官員,其中町年寄是指江戶時代的町役人役職,而町組頭則是江戶時代的地方三役(里正、組頭、百姓代)役職,都是江戶時代的地方官員名稱。
▼ 最旁邊的這邊為「町組頭詰所」,與町年寄詰所的大小差不多,因此二種官員的地位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 看完了各間詰所後,我們來到湯吞所,簡單來說就是休憩室/茶水間,在這邊泡茶聊八卦地方,不管什麼時代,小道消息一直都是存在的,茶水間就是八卦流傳最方便的地方,因此整個空間的設計還滿大間的,可以多容納一些人。
▼ 在湯吞所的中間有一個日本傳統地爐的設置,地爐內可以堆放炭火,從天花板上垂下一根棒子,通常是木質或是鐵質,用來吊掛茶壺或是鍋子,就這樣在上方直接煮茶或料理,現在一些傳統的日本茶室都還有這樣的設計,拿來煮抹茶會特別有氣氛。
▼ 在湯吞所的裡面有一間名為「勝手」的空間,其實就是其實就是泡茶的廚房,在這邊預先處理好相關器具、食物後,再拿到湯吞所去使用,裡面洗滌台、灶都有,方便使用。
▼ 風呂場,也就是洗澡間,看起來沒有浴缸或是浴盆的設計,日本這個愛泡湯的民族,為何在洗澡間內沒有這個設備,還是中間那塊空間就是放澡盆的位置,這就不得而知了。
▼ 在高山陣屋內的廁所有一個很文雅的名稱叫做「雪隱」,雪隱這個名詞似乎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為茅廁經由美化過後的名稱,來源是過去在中國佛教名山雪竇山上,有位禪師在靈隱寺中擔任司廁職,於打掃茅廁時有所大悟,並將茅廁取名為雪隱,這個文雅的名稱就一直傳下來了。
▼ 高山陣屋的廁所內,有著還算現代化的便器設計,與現代便器的型式差沒多少,不過都是木頭製作的,味道應該會還滿重的,因為會滲入木頭其中啊!
▼ 走完了以上的地方,大概只走了整個高山陣屋的三分之一左右空間,接下來我們要往比較私領域的地方參觀,首先看到的是「座敷」,也就是客廳的位置,原則上就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我相信在過去江戶時代應該會有一些家具擺設其中,目前就只是空間的展示,感受一下這個座敷空間的氛圍。
▼ 隔壁的這一個比較小的房間是「居間」,主要用途是代官的書房與休憩室,雖然空間比較小,但有二扇面對庭院的門板,有比較好的賞景視野。
▼ 這個出入口是官舍的出入口,基本上高山陣屋比較像是辦公場所與官邸設計在一塊的建築,前面看到的部分都是辦公室,屬於公領域的部分,後面看到的這個區域都是屬於官邸,屬於私領域的部分,因此各自有獨立的出入口也是很自然的。
▼ 進到這個房間時,大家都被這口木箱嚇到,因為看起來實在是有點像是棺材,但其實這個木箱是「長持」,是用來當作衣服或寢具的儲物櫃,在搬運的時候,會在木箱兩側處的金屬環中插入木棍,再由二個人一前一後的抬著走,很方便的一個設計。
▼ 旁邊這些娃娃是「五月人形」,與女兒節娃娃類似,這個五月人形是因為日本端午節是祝願男孩健康成長的節日,因此有男孩的家庭會擺放出五月人形來祈福。
▼ 這間景觀視野最好的房間,是給代官夫人使用的房間,名為「御奧」,房間面積比較大,有直接面向庭園的出口,地上的正方形榻榻米可以拿起來。就是地爐的位置,冬天的時候可以生火取暖。
▼ 房間內的畫作上,有著楊貴妃的字樣,日本因為受到中國唐朝的影像很大,甚至還有遣唐使的設置,因此很多事物都是由唐朝流傳過去日本的,會看到楊貴妃的畫像也不意外。
▼ 這個地方曾經在平成27年的時候,作為日本將棋的名人戰對局場,留有當時對戰時的現場照片,就是在這個位置進行的。
▼ 旁邊有個小一點的開放空間是茶室,就是泡茶的地方,因此擁有的視野也不錯。
▼ 在戶外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個用石頭推出來的凹洞,這個地方是蓄水池,由於日式建築大多以木頭搭建,一不小心就會燃燒起來,為了救火需要,隨時儲存水源在這個位置,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就直接從這邊取水來滅火。
▼ 水源透過屋頂上的集水管線,當下雨的時候,會將由屋簷收集來的雨水導入這座水池中,就不用再特地去河邊取水過來了。
▼ 外面這間比較小的建築是「勝手土藏」,用來存放廚房用品的倉庫,看不到裡面,只好拍拍外觀,感覺不是很大間。
▼ 這一大間是「女中部屋」,也就是女傭人的房間,房間相當大,但不知道要睡幾個人,在這個房間的窗戶上貼著可透光的白紙,當早上太陽升起後,陽光會照射入房間內,讓女傭覺得刺眼無法再睡,就會立即起床工作,該說這是先人的智慧嗎?
▼ 在女傭人房的隔壁就是廚房,相當寬敞的廚房空間,中央部位是一大組的灶,主要煮食的地方就在這裡,廚房在以前叫做「台所」。
▼ 中間的灶,還有放入木材作為示意,過去在煮飯都是燒柴火的,因此火喉的控制相對來說應該算是重要。
▼ 這個是洗菜台,主要應該是用來洗菜用的,至於洗碗盤的地方好像不在這裡,記得以前去參觀某一座城堡時,也有看到類似的設備,就是專門洗菜用的水槽。
▼ 旁邊還有一些廚房內的用具,像是篩子、大鍋等,都是在煮食大量食物時會用到的器具。
▼ 旁邊的櫥櫃內,展示了許多過去會用到的食器,像是定食的盛台、鍋碗瓢盆等,都可以在這邊看到,但滿多組的保存狀況非常新,猜測應該有一些是複製品。
▼ 高山陣屋過去在復原的時候,也經過一些的挖掘工作,現場有展示當初挖掘的過程與紀錄。
▼ 玻璃櫥櫃內展示的是挖掘時挖到的物品,大部分都是餐具,這些就都是古董了,很有歷史意義,也很有價值。
▼ 後方有一大間的「土間」,使用了紅土、石灰等物品鋪成的地板,土間主要是指玄關到房間之間的地方,主要用途多半會被當作廚房的一部份使用,這也是在廚房內會看到這一塊土間的原因,一些比較大型的器具會擺放在這邊,算是室內、室外空間的一部份。
▼ 可以看到一些舊時代的物品,擺在這邊進行展示。
▼ 在廚房與土間中間的這個部分,稱之為「下台所」,做為傭人的餐室使用,因為用人不能與主人一起用餐,因此就特地有這樣的一個地方供使用,一樣可以看到一組地爐,用途都是一樣的。
▼ 看完了廚房,我們順著動線往外走,首先看到的是這一大間的「廣間」,通常是拿來舉行儀式或會議的地方,公務上或是私務上都可能會用到這地方,也可以在這邊舉辦餐會,畢竟空間這麼大,可以利用的用途相當多。
▼ 正對的廣間的是「使者之間」,這個房間的用途是信使等候召見處,專門的區域供往來的信使休息,等候大老爺的召見問事。
▼ 後面的這一組為「寺僧駕籠」,為使者搭乘的轎子,感覺上相當小,人坐在裡面應該壓迫感會很重,不過因為過去的日本人比較矮小,說不定這個大小在當時正好合適。
▼ 最後來到了所謂的御白州(吟味所),作為審訊室的用途,前面說過高山陣屋總合了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局、法院等功能於一身,當要問案時難免會用型,就在這個房間內處理,整個房間內擺了各式各樣的刑具,都是在當時用來對付犯人使用的。
▼ 各式各樣的刑具,除了名稱外,也有使用說明,可以稍微想像一下當時逼供犯人的情境。
▼ 真的想不出來也沒關係,牆上有圖畫示意圖,描繪出當時審問犯人的樣子。
▼ 這一間可以使用TABIDO來觀看虛擬畫面,但我沒有安裝程式,不知道實際上會看到什麼畫面。
▼ 最後來到的地方是御藏,這裡在過去是做為糧倉的用途,不過這些倉庫本來不是在這裡,在1695年的時候,從高山城的三之丸移築過來,歷經400多年歷史,被認定為日本全國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倉庫,目前作為展示有關高山陣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有展示著當年因為高山陣屋施政不當,而發生的「大原暴動」和「梅村暴動」兩起農民暴動,除了陳列展示在大原暴動時,被判砍頭的農民善九郎留給妻子的遺書外,在門上的污垢,據說就是在梅村暴動時被農民殺害的守門員的血跡。
▼ 御藏內部不准照相,除了怕閃光燈會影響文件保存外,另外也因為著作權的緣故,因此裡面是禁止攝影及照相。走過一圈御藏,大概也會花上十幾分鐘的時間,加上還有不少的文物、文件可以研究,喜歡歷史的人應該會想要一直泡在裡面吧!
▼ 最後要離開前,在門口旁邊可以看到這樣一大間的「藏番長屋」,目前的用途是一般的休息室與賣店,可以進去裡面晃一下,拍幾張照片也好。
▼ 在主屋前面有一個小小間的建築,這一間是庫房或拘留所,看當時的用途而定。
▼ 還有一個井戶,簡單來說就是井,方形的井,與我們一般印象中的圓井不太一樣。
▼ 最後領隊幫我們大家分組在這塊日期看板前合照,背景就是高山陣屋的主屋,還有設置專門拍照的座位,非常不錯的取景角度。
▼ 在前方的陣屋廣場是每天早上陣屋朝市的設置地點,這邊的朝市歷史,最早可以回朔至日本江戶時期,現在的朝市都是用來販賣當地的土特產、民藝品等,有時候可以撈到寶,七年前來這邊的時候,就在這邊買到小蘋果,後來過了幾年台灣才開始流行起小蘋果。這一次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朝市早就收市了,只剩下空蕩蕩的廣場而已。
旅遊資訊:
地址:〒506-0012 日本岐阜縣高山市八軒町1-5
電話:0577-32-0643
開放時間:08:45 ~ 17:00(3月~7月、9月~10月);08:45 ~ 18:00(8月);08:45 ~ 16:00(11月~2月)
官方網站:http://www.pref.gifu.lg.jp/kyoiku/bunka/bunkazai/2721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