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行程中原本就有搭乘【釧路濕原小火車NOROKKO號】,與【阿寒湖遊船】兩種行程,
預設是以釧路濕原小火車為優先選擇,這個小火車每年只有三月到十一月有營業,
而我們來的這一天就是這麼不巧,釧路濕原小火車正好在進行路線保養,
暫時不對外提供服務,因此行程就改成了阿寒湖遊船了。
阿寒湖位於阿寒摩周國立公園內,以盛產毬藻和鱒魚聞名,
在湖的南岸有阿寒湖溫泉,為北海道道東著名的旅遊勝地,這天晚上我們就是住在阿寒湖溫泉區內,
阿寒湖的名稱據說是來自北海道原住民愛奴族語的「akam」,也就是車輪的意思,
目前稱為阿寒湖也很有意思,因為在阿寒湖周邊的氣溫非常寒冷,
年均溫只有攝氏3.9度,而在冬天的1月和2月,最低的平均低溫甚至可以達到攝氏零下30度,
因此搭乘遊船在湖面上賞景時,不管甚麼季節,最好都帶一件外套上船,以免著涼了。
阿寒湖與日本大部分的溫泉區一樣,都是由火山爆發形成的湖泊,
旁邊的雌阿寒岳,標高1,499公尺,目前仍然是一座活火山,
至今仍然有噴發活動,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3月21日進行小規模噴發,
而在大約一萬年前,因為火山活動在古阿寒湖中間形成了雄阿寒岳,
目前雄阿寒岳被定義為一座死火山,也因為雄阿寒岳的形成,
使得古阿寒湖被分成現在的阿寒湖、上沼、下沼三個湖泊,去看地圖會比較容易理解三個湖泊的相對位置。
阿寒湖裡面的特產「毬藻(マリモ)」,是來到這邊必看的景觀,
毬藻是一種淡水性的綠藻,只分布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少數幾個湖泊中,
毬藻細絲狀的個體,會形成綠色球狀集合體,讓外觀看起來就像是綠色的毛線球,
據說要成長至棒球般大小(直徑約六公分),大約需要150年至200年的歲月,
也讓毬藻在日本為受到保護的植物之一,目前毬藻也是日本國家指定的特別天然紀念物,
不過因為毬藻生長除了需要有乾淨的清水、日光之外,波浪也是不可缺的條件,
因此在阿寒湖內,也僅有北邊較淺的湖底才看得到,
在過去店家會將漂浮的毬藻絲狀個體,搓揉成球狀販售,
目前在阿寒湖溫泉商店內上,幾乎每一家商店都可以看到販售毬藻,
但我其實很懷疑真實性,如果毬藻是日本國家指定的特別天然紀念物,
又怎麼可能讓你到處都買得到,甚至還可以帶回台灣?
別忘了植物是不可以攜帶入境的,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
目前在阿寒湖周邊看到的毬藻(マリモ)販賣,應該都不是真的吧,
但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看看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真相了,我是還滿好奇的。
▼ 這一次搭乘的是阿寒観光汽船這家公司的遊船,在碼頭前方有一個很大的廣場,這邊是阿寒湖遊船的起點,中間會再停靠一個碼頭接送客人,就會正式展開遊湖的航程,我們在船班出發前的10分鐘左右抵達這邊,下車後,領隊就趕快跑去買票了,因為船已經在碼頭上等著我們搭乘。
▼ 這邊的人孔蓋也很有特色,第一種是以阿寒湖遊船與櫻花為構圖,而且還是彩色的圖案,非常的漂亮。
▼ 第二種就是丹頂鶴與毬藻(マリモ)的圖案,阿寒湖這邊也是屬於釧路市的範圍內,因此以丹頂鶴為人孔蓋的構圖,也不是太突兀的設計。
▼ 阿寒湖遊船有兩種不同的路線,一種是直接前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マリモ展示観察センター)所在的チュウルイ島,來回的航程大約60分鐘左右,另一種路線是我們這一次搭乘的,會先往雄阿寒岳的方向行駛,繞一圈後一樣前往チュウルイ島,整個航程約85分鐘,搭乘的票價一個人為1,900日圓,這個價格包含參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在內,應該還算是合理。
▼ 遊船的船班每個小時一班,如果錯過了又要再等上一個小時,難怪當初領隊這麼緊張,就怕我們會錯過預定該搭乘的船班。
▼ 因為這邊是毬藻(マリモ)盛產的地方,在附近可以看到很多以マリモ為造型的圖案,已經有點類似吉祥物了。
▼ 這一次拿到的船票,一人一張,上船前驗票,上面的綠色圓球就是毬藻(マリモ),這張票包含毬藻展示觀察中心的入場券,要保管好並隨身攜帶,以防隨時的驗票,雖然驗票的機率不是太高。
▼ 停靠在碼頭邊的這艘船就是我們這一次要搭乘的遊船「すずらん丸」,阿寒観光汽船株式會社,目前一共有七艘船在經營,因此會搭到哪一艘船純粹是看緣分。
▼ 上船後,先來到船尾戶外甲板上拍照,我們搭乘的這一站叫做「まりもの里」,也就是有毬藻的地方,但實際上,毬藻的生長水域是在阿寒湖的北方,並不是在位於阿寒湖南邊的這一面。
▼ 這艘船一共有三層甲板,可供遊客通行使用的為上甲板與遊步甲板,船本身的噸位不大,小小的不到200噸左右,一般我們常搭到的交通渡輪,大約都是在20~50噸上下,可以搭載70~80人左右,而這艘「すずらん丸」不到200噸的排水量,可以搭載390名遊客,應該也還算合理。
▼ 這390名人數,純粹是計算旅客人數而已,如果包含船上的工作人員,應該可以到400名左右,雖然可以載運這麼多人,但我們搭乘的這一次,船上的旅客應該還不到200人,距離滿員還有很大的空間。
▼ 搭船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救命、消防設備配置,尤其是救生衣的位置,最好一上船就先觀察擺在哪裡,真的出意外的話,才可以很快的逃生。
▼ 在客室內是禁煙的,換句話說在船上戶外的空間就可以抽菸,但實際上還是沒有遊客會抽菸的,因為煙味會隨著風向飄入客室內,很容易遭到白眼,癮君子就忍耐一下這85分鐘吧。
▼ 船上有提供免費的無線網路,有需要的話可以自己找到熱點連線,速度快不快我不知道,因為我自己有租用吃到飽的日本網路,不需要再使用船上的無線網路。
▼ 這邊是遊步甲板的室外區,有幾張長板凳設置在這裡,長板凳的椅面是皮沙發,坐起來還滿舒服的,我們來阿寒湖的時候是10月,室外的空間非常冷,但在戶外比較方便拍照,保暖記得要做好,口罩、帽子、手套是必備的防寒物品。不過在戶外拍照的效果真的好很多,為了美景,包得緊緊忍受寒風也甘願。
▼ 進到室內的船艙,這一次我們這一團大部分的人都在這邊,畢竟外面實在是滿冷的,大家還是怕冷不願意出去到外面,這邊的空間比較小一點,也稍微狹窄了些,但有很特別的設施在這邊。
▼ 這艘船上,竟然有這種類似和室的座位,之所以採用地毯,而不是使用榻榻米,我猜應該是保養比較容易,不過有這樣的設計已經很厲害了。
▼ 前方的就是一般的座位,可以看到每個座位前方都有小桌子,可以用來放置飲料、零食之類的,相當方便。
▼ 接著來到底下的上甲板,這邊是從碼頭一上船的甲板,有提供無障礙空間,輪椅或是嬰兒車,可以待在這一層就好,所有的門都比較寬大,而且沒有門檻的設計。
▼ 旁邊的門是盥洗室,左右各有一間,推開門就可以入內使用。
▼ 廁所內部還滿乾淨的,一樣提供了日本常見的免治馬桶,這個廁所因為同時要提供無障礙空間使用,因此設計得非常大間,方便整台輪椅進出。
▼ 洗手台上提供了一台桌上型的烘手機,第一次看到烘手機就這麼直接放在檯面上,一般都是安裝在牆壁上居多。
▼ 船艙內的空間,比上層的遊步甲板客室大很多,不過這邊的座位就只是一般的長椅子而已,前方也沒有小桌子可供使用,屬於比較陽春的配置。
▼ 船艙中間有一個可供拍照的船舵,還有提供船員的衣帽,可以讓遊客穿著著拍攝紀念照,應該是免費提供項目,現場沒有看到任何的收費標示。
▼ 後方有很大空間,座位之所以只設置在一側,原因是另一側要留著空間讓輪椅通行,才會有這個特別的空間設計與配置。
▼ 小圓桌上擺放著說明指南,整個阿寒湖這一帶的地圖都有說明,可以簡單的研究一下。
▼ 後方還有一台自動販賣機,可以買到一些飲料,在長達85分鐘的航程中,口渴的話就只有這台自動販賣機可以買到東西喝了。
▼ 旁邊還有這個阿寒湖遊覽船限定的紀念磁鐵,這個只有在船上販賣,一個只賣100日圓,相當便宜的價格。
▼ 船上還備有救生圈,這是最基本的救難設備,依據安全規定,每一艘船都必須要放置救生圈在船上,整艘船有幾個救生圈我不知道,也沒有特別去數數。
▼ 船上還有滅火器,就在樓梯的旁邊,最方便拿取的位置。
▼ 離開了「まりもの里」的碼頭後,我們要先到下一個碼頭去接其他旅客,這時回拍後方的景色,可以拍到位於後方的雄阿寒岳,可惜山頭的雲霧多,看不太清楚整座雄阿寒岳。
▼ 阿寒湖的波濤還算是平穩,這天的天氣還算是不錯,雖然有點冷,但至少沒有下雨,因此搭乘遊覽船還不至於會因為湖面上的風大而暈船,整趟航程還算是舒適。
▼ 離開「まりもの里」後,我們的第一個停靠點是「幸運の森」碼頭,這邊有時候會有旅客上船,這個碼頭的所在地,就是我們晚上要入住的飯店,後面比較高的白色建築,就是我們晚上要入住的阿寒湖鶴雅之翼(あかん湖鶴雅ウイングス),沒想到離阿寒湖邊這麼近。
▼ 旁邊這一間上面有著鶴雅字樣的建築,就是阿寒遊久之里鶴雅(あかん遊久の里 鶴雅),從外觀的窗戶大小看起來,這邊的房間似乎比較大一點,而且景觀視野也滿不錯的。
▼ 從這一頭可以看到我們出發的「まりもの里」碼頭,對過去的方向正好就是雄阿寒岳,湖面寬闊,視野相當好。
▼ 「幸運の森」碼頭這一帶簡直就是鶴雅的大本營,不過其實鶴雅在阿寒湖其他的飯店,也都在「まりもの里」碼頭附近,所有的飯店都靠近碼頭,可以說是佔盡了地利之便,難怪整體評價都這麼高。
▼ 陽光灑在湖面上,反射出來的水面麟光還滿漂亮的,阿寒湖其實不算大,但卻是很有景的地方,有到這邊的人記得要搭一趟遊覽船。
▼ 這個季節到阿寒湖,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不少的紅葉,這些植物在季節轉換時,葉片會逐漸變紅,而且湖邊的植物種類相當多,許多樹葉都會轉變成紅葉,一整片的紅葉非常的漂亮。
▼ 接下來要前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マリモ展示観察センター)所在的チュウルイ島,遊覽船的左方可以看到的山脈是雌阿寒岳,山勢不高,看起來有點像是八里的觀音山,雌阿寒岳目前是活火山,還是有可能爆發的,在雌阿寒岳附近就是著名的阿寒湖溫泉區,溫泉飯店林立。
▼ 接近チュウルイ島時,湖面的波濤開始變得較大,由於毬藻生長除了需要有乾淨的清水、日光之外,波浪也是不可缺的條件,因此在這一帶才會容易生成毬藻(マリモ),一切都是因為地形造成的環境巧合。
▼ 前方有著建築物的小島,就是毬藻展示觀察中心(マリモ展示観察センター)所在的チュウルイ島,正前方的建築體,就是這一次要去參觀的毬藻展示觀察中心。
▼ 在チュウルイ島的碼頭邊,停靠著一艘屋形船,這艘船也是隸屬於阿寒観光汽船株式會社,這種屋形船可以在上面舉辦宴會,適合公司行號、旅遊團體包船使用,還滿特別的外型,在阿寒湖上行駛相當的顯眼。
▼ 整個碼頭相當大,前中後一共可以停靠三艘遊覽船,我們抵達的時候,就只有屋形船在碼頭邊,沒有其他的遊覽船,看來阿寒湖的遊船生意似乎也沒有太好。
▼ 下船後,通過這一座鋼浮棧橋,順著指標前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這一座鋼浮棧橋是在昭和37年設置的,至今已經快60年了,整座鋼浮棧橋保養得還算是不錯,看起來沒有使用那麼久的感覺。
▼ 通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的方向指引牌,一樣是マリモ的造型,來到チュウルイ島上基本上不太會迷路,因為只有兩條路徑,一往一返,沒有其他的叉路,路線相當的單純。
▼ 前方還有一個チュウルイ島的招牌,這座島上最重要的自然景觀就是マリモ,參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是登上這座島的唯一目的。
▼ 還有通往毬藻展示觀察中心的指標,上方還有一個無線網路記號,在島上也提供免費的無線網路,目前日本在觀光景點都有提供免費的無線網路,觀光客如果只是要到景點打卡上傳的話,可以使用各景點提供的網路就好,不需要另外租用網路的。
▼ 沿途的路徑就在森林中開出了一條小路上,這邊有一段短短的斜波,上去後是島上的一個觀景平台。
▼ 從這個觀景平台上,可以飽覽阿寒湖的風光,正前方沒有任何的障礙物,也沒有任何的樹木遮蔽,是欣賞湖景的好地方。
▼ 往左往右分別是雄阿寒岳與雌阿寒岳,不過雌阿寒岳的角度有點偏,無法看到整座山頭。
▼ 在觀景平台的正下方就是毬藻展示觀察中心,順著階梯下樓就可以抵達,這一座毬藻展示觀察中心的入場費用就包含在船票當中,在這邊不會另外再收取任何的費用。
▼ 整個毬藻展示觀察中心其實並不大,中央六角形的建築就是展示觀察中心主要的區域,小小一圈,繞一圈大概花不到30秒,有興趣的人可以每個展示項目都稍微看一下,或拍幾張照片,瞭解一下マリモ的生態。
▼ 在館內提供多種語言的解說導覽,有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及韓文,掃瞄二維條碼就可以讀取導覽資訊。
▼ 從地圖上看起來,チュウルイ島位於阿寒湖的北方湖面上,再更北的兩個湖灣,就是マリモ生長的區域,可以看得出來,マリモ生長的區域範圍並不大,難怪會這麼的珍貴。
▼ 現場有一些以螢幕設計而成的展示櫃,展示著關於マリモ的一些訊息及畫面。
▼ 旁邊的大水箱中,放入的就是這一次的主角「毬藻(マリモ)」,可以親眼看到大大小小的マリモ,要形成不同大小的マリモ需要花費不同的時間,據說要成長至棒球般大小(直徑約六公分),大約需要150年至200年的歲月,經歷這麼長的歲月真的是不容易。
▼ 現場展示著一個直徑20公分的マリモ,如果光直徑六公分就需要150年至200年的歲月,那這個直徑20公分的大小,至少就要500年以上了。
▼ 旁邊有マリモ的一生介紹,每一個過程都有說明與圖解,第一階段是誕生,マリモ因為是綠藻的一種,其誕生過程與一般的水藻沒有兩樣,首先是胞子的形成與發芽,這是所有植物一開始成長的初始狀態。
▼ 第二階段是開始以「系」狀的方向生長,有點像是樹枝延伸的感覺,從發芽處開始向外生長。
▼ 第三階段開始密生,所有的系狀體會集合在一起,這是因為系狀體可能會附著在小石頭或其他物體上,漸漸的生長會逐漸覆蓋住吸附住的物體,進而濃密的逐漸生長。
▼ 第四階段就是球狀マリモ開始形成,當附著在小石頭上的系狀體,因為水波的影響而在水底滾動,會因為旋轉的因素,逐漸形成球狀,這也是前面提到,マリモ生長除了需要有乾淨的清水、日光之外,波浪也是不可缺的條件原因,如果沒有波浪產生,就只會是一般的綠藻了。
▼ 第五階段為球狀體群落的形成,マリモ之所以會形成群落聚集在一起,並不是因為マリモ會移動,而是因為順著水流的方向,所有球狀的マリモ都會往同一個方向被波浪滾動,最後會在同一個地方停下來,自然而然就成為マリモ的生育地了。
▼ 隨著マリモ逐漸的成長,在球狀體的內部會開始變成空洞化,也就是說內部會變成空心的狀態,但我沒有實際看過,無法體會那種空洞化的感覺。
▼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再生,這是マリモ的最後一個階段,週而復始的再進行新的一生,要完成這七個階段經歷的時間因環境而異,總之就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所以要好好的保護マリモ,畢竟成長不易。
▼ 從毬藻展示觀察中心出來後,會看到一個大水池在外面,在水池中看到的是在阿寒湖中的魚類,湖中的魚種主要以鮭魚及鱒魚為主,在水池中都可以觀賞到,旁邊還有照片說明,可以看圖索魚,認識一下這些湖中的魚類。
▼ 往回碼頭的路途中,可以看到雄阿寒岳,這個位置是拍攝雄阿寒岳很適合的角度,因此官方也在這邊放置了這面「毬藻の阿寒湖」牌子,做為遊客拍照留念的地方,我們當然也不能免俗的請領隊幫我們合照一張了。
▼ 返回碼頭的路徑,與去程的路徑是兩條獨立的通路,一進一出的動線設計,比較不會讓遊客打亂在一塊。
▼ 碼頭邊僅剩下我們搭乘的「すずらん丸」,其他的遊覽船都已經先行離開,從這個角度看起來,才有一種我們的船還滿大的感覺。
▼ 碼頭的盡頭,正前方就是雌阿寒岳的方向,這樣的畫面意境還不錯。
▼ 我們搭乘的「すずらん丸」,有雙層甲板可供遊客使用,最上層的甲板主要是駕駛艙,船身上還有許多動物的彩繪,看起來還滿可愛的。
▼ 阿寒湖中還有小水鴨,當中還有綠頭鴨,這種綠頭鴨在全球的分佈還滿廣的,從亞洲、歐洲到北美洲都有,頭部有綠色的羽毛是其特徵,相當好辨識。
▼ 阿寒湖中還有這種小型的快艇,看起來應該僅能搭乘不到10人,這種快艇的速度應該也比較快,指示密閉式的船艙,拍照會比較不方便。
▼ 要回程的時候,已經開始接近落日時間,這個季節的北海道太陽下山的時間約是下午五點左右,遠方的天空已經開始出現了晚霞,也因為太陽逐漸下山,湖面上的溫度又會變得更低,保暖要記得做好。
▼ 回程時照例先到「幸運の森」碼頭,將之前在這邊上船的旅客再送回去,在「阿寒遊久之里鶴雅(あかん遊久の里 鶴雅)」後方有一條綠色的坡道,從外觀看起來這應該是冬天的滑雪場,而在我們入住的「阿寒湖 鶴雅之翼(あかん湖 鶴雅ウィングス)」後方也有另一個坡度較緩的坡道,這個方向應該是「國立阿寒湖畔滑雪場(国設阿寒湖畔スキー場)」,也滿多人會在冬天跑來這邊滑雪的。
▼ 回到了「幸運の森」碼頭,再次看到的是我們晚上要入住的飯店,雖然在這邊下船就可以步行前往飯店,但因為行李都還在遊覽車上,所以還是要回到最初搭乘遊覽船的地方才行。
▼ 最後回到了「まりもの里」碼頭,結束了這一趟的阿寒湖遊船。
▼ 在「まりもの里」碼頭附近,也有不少的飯店,當中「阿寒鶴雅別墅 鄙之座(あかん鶴雅別荘 鄙の座)」、「阿寒之森鶴雅休閒渡假飯店 花悠香(阿寒の森 鶴雅リゾート 花ゆう香)」、「鶴雅 レイク阿寒ロッジ トゥラノ」這幾家鶴雅集團的飯店,都位於這一帶,如果住在這邊其實也還滿熱鬧的。
▼ 下船後一行人順著原路走回遊覽車上,這一天搭乘遊覽船的人真的不多,或許上午的人潮會多一些吧!
▼ 在馬路邊的轉角處,有一家Yamazaki超商,還算是一家滿大的便利商店,如果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先進去買一點東西帶回飯店吃。
旅遊資訊:
地址:〒085-0467 日本北海道釧路市阿寒町阿寒湖温泉1丁目5番20号(阿寒観光汽船株式會社)
電話:0154-67-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