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2)年的中秋節,我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中秋,
因為我竟然在中秋節當天的早上,經由快篩陽性自行宣佈確診了。
面對這該死的COVID-19新冠肺炎,雖然我從9/7開始連續三天的快篩都呈陰性,
但沒想到竟然在第四天早上轉變成陽性,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也趁著這一次的確診,來好好的紀錄一下心路歷程。
9月7日(三)
這天一大早起床,打開網路後,我的LINE就傳來了新訊息,原來是同事說她的兒子確診,
然後她剛剛快篩也確診了,當下我整個大腦瞬間清醒,
因為我前一天下午才跟她一起出去開會,在計程車上共處了超過15分鐘,
雖然都有戴口罩,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趕快來快篩一下,
幸好是一條線陰性,在中心群組回報後,正常出門上班。
上午開線上會議時,老闆問到這件事,我也回報說我的快篩是陰性,
但老闆說根據經驗要連續快篩三天持續觀察才會準,好吧,反正我隔天就提前請休假一天了,
而且竹北家裡的快篩還有很多,我們是快篩富翁,那就來連續快篩三天看看結果是如何。
9月8日(四)
這天是休假日,早上的快篩一樣是陰性。
雖然這天請了休假,但其實有很多事情要做,早上先開車去檢驗場驗車,
老車已經到了每半年檢驗一次的時間,前後只待了約十分鐘,當然也是全程帶口罩。
中午在外頭吃過了午餐後,還跟老婆去逛了一下百貨公司,看看有什麼需要補貨購買的,
這天整個白天都很正常,身體也沒有什麼症狀產生,加上早上的快篩是陰性,
連續二天陰性,我其實也都是很放心的。
不過晚上洗完澡後,人就開始覺得不舒服了,除了有些微的發燒外,人也覺得很疲倦,
但因為再次快篩還是陰性,想說會不會只是一般的感冒,但因為我老婆之前確診過,
她說我的症狀看起來就是確診的感覺,所以為了小心起見,從這天晚上開始,
我們夫妻就開始分別在樓上與樓下活動睡覺,決定先觀察看看再說。
9月9日(五)
這天起床後,量測體溫發現竟然超過了38度左右,整個人也覺得有點熱又昏沉,
加上喉嚨覺得卡卡的,而且全身無力疲倦,還帶著全身痠痛,
尤其是膝蓋以下的小腿,整個痠到不行,但這天的快篩依然是陰性,
由於我老婆五月的時候確診過,她說我的症狀看起來根本就是確診,
但為何快篩還是一直都呈現陰性,我也不是那麼清楚,可能是病毒量還不是那麼足夠,
所以才會一直都是快篩陰性,我甚至懷疑這個快篩到底有沒有問題。
總之,這天因為發燒,整個人都很不舒服,也沒打算要出門去活動,
一整天都躺在床上窩著,先好好的休息一整天,再觀察一天看看,
如果真的不舒服到很不行,隔天就準備要去醫院自費做PCR看看了。
9月10日(六)確診第一日,居隔第一日
這天是中秋節,睡了一晚,早上一起床後還是不舒服,
我老婆一大早就丟了之前在藥局買的韓國快篩給我,結果一滴入檢驗液,馬上二條線就出現了,
因為不死心,又拿了之前專案購買的香港快篩,一樣也是二條線,只好自行正式宣告確診了。
快篩陽性後其實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找到一間可以線上看診的診所,
本來很擔心這天是中秋節,診所會不會都休息了,
幸好在竹北博愛街有找到一家上午還有看診的小兒科診所,打電話過去預約並告知快篩陽性,
線上等候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接到LINE線上看診的通話邀請,醫生問了很多問題,
並給了很多提醒的建議,完成線上問診確認後,診所會幫忙代為上傳資料正式通報確診,
接者再請我老婆去診所幫我付費並拿藥,就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工作。
接下來就是正式通知公司我確診了,同時依據公司的規定要上線填寫通報單,
幸好我在確診前二天就休假了,沒有接觸到任何同事的機會,
也降低了在公司內部群聚感染的風險,也算是可喜可賀的事情,通報完成後,
接著就是申請一個星期的遠距上班,若真的不舒服無法上班的話,再來請假休息就可以。
在診所通報確診後,要等幾個小時,健保快易通APP上才會出現通報確診的訊息,
等確診訊息出現後,要在線上先填通報單,讓衛生疫調單位知道要匡列那些人進行居家隔離,
然後還要授權在健保快易通APP上船隨機ID,這樣子跟我接觸過的人,
就會在APP中出現接觸紀錄,還要申請各種確診證明,因為之前有辦過防疫險,
可以拿所有的證明去申請理賠,政府的數位化程度還不算差,很多申請都可以在線上處理,
並提供電子文件,在家裡就可以辦理完成所有的動作。
所有事情都完成後,吃了藥,就是開始一整天的昏睡狀態了~
9月11日(日)確診第二日,居隔第二日
睡到凌晨二點多,電話簡訊收到了我的居家隔離通知書的下載連結,
下載後發現依據規定,我要居家隔離到9月17日才可以出門,
看完了通知書內容,繼續倒頭就睡,生病了還是要多休息才對。
這天開始喝清冠一號,雖然大家都覺得不好喝,但我卻很愛這個味道,
因為我家有時候會煮中草藥的雞湯,清冠一號我覺得喝起來就像是雞湯的味道,
熱熱的喝會很好喝,所以一整碗我也是幾口就喝光光了,每天早上都要喝一碗。
這天的症狀比較明顯,持續發燒中,而且最慘的是開始有鼻塞,流鼻水,暈眩等,
這些症狀通通都跑出來了,在我認識的確診者當中,我的症狀算比較多元,
看來我的身體對COVID-19病毒的反應很大,身體的免疫防衛系統,
應該是傾全力在對抗病毒,才會讓我的症狀這麼多。
中午左右,新竹縣衛生局打電話來疫調,確認基本資料後,
特別告知我的手機門號會進行電子圍籬監測,只要離開居家隔離住所就會發報,
疫調人員提醒我要到9月18日才可以走出家門,否則會被罰錢,
現在好像已經沒有發確診關懷包了,因為衛生局的疫調人員沒有提醒這件事,
我在想會不會是確診者太多,政府也無力負擔這筆預算支出,所以關懷包算是取消了吧。
9月12日(一)確診第三日,居隔第三日
今天是確診後的第一個上班日,雖然還在確診中,但因為我選擇的是遠距上班而不是休假,
所以就算在家裡居家隔離,還是要透過線上的方式遠距上班。
原本這天九點的會議我還要進行線上報告,但起床後發現喉嚨實在是痛到不行,
吞嚥口水的時候雖然沒有如刀割般的痛,但就是覺得很不舒服,講話大概也沒辦法好受,
所以趕快透過LINE請同事代為報告,並發信給老闆告知換人報告一事,我只負責上線聽報告就好。
上午大約十點半左右,公司的護理師有透過teams來關心確診後的狀況,
除了關懷確診同仁的身體狀況外,也同時告知一些需留意的事項與規定,
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確診通報後的SOP,看起來都有被好好的落實。
晚上七點左右,竹北大安醫院打電話來執行關懷任務,
看起來應該是大安醫院承接了縣政府衛生局的關懷計畫,受委託代為關心縣境內確診者的狀況,
在疫調人員問了體溫,目前還有的症狀後,
也簡單的告知一些居家隔離時的注意事項,就結束了這一次的電話關懷任務。
9月13日(二)確診第四日,居隔第四日
確診後的第二個上班日,照例是線上的遠距上班,今天一整天前前後後總共參與了四場線上會議,
但因為還是沒什麼力氣說話,所以都是聽別人報告的時間比較多。
今天是確診的第四天,想看看目前的恢復狀態如何,所以又再次快篩了一次,
還是一樣很清楚的二條線,看來還要再過幾天才會有好轉的跡象,繼續努力抗疫。
9月14日(三)確診第五日,居隔第五日
難得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安排任何線上會議,可以讓身體好好的休息一下,
不過因為下週要交一份簡報,還是要找時間來製作這份簡報,
不然到時候開天窗,那就不太好了。
這天中午左右又接到了大安醫院的關懷電話,這一次除了關心目前的生理狀況外,
還有一些簡單衛教說明,例如如何緩解症狀,哪些食物先不要吃這類的說明,
感覺還滿用心的,疫調人員有先說明後天會再打來一次,
如果到時候沒有心症狀或其他問題就會直接結案,看起來應該是新竹縣衛生局在計畫的KPI中,
要求大安醫院在隔離期間,至少要關懷確診者三次,也算是滿盡責的。
9月15日(四)確診第六日,居隔第六日
早上又再次量了體溫,這幾天來第一次體溫量測降到了37度以下,量出36.9度的溫度,
希望不要再度發燒,因為發燒會讓整個身體顯得很難受。
今天又再度做了一次快篩,第二條線已經變得很淡了,
但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二條線在那,看起來應該是快要接近康復的狀態了。
晚上將近九點的時候,大安醫院又打來了,本來是說星期五才會再打來,沒想到提前一天來關心,
在詢問了體溫與身體狀況後,同時告知星期天解隔當日,不需要再進行快篩,
時間到了就可以直接出門,不用再進行任何的確認與通報。
9月16日(五)確診第七日,居隔第七日
確診後居隔期間的最後一個上班日,照例開了幾個線上會議,但到了傍晚的時候,
不知道什麼原因,整個喉嚨處突然發熱了起來,趕緊量了體溫竟然又回到了37度以上,
雖然體溫沒有很高,但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不舒服,
喝了一大杯寶礦力後,似乎有比較改善的現象。
明天就是居家隔離的最後一天,加上是休假日,原本是希望可以好好休息一天的,
但因為下週的簡報還沒有做好,看來星期六還是要加點斑,花點時間來做簡報,
希望明天的快篩可以順利陰性,後天就可以無懸念解隔了。
9月17日(六)確診第八日,居隔第八日
今天是家隔離的最後一天,同時也是星期六假日。
早上吃過早餐後,又拿了快篩來使用,還是有一條隱隱約約淡淡的紅線,
可能是病毒尚未完全消失,聽說這一波的病毒會撐很久,但依照政府的說明,
這個時期的病毒是沒有傳染力,這也是居隔後可以不用再快篩,就可以直接解隔離的原因,
所以不管怎麼樣,下週一還是會按照公司原定的計畫,回去公司實體上班,
但要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一週,口罩要戴好戴滿。
這天晚上,在台東發生了規模6.4的淺層地震,由於當時我人在家裡五樓,
雖然紀錄上竹北的震度還好,但因為樓層高度的影響,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晃動,
讓我在地震的我當下,很認真的考慮要引用居家隔離的緊急危難規定出門去進行避難,
幸好後來不再搖晃了,才放下心來,希望台東一切平安。
9月18日(日)確診第九日,解隔第一日
今天是解隔日,理論上我可以不用再快篩,就可以直接出門了。
中午前特地拿了羅氏的快篩來再度檢測,很好,已經順利的回復到只有一條線,
看來我自身的抵抗力還不錯,從開始有症狀到今天,前後總共歷時了十一天,
我也在房間隔離了十天,因為家裡樓層多,才可以讓我們夫妻一人一層,
分隔開來進行居家隔離,幸好這一次也沒有再傳染給我老婆。
謝謝老婆在我居家隔離期間費心的照顧我,每天幫我準備三餐與清冠一號,
還會送上寶礦力與各類零食,將我照顧得無微不至。
同時為了隨時消毒,在房間內擺了好幾瓶酒精,為了消毒,酒精也用了好幾瓶,
這一次的確診總算是撐過去了,一樣的經歷希望不要再有了,
確診這件事,一次就好,千萬不要再度的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