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我們搭乘了台鐵的環島之星觀光列車,當時是以莒光號車廂改裝,
(環島之星觀光列車:https://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50446439)
由易遊網負責營運,三天二夜的行程,還有搭配台東、花蓮各住宿一晚五星級飯店,
以行程來看其實還滿不錯的,但以當時的台鐵美學,觀光列車的車廂設計就不敢苟同了。
近幾年台鐵大力的改造觀光列車的設計與做法,包含台鐵觀光列車海風號、山嵐號、鳴日號、
鳴日廚房、藍皮解憂號,還有林鐵觀光列車福森號、栩悅號,整體的評價都還不錯,
這次我們搭乘的是甜點觀光列車海風號,由新竹沿著海線一路搭到台中的行程,
不過海風號的行駛路段從2025年4月11日開始,已經改至南港到宜蘭之間了,
二條路線的共同特點就是都看得到海。海風號是以台鐵EMU500型電聯車改裝的觀光列車,
這款電聯車是由韓國大宇重工生產的,共有四個車廂的編成,分別是一車EMC客車車廂,
提供19個座位;二車EP餐車車廂,無提供任何座位;三車ET客車車廂,有21個座位;
四車EM客車車廂,一樣有21個座位,整列海風號只有61個座位,所以雖然票價高昂,
但熱門時段一樣是一位難求。車廂內採用的是夢幻馬卡龍色系配色,
以湛藍與翠綠交錯的設計,搭配著絨布沙發座椅,以及全景落地窗,搭乘的體驗是舒適的。
既然身為甜點觀光列車,在車上提供的就是新竹及台中的在地甜點,
採用一人一套的供餐方式,可以邊欣賞風景邊吃甜點美食。
車廂內選用了「約翰森林JOHNRAY蔚藍海岸系列」香氛,讓整列海風號內有股淡淡的清香,
這款香氛有著佛⼿柑的味道,行駛過程中,車廂內也會播放輕音樂,
還有以台灣在地豐富生態錄製的蟲鳴鳥叫聲,也算是海風號的一個特色。
再由新竹前往台中的旅程中,會在新埔車站與大甲車站停靠,其中新埔車站停靠24分鐘,
大甲車站停靠52分鐘,會有導覽員帶大家去車站附近遊覽,
這些服務通通都是包含在票價當中的,基本上這樣的價格我是覺得還可,
至少差異化服務有做出來,有別於台鐵過去觀光列車的做法,
我們已經預訂了六月底的宜蘭到南港海風號行程,到時再來比較一下與這一趟有什麼不同。
▼ 搭乘的這一天是個下雨天,一早從竹北直接叫了計程車到新竹車站,本來還在想要不要騎車到新竹來,但看了雨勢後,想想還是作罷。這天的雨勢雖然時大時小,但也幸好大雨沒有造成鐵軌積水,不然就搭不成海風號了。
▼ 這個時間大約是8:00,這麼早的時間就已經很多人在新竹車站搭車,我後來其實很少來新竹車站搭台鐵,因為搭乘高鐵比較快,而且自己就住在竹北,直接去搭高鐵還是比較方便的。
▼ 車站內有一間FamilyMart全家便利商店,早上的生意還不錯,很多要搭車的人都在這裡先買好飲料與早餐,排隊結帳的人相當多。
▼ 旁邊還有一間爭鮮gogo,看起來已經開始營業了,沒想到台鐵車站內的爭鮮這麼早就開了,也是可以買壽司來當作早餐吃。
▼ 車站內的這間鐵皮屋是台鐵便當,台鐵便當可以說是台鐵經營最好的副業,目前全部都正名為TR Bento,Beoto就是便當的台語發音。
▼ 台鐵服務中心,這個服務窗口是有時間性的,只有開放8:00~18:00的時段,提供的服務項目有台鐵旅運諮詢、播音尋人、遺失物協尋、哺集乳室等。
▼ 新型的台鐵自動售票機,這款售票機的外觀顏色與設計都相當漂亮,而且操作不會太複雜,採用觸控螢幕操作,算是還滿簡單容易的。
▼ 車站大廳內有一個蓋紀念章的地方,以新竹車站外觀設計的紀念章,有來這裡搭車的人別忘了蓋個章,可惜這顆紀念章並沒有搭配日期,減少了一些紀念性。
▼ 還有台灣郵政的i郵箱,這個不是寄物櫃,不要搞錯了用途。在中間最下方有迷你郵筒,要寄信的人也可以直接將信件在這個郵筒寄送。
▼ 8:10左右,旅行社的海風號報到櫃台出現了,因為都有事先預約好行程,在這裡只要出示身分證確認是否為本人,就算是完成報到了。至於搭乘的座位是哪一節車廂的哪一個座位,則是用口頭告知,如果沒聽清楚或是記憶不好的人,有可能會忘記座位編號,不知道為何不印出座位編號給大家。
▼ 這張是海風號的紀念車票,為透明塑膠片的材質,上面有印上搭乘的日期,以及起訖的車站名稱。這張車票基本上拿到後,拍完照就可以收起來了,因為實際上出入車站時,站務人員並沒有看這一張車票,而是認貼在身上的貼紙。
▼ 這張海風號的貼紙比車票還要更重要,在完成報到後每個人都會領到一張貼紙貼在衣服上,在沿線各站出入時,讓站務人員看到這張貼紙就可以通行無阻,有點類似遊輪岸上行程辨識團員的作法。不過這張貼紙的黏性不是很強,要時時留意是否有掉落,萬一真的搞丟了,那紀念車票還是會派上用場的。
▼ 我們這次搭乘的是9:01出發的海風號,在列車資訊看板中,海風號的車次為6629,從新竹出發後,經由海線開往台中,乘車月台在3B,也就是內灣線的候車月台。
▼ 完成報到後就可以進入月台了,雖然距離發車時間還有40分鐘,但因為要去拍攝海風號進站的畫面,所以當然是要提前進入月台等候。
▼ 與新竹站相鄰的北新竹與三姓橋這二站,都是當年台鐵捷運化時新蓋的車站,其中北新竹在2011年11月11日啟用,三姓橋則是拖到2016年6月29日才啟用。
▼ 由於要搭乘的海風號尚未進站,就先在第三月台的北側先到處拍照。在第二月台及第三月台分別停靠了EMU900,以及EMU500,EMU500雖然就是改造成海風號的車型,但二者之間已經完全長得不一樣了。
▼ 這個位置是新竹車站第三月台的最北側,前方有一個和緩的斜坡設計,但在盡頭處有放一個拒馬,告知乘客不能穿越,所以我也很聽話的站在許可的最北邊位置拍照。海風號會從竹北那邊開過來,可以在這個位置等候列車進站。
▼ 遠遠的已經可以看到海風號的身影,相當準時的海風號,慢慢的從最西側的軌道,一股一股的換過來最東側的軌道,車頭上方的大燈有開啟,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燈光,容易辨識是否有列車駛過來。
▼ 海風號緩緩的進站,馬卡龍色的外觀塗裝相當漂亮,海風號只有四節車廂,在月台上的停靠位置是比較靠近南端,趕緊從這邊走過去拍照。
▼ 改造後的海風號已經看不出來EMU500的模樣,在上面寫著觀光專列的字樣,海風號是觀光列車,加上有著特殊顏色的外型,如果還是有人想要上來搭,那我也是沒辦法。(很多人以為不會有一般旅客想上車搭乘,但這次在停靠新烏日站時,還真的有旅客問服務人員這班車有沒有到台中,真的想要上來搭啊,這種人真的有)
▼ 正面寫著大大的海風HAIFENG字樣,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ENU500字樣。可能很多乘客根本沒發現EMU500這行字,因為海風二字就吸走所有的注視了。
▼ 這次在新竹車站會停靠將近40分鐘,可以先在月台好好地拍拍外觀,等都拍夠了再上車去。但也別在月台上待太久,因為這個時間車上相對是空的,較少人上車,想要拍攝車上的照片,又不想拍到太多人入鏡,這個時段其實是最好的時間。
▼ 列車的側邊也有海風號的標誌,與車頭的標誌是一樣的,但下方多了一個半圓形漸層效果的圖案,據說是可以讓列車更易於辨識,更具當代設計美感的做法。列車外觀相當乾淨,猜測是出車前有洗過外觀,明亮到都會反光了。
▼ 車廂間的連接處布棚也都更新了,還有防止旅客從月台跌落的纜繩,這個設計主要是為了防止盲人以為這裡是車門,掛上纜繩後,盲人就會知道這個位置不能再前進。
▼ 車門也已重新改造,除了有全新的配色外,車門板上也改成了大片的落地玻璃,站在車門邊的景觀視野相當不錯。
▼ 海風號一共有四個車廂,但在起站上車時,只會開啟二車EP餐車車廂的車門,乘客在上車的時候會再確認車票與海風貼紙,確認無誤後才會讓乘客上車,也是一個易於管制的作法。
▼ 車門邊有一個展示櫃,裡面展示著是海風號的所有周邊商品,以馬卡龍為主,其他還有一些紀念品。在台鐵官網上也有很多的周邊商品,但網站上的產品都是台鐵自行推出的,在車上能買到的,好像只有雄獅旅遊推出的而已。
▼ 車廂內也可以看到海風號的銘版,金屬製的銘版看起來質感不錯,如果推出以這個為設計的小燈箱,銷路應該也會很好。
▼ 這次上車的車廂是2車EP餐車車廂,車廂內有一個很大的吧台,車上提供的甜點餐盒就是從這邊擺盤後出餐。吧台上的冷藏展示櫃中,有各種口味的馬卡龍,都是可以購買的商品,其他的紀念品也是在這裡進行結帳。
▼ 旁邊有一整個以馬卡龍堆起來的圓錐展示,這些馬卡龍僅供展示,基本上是不能吃的。車上的馬卡龍都是由新竹的甜點品牌「MANO MANO」為海風號打造的專屬餐點,以海洋意象、本土食材作為靈感設計。
▼ 旁邊的冷藏櫃內,擺滿了各種口味的馬卡龍,根據旁邊的說明,一共有14種口味,分別是藍伯爵茶、醇香紅烏龍、東方美人茶、覆盆子、開心果、焦糖海鹽、柑橘威士忌咖啡、提拉米蘇、萊姆黃檸檬、百香果、黑醋栗薰衣草、清香柚子、玫瑰荔枝、草莓奶霜等,如果購買的話,因為馬卡龍需要冷藏,商品會在下車前才交付。
▼ 後方有五部與飛機上使用的一樣的餐車,其中三部有貼上1、3、4的編號,這是送餐時要供應餐點時,會分不同車廂供應,平常未使用的時候。就擺放在這個位置。
▼ 先來到我們這次座位的三車ET客車車廂,這個車廂只有21個座位,車上的無障礙廁所也是設置在這個車廂。車上的座位面對的方向都是靠海的那一側,但有前後排的差異,幸好車上有很多用來觀景的大落地窗,就算不是坐在海景第一排,也是可以隨時到窗邊去拍照的。
▼ 這次很幸運的坐到海景第一排的座位,我們的座位是在3車14、15號,就在車門的旁邊,這個座位為雙人沙發座位,靠窗的位置有一個小小的餐桌,還有自己座位的一扇觀景窗,很不錯的位置,不過受限於車廂的寬度,要入座的時候稍微有點窄。
▼ 桌面下有提供110V的插座,以及USB插座,有一個滑蓋可以推開,就可以看到蓋子內的插座,在搭乘的過程中,可以為自己的手機充電,這樣子抵達目的地後,就不用怕手機沒電,可以展開自己後續的行程。
▼ 車廂內的燈光也都全部重新設計過,大部分採用的都是間接燈光,在車廂上方,以及座位下方都有間接燈光的設計,讓車廂內的光線顯得柔和。
▼ 車上的多功能無障礙廁所就設置在3車,很大的空間,採用按鍵式開關門方式,進入廁所後要記得按關門鍵,這樣子廁所的門才會鎖上。
▼ 這間多功能無障礙廁所內的空間相當大,而且所有的設備都是高規格的設計,我想在台鐵的正規列車中,就算連自強號應該都沒有這麼好的設備,比起高鐵的無障礙廁所,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進入廁所後,洗手台就在門的右手邊,這個洗手台是多功能的設計,出水、洗手乳、烘手機,通通都設置在洗手台前方的鏡子內。不過在洗手台的旁邊,還是放了一罐沐浴露(SHOWER GEL),大概也是用來作為洗手乳的用途吧。
▼ 在廁所內有一扇窗戶,雖然已經貼上了霧面紙,但還是有留下一小塊可以穿透視線的區域,所以為了隱私起見,當列車停靠月台時,最好還是不要使用廁所比較好。另因這間是無障礙廁所,在馬桶的二側都有可放下的扶手設計,有需要使用的話,都可以自行放下來利用。
▼ 使用的是免治馬桶,我想在台鐵的各級列車中,有安裝免治馬桶的列車應該沒幾列,看起來頗高檔的設計,這個馬桶採用的是TOTO WASHLET,也是不錯的品牌。
▼ 旁邊是小便斗,不過這個安裝的位置有點擁擠,旁邊一樣有扶手,因為列車在行駛間會有晃動,上廁所的時候最好是扶著比較安全。
▼ 衛生紙與垃圾桶都設置在馬桶的旁邊位置,不過衛生紙擺放的位置有點遠,如果真的是身障人士,放得這麼遠似乎有點難拿取,有點奇怪的設計。
▼ 在馬桶對面的牆面上,還有備用的衛生紙、消毒酒精、及嬰兒座椅,牆面上還有一個限重15公斤的掛勾,但因為下方就緊鄰著放置備用衛生紙的小平台,基本上這個掛勾是看得到用不到,這也是廁所內另一個很奇怪的設計。
▼ 車廂間的通道,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很不錯,看起來很有質感,而且又沒有任何的空隙,就算在列車行駛間穿越通道,也都是很安全的設計。
▼ 這裡是四車EM客車車廂,一樣有21個座位,除了一樣有面海的沙發座位外,還多了四人一組,附帶餐桌的座位,一般會提供給人數較多的祖使用,二人一組的話,應該不太會被安排在這個車廂內,但因為這個車廂緊鄰的駕駛室,在最前方有景觀座位,還是可以到這裡來晃晃。
▼ 在車廂內有個別設置這樣的大落地窗的景觀座位,這個座位是公用的,任何人都可以到這裡來乘坐與拍照,因為是共用的位置,最好也不要長時間占用,也不能在這裡放置個人的物品,大家來搭乘海風號,還是要有些公德心比較好。
▼ 在列車的二側都有設置景觀座位,在這裡可以觀看列車行進前方的景色,對於鐵道迷來說,這邊的座位應該是夢寐以求的位置,而且不用加價就可以使用。這裡的二個座位也是公用的位置,一樣不能長期占用,但這一次搭乘時,還是有家長帶著小孩直接坐在這裡,雖然也不能說是錯,但其他人就無法使用這個位置了。
▼ 在景觀座位的後方有一個小空間,這裡有放置置物籃,可以自行來拿取使用,隨身包包可以先放在籃中,再放置於地面上。由於海風號上的置物空間明顯不足,加上實際上很多人都會攜帶行李上車,置物空間不足這件事,可能是當初的設計團隊沒有想到的問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改善。
▼ 車頭正前方的景色,在行駛過程中,隨時都可以來這裡拍照或是攝影,但要切記不能干擾駕駛,靜靜的看著前方的鐵軌,對鐵道迷來說應該就可以滿足了。
▼ 旁邊就是駕駛室,在車頭拍照的時候,千萬不能干擾駕駛,雖然有透明的玻璃窗設計,但如果有帶小孩來這裡的時候,絕對不要放任小孩去拍打玻璃,以免危害行車安全。
▼ 在海風號的一車、三車、四車內,都有放置紀念章,而且每個車廂內的紀念章樣式都是不一樣的,要記得每個車廂都去蓋一下。
▼ 在紀念章的放置處,會提供海風號的紀念明信片,後面的空白處就是蓋紀念章的位置,明信片的數量相當充足,不用擔心會被拿光。
▼ 三種不同的紀念章,除了可以分開來蓋,也可以將三種紀念章都蓋在同一張明信片上,很有紀念意義的明信片。而且這個明信片是新竹站,應該是以起站為主,所以等我們去搭乘宜蘭到南港的路線時,應該提供的明信片就是宜蘭站了吧。
▼ 每一面窗戶都有窗簾,如果陽光過強的話,可以自行將窗簾放下來遮陽,只不過我們搭乘的這一天是下雨天,完全沒有放下窗簾的必要。
▼ 這次的座位就在車門邊,基本上這個車門是不會開啟的,而且在停靠站時,當旅客下車後,所有的車門都會關閉,只會留下二車的車門供上車,這樣也可以避免其他旅客上來海風號內部。
▼ 我們這一次搭乘的是新竹往台中的路段,海風號會在8:29抵達新竹站,8:40開始開放旅客上車,9:01準時發車,發車後沒多久就會開始送餐,從後龍溪到白沙屯之間的路段採用慢行的方式,時速維持在30~35公里,讓乘客可以好好的欣賞海景。之後9:47抵達新埔,會在這裡停留24分鐘,由海風號服務人員帶領前往海邊拍照,10:10從新埔出發後,10:33會抵達大甲,在這裡停留52分鐘,會安排當地的導遊,帶著大家從大甲車站一路走到鎮瀾宮,沿途介紹關於大甲的歷史,11:25再次開車後,就一路開到新烏日了,要搭乘高鐵回新竹的人可以在新烏日下車,不然就是一起搭乘到終點站台中再下車。
▼ 發車後就可以在列車上跑來跑去了,從各個窗戶、門上的落地窗,都是可以拍照的地點,不過這一段的列車是以正常速度行駛,還沒有進入最精華的海線路段,所以簡單的拍幾張照片後,就回到座位來等候送餐了。
▼ 送餐前車上的服務人員會將每個車廂的餐車推到定點,才會開始陸續送餐。餐車是MAGYCO這家公司的產品,這家是台灣在地的公司,這種航空送餐車好像不是主力產品,當初為何會找上這家公司採購,而不是直接找航空設備供應商,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 海風號為甜點觀光列車,車上供應的是一人一套的甜鹹點套餐,每個人都會拿到一盒這樣的珠寶盒,供應的所有點心都在這裡面,不過這個珠寶盒本身是不能帶走的,使用的金色叉子也是不能帶走的。
▼ 有提供一片這樣的透明小卡,這片可以帶走,可以透過這樣的小卡來拍攝甜點的照片,不過卡面的材質會反光,紀念意義比較大。
▼ 吃甜點用的餐具是這把金色的叉子,送餐時有特別提醒,這把叉子要回收不能帶走,可以在用餐完畢後,直接將叉子放在珠寶盒中一併收走即可。
▼ 在珠寶盒上方有一本菜單,這本精裝本的菜單,開啟方式為磁吸式,質感相當不錯。這本菜單是可以帶回家留作紀念的,菜單本身也有經過特殊設計,可以感受到雄獅旅遊相當用心的一面。
▼ 將菜單打開來後,裡面是立體的紙雕,以海風號為主體的設計,不僅好看,而且也好拍,吃完甜點後,一定要記得要將這本菜單帶走,不然就可惜了。
▼ 這次的餐點一共有六種,分別是綠葡萄貝殼馬卡龍|蛋奶(海洋意象)、海洋娜娜|葷(海洋意象)、洛神花玫瑰夾心瑪德蓮|蛋奶(東勢)、椒麻豆腐乳鮮蝦鹹塔|葷(台中港)、金桔鹹豬肉竹炭堡|葷(客家元素)、石家魚丸蔬果沙拉|葷(新竹名店),所有的餐點都與新竹至台中這一路線上的特色相關,但因為有葷食,如果是吃素的人,在訂購行程的時候要記得註記吃素,餐點應該就會特別準備素食。提供的飲品是新竹茗茶東方美人茶,這個熱茶在整趟行程中都是無限量供應,可以喝到飽。
▼ 在珠寶盒中醫共有上下二層抽屜,甜點與鹹點分別收放在抽屜中,這次的六道菜色中,共有甜點三道、鹹點三道,當中最顯眼的應該就是有著海風號圖案的馬卡龍,就擺在正中央的位置,一打開抽屜就會看到,十分的吸睛。
▼ 首先來看的是甜點的部分,由左而右分別是海洋娜娜、綠葡萄貝殼馬卡龍、洛神花玫瑰夾心瑪德蓮,這是一套以海洋意象為主體設計的甜點。
▼ 有著海風號標誌的綠葡萄貝殼馬卡龍,這是由新竹在地法式甜點品牌「MANO MANO」,為海風號打造專屬餐點,以海洋意象、本土食材作為靈感設計,尤其是特別印上「海風」字樣的特製馬卡龍,採用了新鮮綠葡萄、柚子乳酪餡、義式馬卡龍組合而成的獨特甜點。這個綠葡萄貝殼馬卡龍我還特別留到最後才吃,畢竟實在是太特別、太漂亮了。
▼ 海洋娜娜則是以草莓、綠葡萄、檸檬餡、藍柑橘凍、抹茶戚風、焦糖可可杏仁脆等食材組合而成,裡面的藍柑橘凍是作為海洋意象的一環,顏色看起來漂亮,吃起來也是很清爽的口感。
▼ 洛神花玫瑰夾心瑪德蓮,採用了東勢洛神花,搭配洛神玫瑰覆盆子甘納許、香草瑪德蓮組合而成,看起來就像是含著珍珠的貝殼,也是相當的漂亮。
▼ 鹹點也是有三個,有左而右分別是椒麻豆腐乳鮮蝦鹹塔、金桔鹹豬肉竹炭堡、石家魚丸蔬果沙拉,份量看起來比甜點還要稍微多一些。
▼ 椒麻豆腐乳鮮蝦鹹塔,使用了南瓜、椒麻豆腐乳煎蝦、花椰菜、番茄、帕瑪森起司、鹹塔殼等食材組合,在菜單中寫著台中港三個字,不知道當中是哪一個食材與台中港相關,這個是葷食,本來看名稱以為會是辣的,但實際上並不會辣。
▼ 金桔鹹豬肉竹炭堡,組合的食材包含金桔柴魚醬、鹹豬肉、烏魚子、白花椰菜、蕃茄、生菜、食用花等,這個算是客家菜,因為金桔與鹹豬肉,都是客家料理中常運用的元素,而且還有放了烏魚子,都是台灣很有名的食材。
▼ 最後一道是石家魚丸蔬果沙拉,包含有石家魚丸、伊比利豬、芭樂、水梨、番茄、炙燒玉米、萊姆油醋醬等食材,石家魚丸是新竹市很有名的在地料理,切成小塊的魚丸,搭配著伊比利豬、芭樂、水梨、番茄等食材,吃起來是相當的清爽。
▼ 提供的飲品也是新竹在地的熱東方美人茶,使用了二種不同顏色外觀的茶杯,這樣子二個人之間就不會喝錯杯了。這個東方美人茶在後續搭乘的過程中,都會無限量的供應,可以盡量的喝,喝到飽為止。
▼ 將二套餐點,以及二杯東方美人茶擺放在一起拍照,餐桌的大小正好放置整個打開來的珠寶盒,這樣子拍照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這套甜鹹點的珠寶盒是海風號上的一大特色,可惜一人只有一套,只有東方美人茶是可以一直喝的。
▼ 列車即將進入苗栗後龍境內的西湖濕地,這裡也是後龍溪的出海口,從這裡開始會進入慢行的路段,海風號的時速會維持在30~35公里,讓旅客可以好好的欣賞海邊的風景,可惜這天是個下雨天,雨勢是漸漸段段的下著,就算沒有下雨的時候,天空也都是多雲陰陰的,拍不出晴空萬里的景觀,有點可惜。
▼ 繼續在列車內到處走走探險,在二車的餐車車廂內還有另外一間廁所,廁所外還有設置這個洗手台,只想要洗手的人,可以直接在這邊洗乾淨,就不需要占用到廁所的空間。
▼ 位於二車的廁所比較小間,裡面就只有一個免治馬桶而已,看起來與多功能無障礙廁所內的那一個免治馬桶是同一個型號。
▼ 因為這間廁所的空間有限,裡面設置的洗手台也是這樣小小一個而已,大概就只能簡單的洗洗手而已。
▼ 在這間廁所對面是哺乳室,裡面有可以平放的換尿布台,還有一張看起來很舒適的沙發椅,有哺乳需求的話可以進來使用,看起來就很舒適的感覺。
▼ 準時的抵達新埔站,這座車站是位於海線上的小車站,行政區屬於苗栗縣通霄鎮新埔里,所以站名才會取名為新埔。新埔的下一站就是相當有名的白沙屯,我們在十幾年前也曾經去過白沙屯一次。
▼ 在新埔站停靠後,有安排海風號的服務人員帶著大家前往海邊拍照,這個行程是自由參加的,如果不想跟的人可以自由活動,只要在發車前回到車上就好。
▼ 這次海風號停靠在第二月台,由於新埔站是個小站,當初在行程上也有特別註明月台沒有電梯,無法爬樓梯的人要怎麼進出車站,這我就不知道了。
▼ 新埔車站是全台離海最近的火車站,站體本身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為木造結構,以及有著巴洛克風格牛眼窗的設計。從車站出發步行1分鐘就可以抵達海堤,站上海堤可以飽覽西部海線的美景。車站外觀看起來有點老舊,而且很有很多破損的地方,這樣的一座百年歷史的木造車站,就佇立在海風強勁的海邊,還可以維持屹立不搖,也算是滿厲害的。
▼ 車站內的布置也很簡單,小小的出車站大廳,以一小排可以候車的木椅,進出月台沒有閘門,只有可以刷悠遊卡的機器供乘客進出站,因為海線列車的班次也不多,加上我們整車都是海風號的旅客,身上也都有貼上辨識的貼紙,可以自由進出站,站務人員也就沒有特別管制我們進出了。
▼ 車站外有這面苗栗縣通霄鎮新埔里的導覽地圖,看起來這附近的景點還滿多的,但因為這一次停留的時間不多,只有24分鐘而已,走到海邊拍拍照,再走回車站,時間大概就差不多了,也沒辦法跑去別的地方,以後有機會再來這裡的話,再去其他地方走走逛逛。
▼ 還有關於海線鐵道的歷史介紹,海線是在1922年開通的,根據介紹,新埔站以前有卸貨月台,也曾經有戰車月台,當時的軍備運送,都是依靠火車載運。
▼ 在車站對面的這間紀家肉粽好像是當地著名的肉粽店,不過我門來的這一天好像沒開,而且剛剛在車上也都吃甜鹹點吃飽了,只好以後有機會來新埔時再吃了。
▼ 沿著新竹苗栗的海邊,這一整條都是自行車道,可以順著海岸線南北往來,喜歡騎自行車的人,可以考慮來挑戰這一段路線。在旁邊就是海堤,遊客可以踏上海堤去看海拍照,這次運氣很好的是,從新竹出發時就是下雨天,來到新埔站的時候雨竟然停了,等到我們上車後才又開始下雨,簡直就是為了要讓我們去海邊拍照而雨停的。
▼ 踏上海堤就可以看到這一帶的海岸線,海邊都有放上消波塊,並鋪上一整排的大石頭,這樣子海浪就不會直接沖刷到海堤,可以延長海堤的使用年限。
▼ 這段海堤還有名稱,稱為新埔海堤,在踏上海堤的樓梯邊,可以看到這塊碑石,記得拍個照留念。
▼ 拍完照片後,自行順著原路回到車站,距離發車還有幾分鐘,可以先在月台上拍拍海風號。
▼ 漂亮的海風號,停靠在新埔這樣的小站,拍攝出來的感覺還不錯,這座車站只要沒有列車,車站內就幾乎都沒有任何旅客,加上其他的乘客也都還沒回來,正好可以來拍攝月台上都沒有人的照片。
▼ 新埔站有個小小的候車亭,如果風雨較大的時候,可以在候車亭內等候就好,等車來的時候再走出來搭車。
▼ 這次運氣不錯,當海風號離開新埔站後就開始下大雨,但我們已經回到車上了,所以大雨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雖然海線的班次有限,但偶而也是要避讓一下其他的高級列車,這次我們就在通霄站停留了一陣子,等其他的高級列車經過後,才輪到我們發車繼續行駛。
▼ 這次在車上買了二個紀念品,分別是海風號-刺繡吊飾組,以及海風號-西班牙手工糖,這個刺繡吊飾組相當漂亮,有搭乘海風號的人,建議依定要買一個回家作為紀念。至於西班牙手工糖,因為看起來很像是日本的「金太郎飴」,在每一顆糖的正反面都有火車的圖案,因為很特別,所以特地買了一包來拍照,沒想到是西班牙手工糖。
▼ 很快的我們來到了大甲站,停靠在第二月台上,在大甲停留的時間比較久,足足有52分鐘,雄獅旅遊在這邊安排了在地的導遊,帶著大家一路走到鎮瀾宮。這個行程一樣是自由參加,不想跟著走的人可以自行去逛逛,發車時間前回到車上即可。
▼ 根據導遊的說明,大甲的地王就是全家便利商店所在的這塊地,單坪的價格是全大甲最貴的,這個位置就在火車站的正對面,難怪會成為當地的地王。
▼ 車站前面這條通往鎮瀾宮的路名為蔣公路,關於蔣公路命名的原因,很多人都會與先總統蔣公聯想在一起,但據說命名的由來是為了紀念鄭氏王朝將領蔣毅庵,不過實際上怎麼來的,好像也沒有一個定論。
▼ 順著蔣公路走,沿路上的建築也都是有歷史的,這裡也是保持得很完整的建築路段,可以看到台灣各種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
▼ 這棟建築上寫著SAM HO HAT AND MAT STORE,這就是在大甲很有名的三和帽席行,也就是我們後來熟知的三和牌發源地。三和牌主要的產品有雨衣,塑膠衣櫥,書包等,大家從小到大,衣錠都有買過三和牌的產品。
▼ 在導遊手上的這些品牌,通通都是大甲當地的名牌,裕珍馨不用說大家一定都知道,其他的像是捷安特、小林煎餅、永信藥品、上山採藥、阿聰師等,這些品牌原來也都是大甲在地的,不說我還真的不知道。
▼ 在導遊介紹完後,就讓大家原地解散,可以在稍微逛逛後,再自行回到車上。我們先去大甲鎮瀾宮拍拍照,因為時間不夠,也沒辦法一一的拜過,就在正前方雙手合十,祈求媽祖保佑。
▼ 順著原路走回了大甲車站,在車站名稱下來還有車站的剪影,與列車的圖案,看起來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圖案,因為這個列車看起來是EMU700型電聯車,這是在2007年才投入營運的電聯車。
▼ 大甲在過去有四座城門,分別位於東南西北方為,在車站前也有大甲四城門意涵的說明,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講四座城門一一走過一遍,探訪一下過去大甲的歷史。
▼ 大甲車站大廳內也有全家便利商店,這裡候車的長椅,有著火車車頭的圖案,看起來相當的特別,滿不錯的設計。
▼ 大甲車站的下一站就是台中港,基本上我很少搭乘海線,連台中港有車站我也是第一次知道。
▼ 在上車前先在第二月台拍拍照,月台上有很多的擺設,因為剛剛從導遊那邊知道原來捷安特也是大甲在地的企業,所以月台上出現自行車的裝飾也很自然。旁邊的座椅是芋頭的形狀,大甲芋頭在台灣也是相當有名,阿聰師的芋頭酥在台北也都可以購買到。
▼ 上車後,海風號繼續往新烏日站行駛,開車後沒多久,就送上這次旅程中最後甜點冰淇淋。
▼ 吃冰淇淋用的湯匙是使用貝殼製作的,這支湯匙在吃完後可以自行擦乾淨後帶回家作為紀念,但因為材質是貝殼,很容易斷裂,收起來的時候要好好的擺放,以免因為受到擠壓而斷裂。
▼ 這次的冰淇淋,也有一個與珠寶盒同樣的材質與顏色的盒子裝著,看起來是連同外盒一起冰在冰箱中,拿到的時候,裡裡外外都是冰涼的溫度。
▼ 提供的冰淇淋,是來自台中市的米其林一星的冰淇淋餐廳「MINIMAL」,這家店是全球唯一米其林冰淇淋店,相當的特別,這趟旅程提供的是「楊桃春茶」口味,呈現海風與夏日的清涼印象,而且據說這個口味是海風號上的限定口味,在店內是吃不到的。
▼ 打開上蓋後,裡面還有一層紙膜,用來隔絕冰淇淋與上蓋,撕開紙膜後就可以吃到好吃的冰淇淋。
▼ 這個楊桃春茶口味相當特別,吃得到茶香與楊桃的香氣,而且冰淇淋吃起來軟綿綿的,也不至於會太甜,一路吃到目的地剛剛好。
▼ 越接近台中的天氣越好,當中還有一些路段只有單軌,難怪需要在幾個車站內作避讓的動作,特別跑去車頭的位置拍攝一段行進中的過程,畢竟這種機會不是常常有。
▼ 也特別來這個有著大落地窗的座位拍個照片,坐著體驗一下。
▼ 途中經過成功嶺,當年考上大學後,我也曾經到成功嶺來參加大專集訓,印象中在成功嶺這裡受訓了35天,當時就是搭乘縣政府安排的專車直駛成功站,再搭乘遊覽車經過這個涵洞進入成功嶺,所以對這個涵洞印象深刻啊。
▼ 最後抵達終點站台中,我們都下車後,海風號繼續停留在月台上,應該是直接在這邊等著下午返回新竹的行程,不曉得會不會先開走,還是就直接停在這裡了,趁著離開車站前,在月台上繼續多拍幾張照片。
▼ 台中車站目前已經改成高架化了,變得很現代化的建築,而且車站的規模相當大,外觀的設計也很漂亮。
▼ 新的台中車站就在原來的台中車站的後面,因為整個月台與軌道都高架化了,原來的月台現在已經改成鐵鹿大街,變成一個市集商店街,大家來到台中的時候,可以在這裡逛逛,說不定會發現不錯的文青商品。
▼ 原來的台中車站整個站體都完整的保留住,目前為臺中車站鐵道文化園區的一部分,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逛逛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