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花博展期就要結束了,之前公司一起團購的票都還沒用完,
所以就挑個星期六搭著高鐵前往台北參觀花博,
這一次我們從上午九點開始一直待到晚上九點左右才離開園區,
足足逛了十二個小時左右,加上假日人又多又擠,還是有好幾個主題館都沒有看到,
雖然這一次是我第二次來花博,上一回是跟公司的同事一起來的,
不過因為上一次是下雨天,很多戶外的展區都沒有去到,
所以就在這一次連同上次沒看到的部分一起看完,
雖然人一樣是又多又擠,到處都是要排隊排到死,
不過還是非常值得一遊的,畢竟這種世界級的大型展覽人多是早就可以預見的,
所以想去看的人趕快把握最後的一個星期,趕緊去跟上流行的盛宴吧!
▼ 我們搭乘高鐵上台北後,直接搭捷運到圓山站來,一出站外就被人山人海的場景給嚇到,加上圓山站是離花博入最近的捷運站,所以在門口一樣是一堆人排對等著進園區參觀,所以當機立斷,決定先搭接駁車由新生公園區進入,事後也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新生園區的入口幾乎都沒有人。
▼ 這次我們從G4這個入口進園,一大早這邊完全沒有人在排隊,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大家都進去裡頭了。這個出入口也是離夢想館最近的地方,一進園區後,往前衝就是夢想館了。
▼ 門口有個大大的裝飾,看起來跟新加坡的大榴槤還滿像的。
▼ 這裡的售票處完全沒有人在排隊,從圓山公園區到新生公園區間有免費接駁車可以搭乘,而且公車還有專用道完全不會塞車,看來在圓山公園區排隊的人應該是失算了,因為不知道要排多久才可進到園區內,由這邊完全不用等,可以馬上進入園區參觀。
▼ 空空蕩蕩的入口處,完全不用排隊。
▼ 裡頭的人也沒有想像中的多,估計應該是大部分的人都從圓山的入口進入,所以這邊才會覺得比較少人。
▼ 一進入園區就看到這一個大鯨魚,後方還有一個扶輪社的標誌,這裡一共有兩條鯨魚,做得栩栩如生,非常的漂亮。
▼ 來到花博自然是要看花的,花博的花會不斷的更新,這一次看的花又跟我去年年底來的時候大不相同,難怪有人會每隔一陣子就來花博一次,因為每次都會看到不一樣的感覺。
▼ 後面的建築就是我們進來的入口,搭配著前面的花海拍出來的感覺,非常的漂亮。
▼ 在園區中有一些類似蒙古包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有些是休息區,有些則是像這樣的醫療站,只是除非到正面來看,不然完全感覺不出來這裡是醫療站。
▼ 還有利用這種大水管做成的休息區,每個水管外觀都漆上了不同的顏色,與一旁的鮮豔花海形成搭配的景象。
▼ 迷宮花園就在入口的旁邊,裡頭設計成八卦的形狀,有點像是八卦陣的感覺,不過其實也不用怕迷路,因為在迷宮的旁邊會有小小的縫細,如果真的覺得出不來的話,就鑽縫逃生去吧!
▼ 大門口有一張路徑圖,但是我想沒有人可以背的下來,所以勇敢得闖進去就對了啦!進到迷宮內依序可看到中間的廣場圖案,分別是飛鳥、怪獸、城市與螞蟻。
▼ 進去大門後左邊是入口、右邊是出口,當然也沒有硬性規定,反正從一邊進入就從另一邊出來就對了。
▼ 迷宮的感覺大概是這樣,可以看到高度大概比一般的成年人矮一點點而已,雖然路徑是彎來彎去,不過只要順著方向走,大致上都可以走得出來。
▼ 這個是飛鳥,不過我覺得應該是要反過來看才會比較有感覺。
▼ 怪獸的圖案就很容易理解了。
▼ 城市的圖案還有一條河在當中,看得出來這是城市的圖案。
▼ 螞蟻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因為很容易就看出來了。
▼ 在中央還有一區是給小孩子玩的,樹高大概是成年人高度的一半,所以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小孩在哪裡,也比較不會迷路。
▼ 因為我們有拿到養生館的預約券,所以為了打發這段等待的時間,決定先去青青步道散散步,途中經過夢想館,這一次因為比較晚到台北,所以就沒有那到夢想館的預約券,不過去年跟同事來的時候有看過了,所以這一次沒看到也不覺得可惜。新生公園區位於松山機場航道的下方,常常可以看到飛機經過的模樣,有時後就可以拍到不錯的相片。
▼ 夢想館的對面是未來館,光看這個排隊的人潮就放棄去排隊了,不想浪費時間在排隊上。
▼ 天使生活館也是一樣大排長龍,也只好放棄,雖然工作人員說,大約下午四點以後就可以不需要排隊,不過因為這天是假日,滿懷疑人潮會在那個時間抒解掉,最後這兩個館我們都沒有進去看。
▼ 青青步道上次來的時候因為正好下雨,所以沒有開放,這一次就如願的上去了,雖然排隊的人也滿多的,不過大約排個15分鐘左右就可以排到,等待的時間不算久,還可以接受。
▼ 一群人魚貫的往上排,不過這個爬上去的感覺跟我們去年去滑鐵盧看到的感覺還滿像的。
▼ 所謂的青青步道其實是沿著天使生活館與未來館屋頂的步道,沿著這條步道,可以看到這兩館與夢想館屋頂的太陽能板,這麼大規模的太陽能板提供了這三個館的用電需求。
▼ 中央有一個生態池,不過只能由館內進入而已。
▼ 可以看到對面的夢想館屋頂也是一大片的太陽能板,在節能的效益上應該還不錯。
▼ 下了青青步道正好趕上11點的表演,這個表演是來自緬甸的團體,表演的內容是籐球,解說的時候說這是緬甸人常常參與的運動,在台灣不常看到。
▼ 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場地,之前是倒了大量的冰塊來洗地板,所以要努力的把地板弄乾。
▼ 表演者在旁邊休息中,有男有女,還滿多人的。
▼ 第一個上場的單人表演是在緬甸相當有名的的籐球表演者,單人表演相當的精彩,很多高難度的動作都獲得在場觀眾的喝采。
▼ 接著是團體表演,六個人輪流踢球,中間會交叉一些高難度動作的表演,當然偶而也會失手的,不過還是獲得了大家的掌聲。
▼ 看完表演後,我們又去了養生館,離開養生館後就直接到旁邊的美食街去吃午餐,這個美食街集合了台灣各地有名的小吃,幾乎是想得到的都可看到,不過因為座位有限,加上假日人又多,非常的擁擠。
▼ 我們吃得是來自台中是的95道口燒雞店,據說也是很有名的店,會吃這家也是隨機挑選的,而且我們就在店門口處找兩個座位,運氣還不錯。
▼ 這家的生意還滿好的,一堆人排隊在門口等。
▼ 很多人都說花博的食物貴,不過我覺得也還好,因為一般美食街也大概就是這種價格,所以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要便宜的話就只好自己出園區外頭去覓食了。
▼ 點套餐附的湯,還有兩個雞肉丸子與蘿蔔,料還滿多的,也還不錯吃。
▼ 雞肉鬆飯,純粹只是想吃看看雞肉鬆的味道是怎樣,不過其實跟一般的豬肉鬆差不多,吃不太出來有什麼不同。
▼ 燒雞腿飯,用的是大雞腿,還有附一個糖心蛋,會稱為糖心蛋是因為把蛋剖開後,裡頭就是滿滿的蛋黃糖心,很特別的作法,還滿好吃的。
▼ 接著到旁邊的林家古宅參觀,這裡有部分是古蹟,有部分則是新蓋的建築,只是為了與古蹟融合一體,蓋得也像是古代建築的樣子,裡頭除了建築外,還有很大的一片花園造景,有點像是紅樓夢大觀園的感覺,以前的有錢人家生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 裡面的人也滿多的,最主要的當然就是中央的主建築了。
▼ 旁邊的庭園區也很值得一看,有空的話可以進去走走看看。
▼ 水池旁邊的建築都是餐廳,一樣是一大堆人,不過外觀蓋得還滿漂亮的,應該是為了花博才新蓋的建築物。
▼ 還有一個邀月亭,這大概就是以前有錢人賞月的地方,因為比較高,所以景觀比較好,看得比較遠。
▼ 主建築中除了正中央的祠堂外,還有後面房間的的一些古文物可以參觀,另外一邊的建築則是泡茶的地方,不過感覺上生意不太好。
▼ 泡茶室都是空空蕩蕩的,這樣也對,誰會沒事來逛花博時喝茶?要喝茶的人應該都上貓空去了吧。
▼ 這個祠堂頗有歷史,中央供桌還有擺放祭品。
▼ 其他的房間就是古時候的物品,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