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鎌倉旅遊的人,幾乎很大比例的人都會去看鎌倉大佛,不過要留意的是,
很多人會覺得既然是鎌倉大佛,那應該就是要搭車到鎌倉站,不過實際上,
鎌倉大佛所在地高德院,是位於長谷,雖然一樣是屬於鐮倉市,
但長谷站與鎌倉站間可是有著二公里的距離。鎌倉大佛所在的高德院,位於長谷,
是一所佛教淨土宗寺院,在境內有一尊現為日本國寶的青銅製阿彌陀佛坐像,
俗稱鎌倉大佛、長谷大佛,從長谷站出來後,指標也是只寫大佛,並沒有寫高德院的方向,
這座大佛高11.3公尺、重121噸,這樣的尺寸,
只比奈良東大寺盧舍那大佛像要小(高15公尺),在日本青銅佛像的尺寸中排名第二。
(東大寺: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576017240)
鎌倉大佛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52年的鎌倉時代,不過目前看到的大佛,
到底是不是當初建造的那一座,目前依舊沒有定論,鎌倉大佛原本是位於建築當中,
但在室町時代時,海嘯摧毀了建築而大佛安然無恙,所以後來大佛就變成露天的狀態,
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大佛還向前滑動了大約60公分的位移,佛像的內部是中空的,
參拜者可以付費參觀佛像內部。在面對佛像右側的長廊內,
還有一雙長1.8公尺的草鞋,這是在1951年由一群孩子編織,
希望佛穿上草鞋後走過日本每一吋土地,草鞋每三年會重新製作更換為新的。
▼ 搭乘江之島電鐵,從長谷站出來後,走路不到10分鐘即可抵達高德院,門口立著一支寫著大佛字樣的石柱,這裡就是有著鎌倉大佛的高德院,從外面是看不到大佛的,一定要購票走進去才行。
▼ 最外面的是仁王門,進入仁王門後一樣還是免費參觀的區域,左手邊有一間賣店,可以買到與鎌倉大佛相關的紀念品,賣店對面是售票處,過了售票處才是付費區域。往前走就會看到鎌倉大佛,在大佛的後面還有一間觀月堂,這次忘記去觀月堂拍照,下次再來。
▼ 這座就是仁王門,牌匾上寫著的是大異山三個字,大異山就是高德院的所在地,讓我比較好奇的是,在牌匾的上方為何會有一個皇室菊紋的標誌。
▼ 仁王門的二旁都會有一對金剛力士,作為寺院的守護者,金剛力士通常都會設置於寺院的交界處,保護寺院內的區域與奉祀的神明。
▼ 過了仁王門會看到正前方的這座門,這裡原本是通往內院的門,目前沒有開放,所有遊客都要往左邊的售票處去購票,在從售票處那邊進入內院。
▼ 售票處小小的,入口處有保全站岡,通通都是人工售票窗口,沒有售票機,購票的速度還滿快的,不會日文也沒關係,用手比個數字也可以溝通。
▼ 高德院的開放時間有分冬季與夏季,夏季4月至9月開放時間為08:00~17:30,冬季10月至3月開放時間為08:00~17:00,提早30分鐘關門,門票一個人300円,算是很便宜的價格。
▼ 另外大佛內部開放參觀的時間為08:00~16:30,賣店營業時間為08:30~16:45,御朱印受付時間,有在收集御朱印的人也要自己留意時間。
▼ 參觀門票帶回台灣後,還可以當作書籤使用,門票的正面就是鎌倉大佛的照片,背面則是介紹說明文字,大佛的尺寸也有註記在背面的內容中。
▼ 首先看到的是手水舍,參拜前可以先在這邊洗洗手、漱漱口,四面都有刻字,旁邊還放了一張這不是飲用水的說明,該不會真的有觀光客拿這個水來喝吧。
▼ 旁邊的林中有一根石柱,上面刻了一尊地藏菩薩,地圖上並沒有標示出這個點,而且隱身在樹叢內,發現的人應該不多。
▼ 正前方看到的就是鎌倉大佛,以前只有看過網路上的照片,終於看到實體的鎌倉大佛了,可能是因為放置於露天廣場中,遠遠的感覺並沒有很高,但這尊大佛可是日本第二大的青銅佛像。
▼ 大佛的前方很多人,大家都要來與鎌倉大佛一起合照,近看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巨大,這尊大佛連同底座有13.4公尺,一層樓的高度大約3公尺左右,這尊鎌倉大佛約有四樓高。
▼ 在大佛的前方,有寫著國寶鎌倉大佛的石柱,比較少人會特別跑來拍這支石柱,從這個角度可以同時將大佛一起入鏡。
▼ 大佛前方的石燈籠,燈罩的部分感覺也向是青銅材質,從大佛周邊的環境來看,目前大佛所在高起來的區塊,應該就是因為海嘯而被沖垮的建築遺跡,因為地基是石材,所以才沒有被海嘯沖垮。
▼ 在大佛正前方二側,有一對使用青銅製成的蓮花柱,上面的蓮花是金屬材質,製作的相當精細,很漂亮的設計。
▼ 鎌倉大佛相當莊嚴,為阿彌陀佛坐像的造型,雙手合掌向上,仔細看的話,這應該是阿彌陀佛九品印中的上品上生印相,稱為妙觀察智印,也稱為彌陀定印、定印,是一般阿彌陀佛坐像所結最常見的手印。
▼ 在大佛正前方有一座香爐,裡面有點燃後的香火冉冉上升,這座香爐也是很大,外觀有精細的佛像雕刻,有門可以打開,用來清理內部的香灰。
▼ 從香爐中會一直有香火上升,有時候會讓鎌倉大佛有沐浴在香火中的感覺,煙霧是一陣陣的,並不是持續穩定的輸出。不知道日本有沒有過爐的習慣,不然買了御守之後,也可以拿來這邊過個爐,加持一下。
▼ 大佛的臉部表情刻劃的也很細膩,有點嚴肅的感覺,五官很立體,雖然是青銅材質,但製作的還不錯,如果這是當年的那一尊大佛,那當年的工藝技術還滿厲害的。
▼ 這就是阿彌陀佛九品印中的上品上生印相,稱為妙觀察智印,也稱為彌陀定印、定印,是一般阿彌陀佛坐像所結最常見的手印,為拇指、食指的指尖屈合。
▼ 在大佛前有一個錢箱,應該是給大家投錢的,只不過這裡是露天的廣場,錢箱直接擺這樣,萬一下大雨的話,難道不會積水嗎?好怪的設計。
▼ 從側面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到大佛的頭部是微微的向前傾,俯瞰的塵世間的大眾,不曉得當年為何不是把大佛的頭部扶正,而是要有一個角度的擺放。
▼ 大佛的背面開了二扇窗戶,看起來像是後來才切割出來的,似乎是為了採光的設計,但也有一說是為了清運當時製造時產生的廢棄砂石。不過個人覺得會開窗的另一個原因是,整座大佛都是青銅打造,加上放置於戶外,夏天的時候大佛內部的溫度會很高,開窗應該是為了散熱。大佛的內部有開放參觀,但如果天氣太熱的話會暫停開放,就是因為內部溫度太高,不適合讓遊客再進入其內。
▼ 底部有四片刻了文字的青銅片,感覺像是蓮花瓣之類的,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刻上去的文字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 在大佛的正後方,有一支刻著南無阿彌陀佛字樣的石柱,因為寫著都是漢字,所以看得懂。
▼ 在大佛旁邊的這一間小木屋是售票亭,專門販售進入大佛內部參觀的門票,說是售票亭,其實說是收費處還比較貼切,這裡只負責收錢,而且僅收現金。
▼ 進入大佛內部參觀的費用為50円,而且這個價格是小學生以上都要收費,所以以下的小小孩應該就是免費了吧。
▼ 入口處位於大佛的底座上,有特別註明要靠右走,因為進出是同一個通道,如果大家不走同一個方向,就會很容易打結。入口上方也有提醒,因為大佛內部的光線比較暗,行走時要小心留意。
▼ 進出的通道就是這樣窄窄的一條,不過上了樓梯後就會來到大佛內部比較寬闊的地方,就不會再有較擠的感覺。
▼ 往上看,可以看到大佛內部的構造,最上方有一個圓孔,那個位置就頭部的地方,頭部一樣是空心的,類似球體的概念,看起來頭部與身體是焊上去的建造方式,由於是空心的,感覺會躲蝙蝠在裡面。
▼ 從壁面的構造來看,感覺是一層一層做上去的,外觀有再打磨過所以比較平整,內部就沒有再做修飾,更容易看出當初建造時的構造。
▼ 有一塊建造工法的說明,這座大佛建於幾百年前,在當時的工藝技術可以蓋出這樣規模的大佛實在是很厲害,在1960年的昭和大修理中,也有針對頭部與頸部做補強。
▼ 這個馬蹄形的鐵柱上,有關於鎌倉大佛的修造歷史年份說明,還有在大正12年因震災遭受破壞的修復說明。這二個說明都是日文,但漢字極多,應該不難猜出內容在說什麼。
▼ 不過在鐵柱上被刻了很多文字與紋路,而且大部分都是日文,應該是到這邊旅遊的日本人刻上去的,這就無法賴給國外觀光客了,日本人中也是會有這種喜歡亂刻字的人。
▼ 因為大佛內部沒有安裝照明燈光,唯一的光線就靠著背部的那二扇窗接近來的日光,在深處的位置然就照不到光線,除了陰暗外,相對的也會比較潮濕。
▼ 窗戶內有一個小平台的設計,這座平台禁止遊客翻爬,我在猜應該是為了萬一下大雨的話,就要派人上去將窗戶封閉,避免雨水進到大佛內造成淹水。
▼ 平台的高度大約介於二樓至三樓左右,其實還滿高的,要爬上去不僅不容易,而且危險。
▼ 從大佛內部出來後,就要準備離開高德院了。在面對大佛右側的廊下,可以看到這雙大草鞋,這雙草鞋長達1,8公尺,最初是由一群孩子在1951年編織而成,希望佛陀可以穿著草鞋走過日本每一吋土地。這雙草鞋每隔三年會重新製作更換,所以看起來都還是狀態不錯的樣子。
▼ 旁邊還有大佛的由來說明,比較重要的是大佛的規格尺寸,每個部位的長度都有個別說明,值得一提的是,大佛的頭部是螺髮的設計,這個螺髮的數量總共有656個,連這個資訊也都有提供。
▼ 這一間是高德院直營的賣店,除了有一些紀念品外,當然大家常購買的御守也有,收集御朱印的人要再往前走。
▼ 這裡有賣線香,遊客可以購買線香現場點燃來祈願,所以有特別說明教大家線香的使用方法,主要是點火裝置的使用方式,這對台灣人來說應該不是難事。
▼ 這一間是另一家賣店,因為不是直營店,所以應該就是委外經營的商店了,有更多的紀念品可以購買,用來送人的伴手禮、點心也比較多選擇。
▼ 前往出口的途中會遇到一個小花園,在這裡面也有幾個景點可以拍照。這塊是斯里蘭卡前總統的碑誌,不過沒有說明為何會有這一塊碑誌在這裡。
▼ 這棵是暹羅國皇帝陛下御手植之松,暹羅國其實就是泰國,這棵松樹是在昭和6年,暹羅國王拉瑪七世(Rama VII)訪問高德院的時候親手種下的,長得還不錯,在樹旁也有特別立了一塊石碑。
▼ 這一次到鎌倉的時間接近四月底,沒想到還可以看到櫻花,雖然只有幾棵櫻花樹在高德院中,但在沒有預期會看到櫻花的情形下看到了,還是很開心的多拍張照片。
▼ 至於這一棵,則是在昭和62年泰國王室皇太子到訪時種下的,為何泰國王室這麼喜歡到鎌倉來,而且為何都是種植松樹,不然種個櫻花應該也不錯。
▼ 要離開的時候,才在門口附近看到這塊說明,針對鎌倉大佛與大佛殿跡都有簡單的說明,雖然只有日文及英文,但日文的漢字頗多,勉強還是可以猜出意思的。
旅遊資訊:
地址:神奈川縣鎌倉市長谷4-2-28
電話:+81 467-22-0703
開放時間:08:00~17:30(4月至9月),08:00~17:00(10月至3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