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各國道路建設與設施也是我的興趣之一,

所以每次出國時都會到處亂拍,不管在幹嘛相機總是拿在手上等著,

尤其是搭車的時候,就會邊聽領隊解說邊拍窗外的景色,

最喜歡的是透過遊覽車中央走道,順著車子的行進方向往前拍,

有時候還可以拍到不錯的照片,與國內的道路設施互相比較一番。

 

▼ 歐洲很多城市都有路面電車的設置,有時候天空中交互縱橫的電車線,看久了其實也滿壯關的,這次在奧地利與捷克旅遊時,發現很多路燈都不是用桿子立在路邊,而是懸掛在路的中央,因此起風的時候,路燈就會晃來晃去,燈光也就跟著晃來晃去的。

▼ 在庫倫諾夫時,等遊覽車來接我們的地方正好是當地的巴士站,除了有特別設計的巴士停靠區,上頭還寫著BUS的字樣,代表這個地方只有巴士可以停靠,與我們的公車停靠區是差不多的意思。

▼ 於哈爾斯塔特,在湖邊道路發現的停車格,依照功能設計,有分為畫白框的一般停車區,與畫藍框的90分鐘限定停車區,透過不同顏色很容易就讓一般的駕駛人分辨出兩種停車格的不同。台灣也有類似的設計,但是停車格的框現顏色都是一樣的,有時候不留神其實就會搞錯了,或許交通主管單位可以考慮多用幾種不同顏色來區分功能。

▼ 這種自行車的停車區弄得有點大,很少看到前面的圓圈弄得這麼大,雖然比較容易把車子鎖在這個圈圈上,但是這麼大一個還滿佔空間的。

▼ 這種公用自行車的設計,在歐洲的城市中還滿常見的,與我們台北的U-Bike都是類似的系統,就連車子也都長得差不多,只是在台北可以刷悠遊卡,在歐洲就不知道要怎麼付錢了。

▼ 路邊停車的收費亭,有兩種不同設計的型式,不過功能都是拿來投幣付錢用的,所以可以看到投幣孔還滿明顯的,目前台北的停車格很多都只能刷悠遊卡,而且還限定時間。


看完了一般道路,接著來看看高速公路,

這次走的高速公路包括奧地利境內的路段與捷克的路段,

在歐洲雖然高速公路都是各國間互相連接的,

但是路段的維護都是有各國各自負責,因此平平都是高速公路,

不同國家維護的用心程度都是有差的,

以這一次來說,奧地利的維護態度就比較確實,整個路面弄得相當的平整,

但是到了捷克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捷克境內的高速公路雖然也是有在維護,

但是因為路面的補丁太多,車輛經過時就會不斷的震動,

所以要判斷是否已經進入捷克境內,就從車輛震動的程度就可以感受到了。

 

▼ 在歐洲重型機車是可以騎上高速公路的,還可以騎到最內線去,比起在台灣重機只能行駛快速道路來說,歐洲對於重機騎士的環境要好得多。

▼ 這一段的高速公路正在維修中,在最外側的部分封閉了部分車道,因此在雙向的車道中央,放置了臨時中央分隔島,還是可以隔開雙向車道來,就連路面的標線也都是重新以不同顏色來區分新的標線,駕駛人也很容易區別兩者的不同。

▼ 多功能的道路標示,可以同時顯示多種圖樣,光看底圖就有好幾種,這種設計不僅功能多,還因為一個設備可以同時有多種用途,也比較不佔空間。因為前方塞車,所以中央的圖示出現塞車的符號,加上施工的原因,這個路段的速限最高只能到60公里而已。

▼ 其實在歐洲很多高速公路都是沒有速限的,僅針對大客車或是貨車有限制速度不能超過100公里,偶而會出現因為道路施工而不得不加以限速,雖然是限速,還是一樣可以開到100公里的。

▼ 接著是隔音牆的部分,在歐洲的高速公路隔音牆種類與樣式特別多,尤其是在不同國家境內,都會因為施工單位不同而選擇不同型式,不過後來發現,有些固然是隔音牆,但是有些僅是單純的圍牆而已,會製作圍牆,部分原因是與歐洲野生動物多相關,為了防止野生動物跑到高速公路上來妨礙交通,所以在一些郊區的路段就以圍牆來阻隔。

▼ 某些隔音牆會採用透明的型式,可以有隔音的效果又不妨礙景觀視野,但是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因為野鳥會不小心撞到這些透明隔音牆,所以會在上頭貼上老鷹的圖案,野鳥遠遠看到就會先閃得遠遠的,類似的設計在日本也可以看到,比起我們的白海豚會轉彎,歐洲人對於野生動物要友善多了。


▼ 當然偶而也會出現這種奇怪的隔音牆圖案,看似不規則的圖案設計,說不定當中暗藏了什麼玄機啊!


▼ 隔音牆與一般圍牆的交接處,其實接縫的部分處理得還算不錯,至少沒有留下任何的空隙,也讓隔音牆的效果不會打折扣。

▼ 這種大波浪的隔音牆在歐洲算是比較少見的,但是在日本卻是常常會看到,這種高大的隔音牆其實隔音的效果會好很多,噪音會被封在隔音牆內,只是造價會較高,而且景觀就完全被阻隔了。

▼ 最後是緊急電話,這次有看到兩種型式,一種是電話亭的造型,另外一種比較簡單,就是一根柱子上掛電話而已,歐洲的高速公路緊急電話密度較低,不像我們台灣的高速公路設置的間距較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查爾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