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讚美廣場的拍照後,我們要去萊佛士酒店(Raffles Singapore),
萊佛士酒店其實就在讚美廣場的旁邊,走路過去不到五分鐘就抵達了,
這一次要特地去Long Bar喝原汁原味的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調酒。
新加坡司令是由1910年至1915年間,當時在萊佛士酒店工作的華裔酒保,
嚴崇文(Ngiam Tong Boon)發明的雞尾酒,喝起來有著酸甜的口感,
不過當初原創的配方已經沒了,目前在萊佛士酒店喝到的新加坡司令配方,
是由老酒保依照記憶還原的。一般的新加坡司令的配方,
根據國際調酒協會的標準酒譜包含琴酒(30ml)、櫻桃白蘭地(15ml)、君度橙酒(7.5ml)、
廊酒(7.5ml)、鮮榨鳳梨汁(120ml)、鮮榨青檸汁(15ml)、紅石榴糖漿(10ml)、
安格仕苦精(1dash),有興趣的人可以依照這個配方自己調看看。特別的是,
只要搭乘新加坡航空,不論任何艙等都可以喝到免費的新加坡司令,
算是搭新航的一個小確幸,難得來新加坡一趟,
當然要到原創的萊佛士酒店Long Bar喝一杯新加坡司令了。
▼ 順著萊佛士酒店外圍的走廊走,就可以看到一塊寫著LONG BAR的招牌,這裡就是通往Long Bar門口的樓梯口,基本上不會太難找,本來以為看起來都沒人,沒想到在二樓是大排長龍的景象,看來大白天就喝酒的人還不少。
▼ 樓梯口的柱子上,有關於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的介紹,這裡是新加坡司令的起源地,所以號稱是ORIGINAL,有到新加坡旅遊的人,別忘了來這裡喝一杯,其實很多酒吧都有賣新加坡司令的雞尾酒,但喝起來的味道多多少少都有些許不同。
▼ Long Bar每天都有營業,營業時間中午12時,一直開放到晚上10時30分,大白天就賣酒,感覺來排隊等著喝酒的人一直都沒間斷過,生意真的很好。
▼ 從旁邊的木梯上樓,來到二樓就可以抵達Long Bar,樓梯旁的牆面上有關於萊佛士酒店以及Long Bar的介紹,上樓的時候可以看一下這些說明,不過我們趕著上樓去排隊,這一次沒有認真去研究內容寫了什麼。
▼ 上樓後會看到一個迴廊,量上也有一塊LONG BAR招牌,這是萊佛士酒店的建築迴廊,很漂亮的設計,轉個彎,LONG BAR就在後方。
▼ 這一間就是LONG BAR,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了,而且隨著時間越晚,排隊的人就越長,最後竟然排到樓梯口去了,幸好我們排的位置還算前面,等了大約40分鐘就有座位了。
▼ 斜對面就是讚美廣場,可以看到高高的尖塔,二個地方的距離就是這麼近。如果從讚美廣場後方的門出來,過個馬路就到萊佛士酒店了。
▼ 在LONG BAR門口的這組展示牌,除了有新加坡司令的杯子外,旁邊這一位就是發明新加坡司令的嚴崇文(Ngiam Tong Boon),當時他是在萊佛士酒店工作的華裔酒保,所以也是到這裡喝新加坡司令的時候,必須要拍照的地點。
▼ LONG BAR外面有一整圈的迴廊,喝完新加坡司令後,可以到這邊的迴廊走走逛逛,多拍幾張照片。
▼ 這一次我們被安排坐在吧台,服務員有事先一一詢問吧台座位接不接受,沒想到排在我們前面的人竟然拒絕了,所以就直接變成我們先入內,我也不懂前面的人為何不要坐在吧台,反正只是喝一杯新加坡司令,坐哪裡應該都沒差吧。
▼ LONG BAR內部的構造,裡面的空間其實還滿大的,中間有一個旋轉樓梯可以走上去,但沒有開放讓大家走,樓梯口有使用紅龍繩圍住,來喝新加坡司令的人相當多,而且各國的遊客都有,看來大家在午餐後都不約而同的聚集過來這裡了。
▼ 這部好像是調酒的機器,可以將調酒器擺在這上面,透過機器的動作來做搖晃調酒器的動作,我曾經看過自動的設備,但這一台看起來像是手搖的方式,還有沒有在使用,或者就只是純展示用途。
▼ LONG BAR的酒單是一整本的,當中最有名的,而且也是最多人點的自然就是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了,實際上Sling這個字的意思,指的是調酒,通常是烈酒加上冰塊、檸檬、和蘇打水的做法,因此在酒單中除了Singapore Sling外,還有Raffles 1915 GIN Sling、Sakura Sling、The Vintage Sling等供選擇。
▼ 到LONG BAR一定要來喝這杯The Original Singapore Sling,一杯39新幣,折合台幣約945元,相當昂貴的價格,畢竟是萊佛士酒店(Raffles Singapore),實在是貴到不可思議,但又不能不喝,錢嘛!再賺就有了。
▼ 其他的調酒,甚至是不含酒精的飲料也都點得到,在酒單中有一個分類是Raffles Refreshers,這個分類就是無酒精的調酒,不喝酒的人可以點這個分類下的四款無酒精調酒,其中有一個Teetotaller's Sling,Teetotaller是滴酒不沾的意思,這個Teetotaller's Sling簡單來說,就是Singapore Sling的無酒精版本。
▼ 桌上擺了一袋花生,這花生是免費的,只要是LONG BAR的客人都可以免費吃花生,花生本身也是很好的配酒零食,所以就會看到每個人拼命的剝花生邊喝酒的情形。這一袋內的花生數量還滿多的,我們二個人其實根本就連三分之一都吃不到。
▼ 剝下來的花生殼,我們一開始是將花生殼留在桌上,但後來發現,隔壁的金髮外國人直接將花生殼丟在地上,而且等他們離開後,服務員整理座位時也是直接將花生殼掃到地上而已,看起來丟在地上才是正確的作法。
▼ 地面上本來就有很多的花生殼,加上我們剝下來的,累積的數量越來越多,不知道要等到哪個時候,才會有人來將地面上的花生殼掃走,還滿特別的吃花生方式。
▼ 送酒前會在座位前方擺上LONG BAR專用的紙杯墊,本來想要帶回當紀念,但新加坡司令擺上去後,杯墊就濕了,紙張大概也沒有收藏的價值。
▼ 這次我們Singapore Sling與Teetotaller's Sling各點了一杯,一方面是我老婆不太喝酒,二方面是我們也想喝看看無酒精版本的新加坡司令是甚麼味道。
▼ 左邊這杯是Singapore Sling,右邊的是Teetotaller's Sling,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樣的東西,不過在Singapore Sling的竹籤上插的是一顆櫻桃,Teetotaller's Sling則是二顆櫻桃,用來做為區別的方式。玻璃杯上有RAFFLES HOTEL字樣,不曉得有沒有賣這個杯子當紀念。
▼ Singapore Sling,杯緣插上一片鳳梨,並以竹籤串上一顆櫻桃與鳳梨插在一起,整杯新加坡司令很有熱帶調酒的氣氛,我前一次喝新加坡司令是在新航的飛機上,雖然是調酒,但喝多了還是一樣會醉的。液面上有一層泡泡,這是使用調酒器搖出來的泡沫,雞尾酒這類的調酒通常都看得到。
▼ Teetotaller's Sling,與新加坡司令相同的裝飾方式,最大的差別就是竹籤上的櫻桃有二顆,這杯是無酒精的版本,嚴格來說比較像是綜合果汁的感覺,不過二杯飲料的顏色幾乎相同,真的不能喝酒的人,但又想試看看新加坡司令味道的人,就點這杯Teetotaller's Sling吧,價格還便宜一半以上。
▼ 這次二杯飲料,加上服務費與消費稅,一共付了65.95新幣,大約是台幣1,600元,實在是不便宜,但可以喝到正宗的新加坡司令,還可以感受LONG BAR的氣氛,似乎又滿值得的。
▼ 喝完酒打算先回飯店去休息一下,牆上的這幅壁畫,畫的是當年的情景,可以看到桌上也是每桌都有一袋花生,地面上散佈著花生殼,所以將花生殼丟在地上,應該是最初就開始的傳統做法吧。
▼ 順著酒店的迴廊往前走,沿途都有商店的設置,也有幾間是咖啡蛋糕店之類的,不過迴廊上沒有空調,大熱天走在這裏還滿熱的。
▼ 中庭似乎是餐廳之類的,有擺放了整片的餐桌,似乎也有一些燒烤類的餐點,不過說真的,戶外實在是太悶熱,坐在戶外用餐還滿挑戰的,應該會熱到不行。
▼ 酒店內上下樓有手扶梯可以搭乘,樓上樓下燈有商店,但我想以萊佛士酒店的等級,這些商店的商品價位應該也是貴到不行,我們當然就看看而已。
▼ 發現了往樓下的樓梯,我們打算去萊佛士酒店的大門口拍照,但因為方位有點迷失,先走下樓到一樓之後,再來慢慢的找尋路徑。
▼ 一樓有一整排的商店,店內的客人似乎並不多,因為時間也不早了,而且看起來好像快要下大雨的感覺,還是趕緊拍完照,先回飯店去躲雨比較實在。
▼ 有關於萊佛士酒店建築構造的說明,還有老照片在旁邊,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個介紹。
▼ 在前往正門口的路上,發現了這座噴泉,很多人都在噴泉邊拍照,旁邊還有說明,這座噴泉是由Walter Macfarlane & Company建造的,這是一間位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的公司,在1890年帶了這座cast-iron fountain到新加坡,最早的名稱為「Victorian Fountain」,最早安置的位置在Telok Ayer Market,也就是目前的老巴剎,但在1902年移到了烏節路那邊,中間還曾經移到另一間飯店內,一直到1989年,這座噴泉才來到萊佛士酒店的Palm Garden內,好多轉折的一座噴泉。
▼ 這裡就是萊佛士酒店(Raffles Singapore)的正門口,飯店的接待大廳就從這邊走進去,在飯店內繞了一大圈,就是為了要來拍一張正面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